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鎮自助游
- 壹號圖編輯部
- 1058字
- 2021-03-26 18:27:30
靈水村 舉人村

古鎮概述
地理位置
→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
氣候特點
→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適宜春秋季前往。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門票
→免費。
交通
→在市區乘坐892路公交車,在齋堂鎮政府下車即可。
靈水村是國家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不僅有著眾多的歷史文物古跡,也有著秀美的自然風光,有“靈水八景”之稱。
古村源自于漢代,成熟于遼金時期,村落的規模龐大,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筑,這些民居建筑多是三合院、四合院。此外,在古村中還有眾多的廟宇遺址、文昌閣、魁星樓、五道廟等建筑,也反映著古村豐富的民俗活動。
關于古村名稱的來歷,據說是和古村的整體布局有關。古村坐落在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中,呈長方形分布。在古村南部的山嶺上俯瞰村落形似一只龜,靈龜頭南尾北,古村中三條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胡同構成了龜背上的紋路,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是龜背上的紋塊。古村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擁有的古井數量之多非常罕見,有72眼水井,井中水源充沛,故而得名靈水。
靈水村崇文重教、推崇科舉,歷史上出現過眾多的進士舉人,其中僅明清時期就有20多人,是遠近聞名的“舉人村”。僅在民國初年,小小的靈水村中就有6名燕京大學的畢業生,在當時可謂罕見。
行走在古村中,那歷經千年的古樹,青翠的樹葉在輕風中微微搖曳,悠久的歷史仿佛一片青瓦都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景點品鑒
→柏抱桑榆:在南海火龍王廟內有兩株有著千年樹齡的古柏樹,其中的一棵上長出一株榆樹,分叉上又長出一棵桑樹,形成了“柏抱桑”和“柏抱榆”的奇景,被認為是“靈水八景”之一。
→舉人宅院:一組群體建筑,是屬于古時候舉人的宅院,如劉懋恒、劉增廣等故居。宅院多是三進或五進,內有門樓、照壁、大板門、過廳等,墻體厚實,屋頂為硬山式,內部雕飾繁復精美,圖案很有講究。整體的建筑風格具有“士大夫”的規整和嚴正,當然也少不了文人的風雅。
→靈泉禪寺:古村中有文字記載最早的寺廟,也是北京地區最早的寺廟。古寺始建于漢代,歷經千年的歷史,如今只保留著明代弘治年間修建的門樓。三重大殿的寺廟坐南朝北,巍巍的山門上雕飾有各種瑞獸,門額上有“靈泉禪寺”的石刻。

靈泉禪寺
民風民俗
→秋粥節:每年的立秋,靈水村就會舉辦“秋粥節”,如今被稱為“金榜節”。相傳是為紀念清末的當地知府賑災的義舉,后來演變成備考的學子們為感悟中舉之道,紛紛來品嘗“舉人粥”,就改名為“金榜節”。
→九曲黃河燈:另外在古村中“九曲黃河燈”也是遠近聞名的慶祝活動。每年古村中就會舉辦一次轉燈的活動,是時周圍各村的村民都會來到靈水村觀看轉燈,場面非常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