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稅務稽查的類型

針對案件的復雜程度,聯邦稅務局可以使用不同的稽查類型,如通信稽查、機關稽查、現場稽查等,以查證納稅人申報的稅額是否正確。通信稽查所涉案情最為簡單,稽查機關和人員的級別最低?,F場稽查所涉案情最為復雜,稽查機關和人員的級別最高。除此之外,對于特定規模的納稅人,在申報納稅之前,可以申請稅務局稽查,以解決納稅申報中的定性問題,化解和消除可能的法律風險。

(一)通信稽查(correspondence audit)

通信稽查主要由稅務中心(Service Center)稽查部進行,地區辦公室(Area Office)的稽查業務中也存在通信稽查。稅務中心負責通信稽查的人員被稱為tax examiner,我將其翻譯成“稅務審查員”。通信稽查的具體方式是,稅務審查員向納稅人發送信函,要求納稅人就特定的納稅事項,向稅務局提供解釋,或者提供材料支持。

通信稽查是納稅人所可能遇到的最普遍的稽查形式。正如其名稱所指明的一樣,通信稽查的基本工具是信函。稽查員通過信函向納稅人索取信息,納稅人也通過信函向稽查員提供信息。一般情況下,通信稽查的內容只涉及少數項目,并且容易通過信函可以得到證實。如果需要核查的內容太多,無法通過信函往來達到目的,就可能采用機關稽查或者現場稽查,而通信稽查則會被棄之不用。

通信稽查涉及的事由一般包括:(1)納稅人沒有遞交納稅申報書;(2)納稅人毫無根據地要求勞務所得(earned income)抵免;(3)獨立職業者是否申報了全部執業收入;(4)納稅人的納稅申報與第三人的信息申報之間存在差異,顯示納稅人有其他收入尚未申報;(5)特定類型的抵扣需要提供證據支持。對這內容大都無需深入調查,通過信函一般都能予以證實。如果納稅人愿意配合,事情也許就會得到圓滿解決。

不過,正因為通信稽查的業務難度不大,稽查員一般不具備很強的專業能力。對此,納稅人可以考慮申請管轄移轉,將案件從稅務中心轉移到當地地區辦公室。如果稅務中心接到這種申請,必須將案件移交出去。這樣,通信稽查就可以轉變成機關稽查,納稅人可以當面與稽查員溝通,這對案件的順利解決也許會產生功效。

(二)機關稽查(office audit)

機關稽查由聯邦稅務局地區辦公室主持。負責此項稽查的人員被稱為tax auditor,我將其翻譯成“稅務審計員”。從其功能和性質來看,tax examiner和tax auditor二者除了稱呼不一致之外,其實沒有太大的實質差異。實際上,地區辦公室存在的通信稽查業務,具體操作也是由tax auditor負責的。

機關稽查所涉及的事項比通信稽查復雜,很難通過通信聯系使問題得到解決。機關稽查的特點在于,納稅人可以和審計員當面交談討論。交談和討論的地點在審計員的辦公室,而不是在納稅人的住址或營業場所。審計員一般會事先擬定一個提綱,要求納稅人就特定的問題提供信息。這樣,納稅人事先有所準備,在和審計員面談時,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

機關稽查的時間一般不會很長,通常3個小時左右結束。雖然審計員有權決定多次約談,但實務中需要約談的對象太多,一次約談解決問題現象的較多。對納稅人來說,為了減少稽查約談的煩擾,接到稽查通知后,則應該盡量充分準備,在面談時與審計員保持合作。對于能夠協議解決的問題,不妨考慮稍作妥協。

(三)現場稽查(field audit)

現場稽查由聯邦稅務局地區辦公室主持。負責現場稽查的專辦人員被稱為Revenue Agent,簡稱RA,我將其翻譯成“稅務稽查員”。(注:在法律上,agent雖然是代理人的意思,但是,如果將revenue agent翻譯成“稅務代理人”或“稅收代理人”,就會引起很大的誤解。盡管在一定程度上,稅務人員可以被視為稅務局的代理人,但是,稅務代理人在稅法上有特別的含義,是指代理納稅人從事特定行為的主體。如果對二者不加區別,很容易給讀者帶來混淆。)和通信稽查及機關稽查相比,現場稽查一般涉及更為復雜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需要運用更多的會計知識和稅收法律。正因為這樣,對稅務稽查員的業務能力相對而言要求最高。

