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稅務稽查的選案

美國聯邦稅務稽查一般在納稅申報之后2年左右進行。《聯邦稅務手冊》顯示,個人所得稅的稽查一般在26個月之內進行,公司所得稅的稽查一般在27個月之內進行。(注:IRM4.1.1.7.2.)如果稅收在這個期間內沒有被稽查,通常情況下就不會再被選作稽查對象,除非在審查后一年度的資料時,發現前一年度存在數據不一致的問題。至于如何選案,這涉及到聯邦稅務局的內部管理。具體而言,納稅人的特定行為、稅務局的內部程序、第三人的信息舉報,是稅務稽查得以立案的重要依據。無論案件從什么渠道得以確立,每一個案件都會分配一個稽查員。稽查員有權決定具體審查項目。稽查員在與納稅人接觸之前,必須仔細分析文本和數據,以確定可疑的、不尋常的、大宗納稅項目。稽查員審查所有相關文件之后,如果認為沒有必要進行稽查,也可以不經過稽查而直接結案。納稅申報的篩選過程和方法,下文有一些簡單的列舉。

1.計算錯誤或者筆誤的糾正(correction of mathematical and clerical errors)

聯邦稅務局可以直接糾正計算錯誤或者筆誤。不過,這種審查和糾正不屬于稅務稽查。判斷其間區別的標準大致在于,稅務稽查必須核查納稅人的經營記錄,如賬本、報表等,但只要發現有計算錯誤或者筆誤,稅務人員無須通知納稅人,就可以直接予以糾正。雖然錯誤被糾正之后,納稅人有權得到通知。但是,這份通知不是欠稅通知,納稅人不能向稅務法院起訴。具體的錯誤形式包括加、減、乘、除的不正確;錯誤使用稅務局所提供的計算表格;同一項目在不同欄目中數據不一致;遺漏必要信息,如稅號等;稅收扣除或抵免等,超過法律規定的標準。

2.不允許項目(unallowable items)的審查

納稅申報如果出現不允許項目,自然也會成為審查的重點。不允許項目不是計算錯誤,也不屬于筆誤,而是出于納稅人對法律的無知,或者對法律規定的明顯抗議。對這些項目的審查需要一些專業知識,其難度比糾正計算錯誤或者筆誤大。不允許項目主要是指不允許扣除的項目,如關于寵物的開支扣除或者免稅,不屬于醫療范圍的醫療費用扣除,等等。在少數情況下,納稅人不認同稅收立法或者開支,從而拒絕繳納相關稅收。這種稅收拒付(tax protest)在稅法中并不被承認,所以也屬于不允許項目。不過,和計算錯誤和筆誤的糾正一樣,對法律不允許項目的審查也不屬于稅務稽查,而只是稅務稽查的前奏程序,或者屬于稅務稽查的選案過程。之所以將這兩個概念如此強調,是因為稅務稽查有特定的程序要求。不僅如此,對于已經結案的案件,如果要重新稽查,必須得到更高階層官員的批準。如果這種審查不屬于稅務稽查,那么,將來需要進入稽查程序時,就只需要遵循正常的立案過程。

3.納稅信息的電子比對和核查(document matching program)

這個過程我們在前面已經提到。這里需要補充一點的是,電子比對和核查的范圍,并不僅限于納稅人申報的信息,而且包括第三人按照法律要求申報的信息。例如,對于工資、利息、股息等收入,除了納稅人需要申報之外,所得的支付人也有義務進行申報。通過這種核對,很容易發現納稅信息的不一致。如果納稅人已經取得所得,但是沒有申報,或者申報過低,而支付人卻嚴格按照規定申報,納稅人偷稅的事實即可確立。而由于采用電腦系統進行操作,程序的效率得以提高,而成本卻大大降低,所以,這種方法在選案中確實發揮了很大作用。如果通過核查發現信息不一致,稅務局會書面通知納稅人。

4.納稅申報的篩選系統(discriminate function system)

