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本草綱目黃帝內經對癥蔬果速查全書
- 李健
- 1262字
- 2021-03-26 17:43:57
辣椒 散寒燥濕 · 開胃消食
精選健脾蔬果 蔬菜/果實類
辣椒所含的辣椒堿和辣椒酊有促進食欲和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可當健胃劑。辣椒素能刺激心臟跳動,血液循環加快,使人體發熱,出汗。辣椒外用可以使皮膚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對風濕痛及凍傷有治療作用。

別名 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
適宜人群 適合寒涼體質的人。
食用部分 果實。
藥用部分 果實,根莖,葉。
對癥食療
辣椒 治感冒,風寒感冒,傷風頭痛,腹瀉,疝氣,類風濕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關節腫痛,肩周炎,腰腿痛,風火牙痛,凍瘡,月經延后,腮腺炎,口瘡,腋臭,子宮出血,黃水瘡。
【用量用法】入丸,散,內服1克~3克。
【外用】煎水熏洗或搗敷。
葉 治慢性腰痛,中風,風濕冷痛。
【用量用法】外用鮮品搗敷。
莖 治風濕冷痛,凍瘡。
【外用】煎水洗。
頭 治手足無力,癱瘓,腎囊腫脹。
【用量用法】辣椒頭、豬精肉煎湯服。
營養專家

醫生叮囑
消化道潰瘍及有火熱病癥者,不宜食用,過量食用會引起口腔,胃部或肛門灼熱感。
肺結核咯血及痔瘡者,忌用果實。
高血壓病,喉痛,牙痛,風火赤眼等病人,不宜吃辣椒。
陰虛火旺及諸出血者,禁服辣椒。
辣椒不辣者不入藥。
中醫食療方
肩周炎
【材料】辣椒1個,薏仁8錢,紅糖8錢。
【做法】將上述材料加入適量水煎服,每日1~2次。
慢性腰痛
【材料】辣椒葉8錢,大黃8錢(或加生山梔同用)。
【做法】將二者搗爛,外敷在患處。
風濕骨痛,跌打腫痛
【材料】辣椒15克,米酒500毫升,冰糖適量。
【做法】辣椒搗碎,用米酒浸泡10天,然后過濾,每次服用10毫升,并涂擦在患處。沒有冰糖可用白糖代替。該方法也可治療凍瘡。
轉骨發育不良
【材料】小號辣椒根1兩,紅骨九層塔1兩,紅骨茄冬根1兩,蛇總管1兩,狗脊5錢,狗尾草根1兩,含殼草1兩,牛乳脯1兩,雞肉半斤。
【做法】在上述幾味藥材中加入10碗水,2碗酒,待酒、水煎剩6碗時,加入雞肉塊,用文火燉熟爛,分2天服用,1周服2次。風寒感冒者,不宜服。
風濕性關節炎
【材料】辣椒粉適量,夏天用醋,冬天用酒。
【做法】將其調和敷在患處。
功能性子宮出血
【材料】辣椒根1兩,白雞冠花4錢,白扁豆花2錢,烏賊骨3錢。
【做法】將上述幾味藥材加水煎服。
內外痔瘡
【材料】小號辣椒根2兩,白煮飯花根1兩,大飛揚1兩,鳳尾草1兩,白刺莧1兩,白紫蘇1兩,雙面刺5錢,豬瘦肉4兩。
【做法】在前七味藥材中加入8碗水,2碗酒,一同煎煮,待水、酒煎成3碗時去藥渣,再加豬瘦肉,用文火燉熟,早晚飯前、睡前各服1次。
偏頭痛
【材料】辣椒根10枝,糖適量。
【做法】將辣椒根加水煎去渣,再放入糖調服。或白馬骨1兩,水煎去渣,加少許食鹽,分2次服用。
藥材小常識

薏仁
健脾滲濕,除痹止瀉,清熱排濃。用于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濕痹拘攣。

大黃
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除淤通經。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
蔬果廚房 補氣玉米排骨湯
【用料】黨參、黃芪各3錢,玉米適量,小排骨半斤,鹽2小匙。
【做法】玉米洗凈,剁成小塊,排骨以沸水汆燙過后備用。將所有材料和藥材一起放入鍋內,以大火煮開后,再以小火燉煮40分鐘,起鍋前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