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肩病速效自療
- 健康中國名家論壇編委會
- 1090字
- 2021-03-26 16:35:50
001 頸部結構特點
頸,繁體字為:“頸”,意思即“與頭有關”。《說文解字》中說:“頸,頭莖也。”意思說它在人體結構中的地位就如同莖在植物中的作用一樣,為人體傳輸氣血,具有重要作用。
頸椎的結構和特點
頸部由頸椎骨、頸動脈、頸靜脈、肌肉、筋骨和韌帶等組成。其主要成分是脊椎,頸部脊椎由7塊椎骨、6個椎間盤及相應的韌帶組成。頸椎是人體脊柱的重要組成部分。
頸椎有7個,除第一頸椎和第二頸椎之間沒有椎間盤外,其余頸椎之間以及第七頸椎、第一胸椎之間都夾有椎間盤,頸椎間有6個椎間盤。椎體和椎弓共同組成了頸椎。椎體為柱狀體,呈橢圓形,椎弓與椎體相連形成椎孔。椎管是所有椎孔相連而形成的,脊髓即容納在椎管里。
鉤椎關節是頸椎有別于其他部位的特殊關節。它的作用是防止椎間盤向側后方突出,但當其因退行變化發生增生時,就會影響位于其側方的椎動脈的血液循環,并壓迫位于其后方的脊神經根。
每個頸椎由5個突起組成,伸向兩側的為橫突,上面是一橫突孔,內有椎動脈通過。朝后下方突起的是棘突,其尾部多呈叉狀。在椎弓的兩側各有上關節突和下關節突。該關節接近水平,上關節面向后上,下關節面向內下,這種結構有利于頸椎的屈伸。
椎間盤是頸椎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髓核、纖維環和軟骨板三部分組成的纖維環組織構成,夾在脊柱的兩個椎體中間,可以連接椎體。髓核位于椎間盤的中央,其80%的成分是水,四周被外層的纖維環包圍。纖維環是由多層纖維組織斜著編織圍繞著髓核聚集而成,在橫切面上排列成同心環狀。軟骨板構成椎間盤的頂部和底部,與椎體的松質骨緊密相連。軟骨板與纖維環牢固結合,質地堅硬而柔軟,把髓核密封在里面。
頸椎的作用
頸椎上連顱骨,下接胸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具體而言,頸椎傳遞頭部和頸部的負荷,維持頸部運動,保護脊髓和椎動脈。椎體、關節突和韌帶是頸椎功能穩定的內部支撐,椎體周圍的肌肉、筋膜則是外部組織。為了支持頭部的重量,頸椎具有很大的支持力;為適應視、聽、嗅等各種反應器官,頸椎本身又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頸椎生理構造
人體脊柱有四個生理彎曲,即頸椎向前凸、胸椎向后凸、腰椎向前凸、骶尾椎向后凸,分別簡稱為頸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其主要組成部分是椎骨。頸椎上連頭部顱骨,下接胸椎骨,在人體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
脊柱的四個生理彎曲

頸椎前凸生理曲度的形成:胚胎時呈后凸狀態,幼兒期漸成前凸,稱為繼發曲度,是機體負重后由椎體和椎間盤產生前厚后薄的改變所引起。
頸椎前凸生理曲度的作用:頸椎生理曲度的存在,增加了頸椎的彈性和支持性,可以減緩外力對腦和脊髓的震蕩程度,也是醫生利用X光片診斷頸椎是否發生病變的重要依據。
椎骨的結構(上面)

椎骨的結構(側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