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圖解周易本義作者名: 鄭同本章字數: 980字更新時間: 2021-03-19 22:00:20
點校凡例
一、《周易本義》,宋代理學大師朱熹撰。本次點校所采用底本,標題又作“原本周易本義”。《周易本義》是朱熹最重要的易學著作,在中國哲學史和易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本書所采用的底本為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參校本為中華書局影印之《四書五經》本。《周易本義》成書后,流傳甚廣,一度成為科舉考試的規范讀本。此次點校,力求恢復朱熹原著的本來面目,完整地反映朱熹的易學思想和哲學思想。《四書五經》本之《卦歌》、《周易序》、《曹寅序》等,本書亦一一收入,并在標題下加以標注。附錄之《易學啟蒙》采用明代國子監刻本,參校本為《性理大全》本。
三、《周易本義》雖然兼講象數與易理,但旨在解說卦爻辭中的義理,而且講象數的目的也是為了闡發其中的易理。但《易》本卜筮之書,欲見微知著、預測吉兇,都離不開象數,所以朱熹并不排斥象數。朱熹在《周易本義》中重點闡釋義理,又與蔡元定合著《易學啟蒙》而解說象數與筮法。《本義》闡釋義理簡明而深邃,《啟蒙》解說象數清晰而翔實。二書吸收了前代眾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并有所發明,使易學研究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古今易學學者對此均評價甚高,故本書《附錄》中收入《易學啟蒙》,使讀者知古圣賢以卜筮教人之本義。
四、此次整理所加之注釋,根據《周易正義》所附之《周易音義》為規范,注音亦采用反切注音之法,力求使讀者得到正確的古音讀法。
五、此次整理工作包括標點、文字處理、校勘工作,并吸取了部分已有定論的研究成果。
六、本書標點根據現行新的標點用法,并結合古籍整理標點的通例,對全書進行統一規范的標點。但全書不使用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專名號,正文中不使用間隔號。凡并列書名號之間,一律加頓號以別之。如引用典籍中書名與篇名并列時,一律在中間加中圓點以別之。如《乾·九二》、《乾·九二·彖》等。
七、文字處理。漢字簡化字以國家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文字使用規范條例》、《簡化字總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為基準,以《辭海》和《漢語大字典》為依據。未盡之處,依古籍整理通例處理。所有文字,凡能簡化者,一律簡化。古體字、不規范字,一律改為規范簡化字。明顯訛誤之處,校諸他本,徑改正之,并加小注說明。其他悉從原本,不作改動。
八、注釋中文字引用諸易學家姓名:虞翻、荀爽、馬融、鄭玄、陸績、姚信、徐邈、王肅。注中或簡化為虞曰、荀曰、馬曰、鄭曰、陸曰、姚曰、徐曰、王曰。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