納稅申報完成之后,稅務局會對其進行篩選,以觀察有無必要進行稽查。分類的過程借助于電腦系統,其中又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打分。打分的標準不是基于個別納稅項目,而是對所有納稅信息的評估和比較。打分的過程是由電腦自動完成的,其間運用了復雜的數學公式和模型。一般來說,納稅人的得分越高,稅務稽查的價值就越大,納稅申報比稽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第二個階段,對于分值高的納稅申報,結合其他電腦無法分析的信息,工作人員會進行人工篩選,以確定是否有必要對其進行稽查。和納稅信息的電子比對相比,納稅申報的篩選雖然更加模糊,但是更能分析一些隱藏的問題,對稅務稽查的選案幫助很大。

5.納稅遵從“全國研究計劃”(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

納稅遵從“全國研究計劃”的目的,是為了衡量納稅人對稅法的遵從度,為聯邦稅務局加強服務、改進征收提供依據。項目的研究范圍包括,納稅申報遵從度(納稅人及時申報的百分比),稅款支付遵從度(納稅人及時支付的百分比),稅收報告遵從度(準確報告稅收債務的百分比)。納稅遵從“全國研究計劃”的前身是“納稅遵從衡量計劃(Tax Compliance Measurement Program)”。研究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無需實際接觸納稅人。研究結果分門別類,以確定不同納稅人、不同項目的納稅遵從度。根據這些信息,稅務局可以確定稽查重點,同時避免過度煩擾守法的納稅人。

6.關聯申報(related returns)

有些納稅人之間存在特殊關系,可能涉及同一納稅項目。因此,當審查一個納稅人的申報時,就可能牽涉到另一個人的申報。例如,當夫妻之間選擇單獨申報時,有關扣除項目之間,不論是標準扣除(standardized deduction)還是分項扣除(itemized deduction),很容易產生不一致的情況。通過信息的交叉核對,很容易發現納稅申報中的錯誤或者遺漏。又如,已離婚的個人之間,就贍養費、撫養費等問題,也存在信息的關聯性,可以成為相互比對的依據。再如,買方和賣方之間,利息支付人和利息取得人之間,等等,也都存在緊密關聯。

7.由納稅人行為引起的稅務稽查

有些稅務稽查可能是由納稅人行為引起。當納稅人申請退稅,基于對稅收的疑問遞交和解提議(offer in compromise),申請稽查復核(audit reconsideration),或者申請無辜配偶救濟(innocent spouse relief)時,聯邦稅務局通常都會對所有的納稅項目全面審查。所以,如果納稅人知道自己的納稅申報存在弱點,在從事以上行為時,就必須千萬小心。以申請退稅為例,退稅申請提出之后,即便納稅人隨即撤回,稅務局也會啟動審查程序,從而大大增加了稅務稽查的可能性。這些內容規定在《聯邦稅務手冊》中,納稅人在采取行動之前,如果能夠咨詢一下律師,一般都能避免這種風險。

8.其他可能引起稅務稽查的情況

納稅申報被稽查的原因多種多樣,不僅限于上面列舉的類型。稅務稽查的其他信息來源還包括:報稅師被確定存在問題,知情人的舉報,稅收庇護(tax shelter)嫌疑,其他執法機構提供信息,稅收征收過程中獲取的信息,等等。而在納稅申報書中,如果存在一些不尋常的情節,則特別容易引發稅務稽查,如大量的慈善捐贈,特別是財產捐贈;家庭辦公費用(office in home)的扣除;納稅人為稅收拒付者(tax protestor);過高的旅行、娛樂費用或者汽車費用,等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性| 翼城县| 高淳县| 临夏市| 灵台县| 龙里县| 延长县| 普定县| 安康市| 革吉县| 秦皇岛市| 黄浦区| 周口市| 当雄县| 宁夏| 孝感市| 隆德县| 朝阳区| 罗甸县| 南岸区| 郯城县| 锡林郭勒盟| 安溪县| 桐城市| 泊头市| 呼伦贝尔市| 伊春市| 庄浪县| 治县。| 四平市| 灵丘县| 滁州市| 道真| 三台县| 嘉义县| 渭南市| 德惠市| 社会| 大埔区| 惠水县|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