現場稽查的對象是從事經營活動的納稅人,稽查地點多被確定在納稅人的營業場所。稅務稽查員需要深入審查賬本和記錄,并且需要往返多次與納稅人面談。如果納稅人拒絕提供相關信息,稅務稽查員可以簽發稅務傳票,責令納稅人予以配合。對于第三人掌握的信息,稅務稽查員也可以予以調查。

納稅申報是否需要現場稽查,有許多因素可能被納入考慮范圍,如納稅申報中的明顯錯誤、納稅人的經營類型、收入和所得的規模,等等。事實上,當地區辦公室決定進行現場稽查時,可能已經確信納稅人存在違規情節,并希望對此予以糾正,稽查的目的只是為了尋找支持性證據。

現場稽查的范圍包括賬本和各種記賬憑證,與納稅申報有關的會計工作底稿(accountant workpaper)和審計工作底稿(audit workpaper),以及各種相關的納稅申報書,如其他合伙人的納稅申報書、另一方配偶的納稅申報書,等等。納稅人已經稽查過的申報書,一般情況下不允許重新稽查(re-open),除非得到更高級別的主管人員同意。

現場稽查的時間一般較長,有時候需要一、兩年才能完成。稅務稽查雖然沒有期限限制,但是,稅收核定卻受制于法定時效。稅收核定時效一般為三年,從納稅期限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如果稅務局不能在這個期限內完成稽查,就可能會要求納稅人同意延長核定時效。納稅人雖然有權拒絕,但稅務局可能會立即核定稅收,或者啟動緊急稅收核定程序。

即便納稅人同意延長核定時效,具體的延長方式也可以再考慮。納稅人可以考慮無固定期限地延長核定時效,也可以考慮固定期限地延長核定時效,甚至可以只對某些需要稽查的項目延長時效。何種方式對納稅人有利,沒有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納稅人不僅要考慮自己的立場,還需要考慮稅務稽查員可能的反應。

在美國稅法中,稅務稽查只是一種民事調查(civil investigation)。如果在現場稽查的過程中,發現納稅人有稅務欺詐(fraud)情節,案件的性質就會發生變化。此時,稅務稽查員應當終止稽查,并將案件移交給聯邦稅務局刑事調查部(Criminal Investigation Division,簡稱CID)。如果刑事調查部確認欺詐成立,再將案件移送司法部稅務局刑事處,由其派律師向法院起訴。

(四)申報前的稽查(pre-filing audit)

申報前的稽查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稽查形式。正常情況下,只有在納稅人完成納稅申報,稅務局認為納稅申報存在問題時,才會啟動稅務稽查程序。但是,對于一些大型企業而言,為了保證納稅申報的安全和準確,往往希望對某些特定的納稅事項,在納稅申報之前得到稅務局認可。而申報前的稽查程序正是為了滿足這一需要。

納稅申報前的稽查有一些特定要求。第一,適用主體特定,只能適用于聯邦稅務局大中型企業部(Large and Mid-size Business Division)管轄的納稅人。第二,稅務局不能主動進行這種稽查,必須由納稅人現行提出申請。第三,提出申請的時間必須在納稅申報期限屆滿前,逾期的納稅申報不能申請這種稽查形式。第四,稽查的內容只能是事實問題以及法律原則的適用問題。對于有爭議的法律問題,一般使用信函裁定程序。第五,稽查結束之后,納稅人和稅務局可以達成結案書,該協議對雙方都具有約束力。

相比納稅申報后的稽查而言,申報前的稽查不僅效率高、耗時少,而且可以在一種友好合作的氣氛中解決問題。最大的好處是,對于有疑問的問題,通過事先的確定,可以減少將來的爭議,避免法律上的不必要風險。尤其對于大企業而言,這種程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湘西| 清远市| 鲁甸县| 武汉市| 金乡县| 康保县| 都江堰市| 庆安县| 基隆市| 大悟县| 贵南县| 闸北区| 海宁市| 上林县| 斗六市| 天津市| 甘南县| 平顶山市| 徐水县| 呼和浩特市| 资源县| 招远市| 白山市| 察雅县| 阿克陶县| 鄯善县| 芷江| 肇庆市| 建阳市| 鄂托克旗| 文安县| 奎屯市| 永福县| 邹城市| 商河县| 连山| 汨罗市| 霍邱县| 星座|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