六、佚名傳票(John Doe summons)
佚名傳票本來是指,在送達時不知被告的真實姓名,而以“John Doe”為其姓名之代稱發出的傳票。在美國稅法中,佚名傳票是指聯邦稅務局向第三人發出的傳票,旨在獲取不知姓名但負有潛在納稅義務的納稅人的有關信息。(注:參見薛波主編:《元照英美法律詞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39頁。)
一般情況下,聯邦稅務局簽發稅務傳票,都是為了獲取已確定對象的信息,即被調查的納稅人的信息。但是,在特殊情況下,稅務局可以簽發佚名傳票,目的在于確定納稅人的身份信息,為后續的進一步調查提供線索。例如,稅務局可能向銀行簽發傳票,要求其提供某類賬戶戶主的名單;也可能向大學簽發傳票,要求其提供捐贈人的名單;還可能向餐館等服務單位簽發傳票,要求其提供雇員小費收取情況的記錄。由于這些客戶的名字并不為稅務局所掌握,所以,這種傳票才會被稱之為“佚名傳票”。
根據《聯邦稅法典》第7609條的規定,為了簽發佚名傳票,稅務局首先要向被傳喚人住所地的聯邦地方法院申請,并通過單方聽審程序(ex parte proceeding)確定以下事實:(1)簽發傳票的目的,是為了調查某個特定的對象或可確定的某類或某組人;(2)有合理的理由可以相信,這些人違反了聯邦稅法的規定;(3)聯邦稅務局希望獲取的信息,包括相關人員的身份,無法通過其他的途徑獲取。只有得到法院的同意,聯邦稅務局才能簽發這種傳票。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這種傳票也屬于第三人傳票,但是,由于被調查的對象不確定,稅務局無需履行通常情況下的通知義務。受影響的納稅人也不能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撤銷傳票。不過,如果被傳喚人不愿意執行傳票,稅務局同樣只能向法院申請執行。而在法院的執行聽審程序中,和普通傳票的被傳喚人一樣,佚名傳票的被傳喚人同樣可以抗辯。不同的是,第十巡回上訴法院曾經判決,對于聯邦地方法院同意簽發傳票的決定,在稅務局申請執行的庭審程序中,被傳喚人也可以挑戰。如果法院的決定被撤銷,佚名傳喚的基礎也就不復存在。(注:United States v. Brigham Young Univ.,679 F.2d 1345,1347—1348(10th Cir. 1982),vacated and remanded,459 US 1095(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