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鎮自助游
- 壹號圖編輯部
- 1145字
- 2021-03-26 18:27:29
古北口鎮 長城關隘

古鎮概述
地理位置
→北京市密云區。
氣候特點
→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適宜春秋季旅游。
開放時間
→08∶00~17∶00。
門票
→古鎮免費,鎮內小景點單獨收費。
交通
→在北京乘坐970到達密云新農村站,然后乘坐密25路公交車到達古北口鎮。
綿延千里的長城上有著眾多的關口,其中如山海關、雁門關、嘉峪關等都是聞名遐邇的雄關,而在北京至東北地區的咽喉要道上也佇立著一座關口——古北口。古北口同其他的關隘一樣地雄關巍巍,關口下的古北口鎮非常古樸。
古北口鎮位于北京密云區東北,和著名的居庸關南北對峙。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大修長城以后,古北口鎮就成為首都北京的兩個重要的關口之一,有“地扼襟喉趨朔漠,天留鎖鑰枕雄關”之稱。古鎮的來歷和長城的建造有關,常年駐守在關隘的士兵、商客以及受傷的士兵在此定居,逐漸形成一個不大的鎮,延續至今。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軍事所需,古北口鎮的建造經過嚴密地規劃。左右有群山聳立,中有潮、湯兩河蜿蜒而過,春季里古鎮中碧波蕩漾,好似江南水鄉一般;夏季乘坐小船暢游,不僅可以納涼,還可以賞景;秋季金黃的銀杏葉和古樸的建筑交相輝映,是拍攝美景的好去處;冬季是欣賞雪景的一大去處,巍峨的長城在白雪的覆蓋下盡顯妖嬈。
古鎮周圍山上的長城由三段組成,分別是臥虎山長城、蟠龍山長城和司馬臺長城。三段長城中除了蟠龍山長城沒有重新修繕以外,另外兩座長城都曾在毀壞之后重修過。蟠龍山長城上有抗戰紀念碑、將軍樓和二十四眼樓等建筑,其中二十四眼樓是蟠龍山長城的精華所在。

古北口鎮河道
古北口鎮不僅有雄偉的長城、古樸的文物古跡,還有著秀美的自然風景。古老的村莊中自然少不了豐富多彩的民俗,其中最為莊重的要數皇會,之所以被稱為“皇會”,是因為和乾隆皇帝有關。相傳,乾隆曾登覽長城,在古北口鎮時看到舉行花會,很是滿意,就將名稱改為“隆福老會”,后來逐漸演變成皇會。
景點品鑒
→楊令公廟:原名為楊令公祠,坐落在山坡上,1992年重建而成。祠堂坐北朝南,是土木結合的建筑,有前后兩院,山門、角門、前殿、后殿、東西禪房呈中軸對稱分布。山門在整個祠廟中建造的最為講究,高5米、寬3米的山門上有“楊氏全家做事忠實不二,專祠一座表揚英勇無雙”的對聯,上面還懸掛著“氣壯山河”的橫聯,在正殿中有幾處楹聯和橫匾。楊令公的塑像在前殿,高2米的塑像身披鎧甲,手持長刀,威風凜凜。
→肉丘墳:因抗戰時300多位英雄在此犧牲,后來就成為著名的愛國教育基地,每年都會有很多人來此祭拜英靈。
→司馬臺長城:長城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后來又經過戚繼光和譚倫加固修繕,以奇、特、險著稱于世。長城因鴛鴦湖被分成兩段,東段有美人樓16座,西段有英雄骨灰樓18座,最高處是仙女樓。在司馬臺長城上有坡度為85°的天梯,長達100米,尋常人等看到這樣陡峭的臺階不禁望梯興嘆。

司馬臺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