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鎮自助游
- 壹號圖編輯部
- 1182字
- 2021-03-26 18:27:30
爨底下村 京郊四合

古鎮概述
地理位置
→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
氣候特點
→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較短。適宜夏秋季旅游。
開放時間
→07∶00~18∶30。
門票
→35元。
在北京的市郊有著一個默默無聞的古村落——川底下,實名爨底下。古村坐落在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西,全村依山而建,從山腳蜿蜒上升,建筑高低錯落,布局合理。村中的建筑大多是清朝后期所建,以南北為軸,呈東西對稱之勢,扇形分布。建筑風格自然是四合院的模式,但也有著水鄉的溫潤婉轉。
爨底下村可以說是民居建筑的典范,古村分為上下兩層,層間由一道東西向的弧形大墻隔離,以道路為骨架,確定空間走向,錯落有致,線條清晰。村上的街道、胡同歷經風雨之后古樸滄桑,斑駁的青石磚質地堅硬,郁郁青色之中隱隱含著時光走過的痕跡。每當雨過天晴,陽光折射映出迷人而斑斕的色彩,加上小路兩旁青的草,紅的花,使整個村落看上去幽靜雅致,別有一番風情。
爨底下村的70多座四合院依山而建,隨山勢變化,高度集中,嚴謹和諧。這些房屋建筑隨地勢起伏,高低錯落,展現出在狹小的空間下靈活巧妙的布局構造,雖然建筑小巧,充分利用空間卻是非常雅致,而且巧妙的布局可以有良好的通風和充足的光照,還有良好的觀景位置,十分適宜居住。這種變化有序的山地四合院,充滿了自然的靈性。
爨樓是四合院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之一,也是地位最高的院落。跨過形如如意門的高大門樓,沿著七級臺階而上就是正院,門樓上有著精細的雕刻,鐫刻著寓意富貴生財的圖案。整個院落規則整齊,門內的裝飾考究,注重細節,有顯示富庶、遮擋、辟邪作用的影壁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寓意吉祥。影壁是門樓的對景,古代稱“蕭墻”,還可以擋住外面的視線,給院落以神秘之感。古村現存影壁有幾十個,且無一雷同,裝飾精美,令人贊嘆。
爨底下的民居是獨特的山地四合院,和北京的四合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構成當地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遠離繁華都市的爨底下村賦予人們一個寧靜的港灣,一個傾心暢談的伙伴,一片遺世獨立的天地。
交通
→1.乘坐地鐵1號線至蘋果園站下車,出站后乘坐929支線可到達爨底下,每天兩班車,分別在07∶30和12∶30發車。
→2.自助駕車可以在五孔橋上阜石路到達門頭溝,然后沿109國道經過齋堂鎮右轉即可到達。
住宿
→因為村中很多的村民都利用自己的庭院開辦了旅館,所以住宿很方便,而且還可以在村民家中品味當地的美食。一般每晚的住宿費用在20元左右,要是吃飯點菜可以另算。
景點品鑒
→影壁:四合院廂房的南山墻建有影壁。上有帽,中有心,下有座三部分。帽上雕有壽桃,萬字錦,檐頭瓦當或虎頭,或福字,磨磚假椽頭或圓或方,精雕梅花,以取萬事美好之意。
→民居:古村中的建筑以四合院為主,有近700間,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被認為是“一顆中國古典建筑寶庫中的明珠”。如今這些歷經風雨的古老民居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游客爭相欣賞的景觀。

爨底下村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