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哺乳動物的生活習性

捕食

作為溫血的哺乳動物比冷血動物需要更多的食物來維持其恒定體溫,其食物范圍廣泛,從肉類、菌類、植物、血液、糞便等無所不包。根據(jù)食物的不同,哺乳動物可分為肉食性、植食性以及雜食性。

肉食性哺乳動物,以肉和魚蝦為食,如食肉目中的大多數(shù)動物,包括貓科(如貓)、犬科(如狗、狼和狐貍等)、鼬科(如水獺)等,以及所有的水生哺乳動物如海豹、海獅、鯨魚和海豚等。在這些肉食性的哺乳動物中,有一些具有很獨特的進食習慣。其中狗熊和大熊貓,雖然屬于食肉動物,但是它們只吃很少的肉類,而食蟲目中也有一些捕食肉類的動物,如鼴鼠。蝙蝠中的吸血蝠依靠吸食獵物的血液獲取營養(yǎng)。

植食性哺乳動物以植物為食,由于植食性食物的營養(yǎng)和能量較低,因此,植食性哺乳動物為了保持體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進食。植食性哺乳動物具有發(fā)達的臼齒,能夠充分咬碎進食的食物,對于有毒和有刺的植物,它們有很好的自我防御能力。在這些植食性的哺乳動物中,一些體型較大的動物如大象,雖然要食很多的食物,但是因其消化能力不高,很大一部分不能被消化。

在哺乳動物中,雜食性哺乳動物占有很大的比例,其取食范圍很廣泛,從植物到卵、肉類、昆蟲等。最大的雜食性哺乳動物是熊類,盡管它們看起來極其笨重,但是卻可以靈活地爬上樹和灌木叢采食果實。在熊類中,只有北極熊是基本上全靠肉類為食。除此之外,靈長類動物也是雜食性動物。

感官和通信

哺乳動物利用自己的感官發(fā)現(xiàn)路徑、尋找食物、判斷危險、進行交流等。它們的通信方式有吼叫、氣味標記等多種方式,以加強伙伴之間的關系、尋找配偶、警告入侵者、爭奪統(tǒng)治地位等。

哺乳動物有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和味覺5種感覺,其感覺器官的發(fā)育受環(huán)境影響很大,如蝙蝠在夜間活動,它們的眼睛實際上是看不見的,而斑馬和羚羊生活在視野開闊的草原,它們的視覺則異常敏銳。生活在森林中的猴類,由于茂密的樹林遮擋了其視線,它們則主要依靠聲音進行交流通信。每到拂曉時分,便可聽見各種吼叫,它們通過這些吼叫和其他成員交流,互相告知位置和有沒有危險,并發(fā)出警告。

活動

哺乳動物一般利用四肢進行活動,但也有一些例外,如袋鼠主要用雙足行走,蝙蝠、鼴鼠、長臂猿等主要用它們的前足活動,而鯨魚和海豚則根本不利用肢體。

哺乳動物的運動速度與其肢體的長度和身體的長度比例有關,一般如馬、鹿等腿較長的動物奔跑速度較快,而如鼴鼠等則行動速度緩慢。而有袋類的動物則利用足在后肢中所占的比重進行跳躍運動,如袋鼠。還有一些哺乳動物可以在空中滑翔,但真正在空中飛行的哺乳動物只有蝙蝠。水生哺乳動物依靠進化出的鰭狀肢和鰭在水中遨游跳躍。

群體

根據(jù)生活方式的不同,哺乳動物可分為獨居和群居。植食性哺乳動物比肉食性哺乳動物的社會性要明顯,社會群體的構成隨環(huán)境、季節(jié)、繁殖周期、生活周期和食物的可利用性等的變化而變化,但多數(shù)哺乳動物會在幼年時期與同類個體生活一段時間。

肉食性的哺乳動物更傾向于獨居,這樣可以減少區(qū)域內(nèi)的同類對食物資源的競爭,如獵豹、老虎、靈貓和獴等。

植食性的哺乳動物一般傾向于群居。有些哺乳動物則以家族的形式生活,一個群體中一般包括雌性、雄性配偶及其后代,如獅子、狼、大猩猩等;一些有蹄類動物往往是一個物種或幾個物種組成很大的群,如斑馬、瞪羚等;還有一些靈長類動物,會形成一雄一雌的配對關系,這種關系可以維持一年或幾年的時間,一些長臂猿甚至可以相伴終生,這樣可以減少在繁殖交配季節(jié)由爭奪交配權而帶來的風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眉山市| 聂荣县| 安仁县| 陆河县| 工布江达县| 和平县| 庆阳市| 皋兰县| 靖边县| 西贡区| 秀山| 秀山| 石棉县| 小金县| 礼泉县| 边坝县| 禄丰县| 东兰县| 梁山县| 邵东县| 上饶县| 高青县| 娱乐| 三门峡市| 喀喇沁旗| 高台县| 许昌县| 卢氏县| 康保县| 通海县| 大连市| 龙陵县| 铜陵市| 石狮市| 武邑县| 洪江市| 汉阴县| 巴中市| 且末县| 济南市| 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