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名勝古跡暢游通(美麗中國系列)
- 李良才主編 壹號圖編輯部編著
- 1271字
- 2021-03-26 18:00:38
天壇 祭天之地

在“君權神授”的封建社會,皇帝是上天之子,代天牧守萬民,為了能夠天下太平,風調雨順,百姓安康,每年皇帝都會祭天和祈禱五谷豐收,便建造了天壇。進入天壇,你會發現其實天壇很大,壇域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北壇的祈谷壇專門用來祈禱豐收,其中的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南壇的圜丘壇則是專門用于冬至祭天,中間有一個大形圓狀石臺,名為“圜丘”。

精美華麗的屋頂裝飾,富麗堂皇,顯示著皇家風范。
祈谷壇和圜丘壇之間以丹陛橋相互連接,大量的古柏林分布在丹陛橋的兩側,這些郁郁蔥蔥的古柏林大多種植于明代,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與周圍瑰麗壯觀的天壇建筑渾然天成,形成獨特的景觀。天壇有了古柏林的環繞,才顯得更加祥和、肅穆。據說美國前國務卿游覽天壇曾感嘆:“我們的實力可以仿造出天壇,但我們毫無辦法仿造出千年古柏。”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名園易建,古木難求”。
外形奇特的“九龍柏”在一眾古柏中遠近馳名。它屹立在回音壁的西北側,高達18米,軀干上布滿了糾纏突出的紋路,像是無數條巨龍纏繞其上。明清歷代帝王到天壇祭祀,必然經過此柏樹,于是就有了“九龍迎圣”的稱號。像這樣經久不朽的柏樹還有很多,穿梭天壇中,尋找造型奇特的古柏,別有一番趣味。
祈年殿和皇穹宇在天壇建筑群中最為顯著。祈年殿是明清帝王孟春祈古的場所,3層重檐向下逐層盛開呈現傘狀,按照“敬天禮神”的思想設計建造,圓形的大殿象征著天圓,而藍色的瓦象征著藍天。皇穹宇是供奉皇家祖宗牌位和皇天上帝的地方,這就要求建筑風格嚴謹規整,莊嚴肅穆。
藍色代表永恒、理智,純凈的藍色帶給人們安詳與潔凈的感官享受。祈年殿與皇穹宇也都以藍琉璃瓦為頂,包括其他的建筑都是藍頂,從遠處眺望,一片蔚藍與周圍枝繁葉茂的古柏交相掩映,渾然一體。
走近殿中,環顧四周,磚木結構的大殿沒有橫梁或者鐵釘,只能看見28根有序排列的巨型楠木柱支撐著殿頂。祈年殿的藻井是由兩層斗拱及一層天花組成,中間為金色龍鳳浮雕,結構精巧,富麗華貴。那富麗堂皇的裝飾與結構,為祈年殿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無窮的韻味。蟠龍藻井和地上的龍鳳石遙遙相對,形成了天地呼應的格局。相傳,原本殿頂只有金龍,石頭上只有鳳紋,金龍與鳳凰日久生情,常與之嬉戲。后來一天恰遇來此祭拜的嘉靖,金龍來不及飛回去,于是就和鳳凰一起被嘉靖壓進了圓石中,從此就變成了深淺不一的龍鳳石。

皇穹宇上覆藍瓦金頂,精巧而莊重。

回音壁實為皇穹宇的圍墻,因構造特殊,站在其中說話有悠長的回聲,堪稱奇趣,也在皇帝祭天時營造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
作為我國現存最宏大壯觀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壇一直都是以嚴格規整的建筑布局、奇妙的建筑結構和華麗精美的裝飾聞名于世。祈年殿、回音壁、三音石、對話石等諸多建筑設計巧妙,風格驚奇,處處彰顯著天人感應、天人和諧的哲學思想,置身其中,仿佛有梵音回蕩。
旅游小貼士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
最佳時節:3~5月、9~11月
開放時間:08∶30~18∶30
旅游景點:祈年殿、皇穹宇、皇乾殿、丹陛橋、回音壁
特色風味:炸灌腸兒、豌豆黃兒、驢打滾兒、冰糖葫蘆、爆肚兒、瓷瓶兒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