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頸肩腰腿病自療一學就會
- 高海波 趙鵬
- 809字
- 2020-07-16 10:31:27
輕輕松松學艾灸
艾灸是一種使用燃燒的艾條懸灸人體穴位的中醫療法,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先民時代。艾灸療法不僅在我國醫學史上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對世界醫學也做出了巨大貢獻。

艾灸的治療方式是綜合的,其中包括局部刺激、經絡穴位、藥物諸因素。因此,灸療作用于人體的是一種綜合作用,是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共同發揮的整體治療作用。
艾灸前的準備工作
艾炷、艾條的制作
艾炷是將艾絨放在平板上,用拇指、食指、中指邊捏邊旋轉,把艾絨捏緊成規格大小不同的圓錐形艾炷,捏得越緊越好。
取純艾絨24克,平鋪在長26厘米、寬20厘米的桑皮紙上,將其卷成直徑約1.5厘米的圓柱形,卷得越緊越好,然后用糨糊粘貼牢固,兩頭余紙擰成結,即成艾條。再在紙上畫上刻度,每寸為1度,以此作為施灸時的標準。
器具的選擇
常用的艾灸器具主要有三種:溫灸筒、溫灸盒、溫灸管。
常用的體位
選擇適當體位,能方便施灸者的施灸操作,有利于準確選穴和安放艾炷,常用體位有仰靠坐位、側伏坐位、俯伏坐位、仰臥位、側臥位和俯臥位。
艾灸的禁灸穴
清代醫學著作《針灸逢源》中記載禁灸穴總計有47穴,大部分穴位的部位歸屬均分布于頭面部、重要臟器和表淺大血管的附近,以及皮薄肌少筋肉結聚的部位,這些部位使用艾炷直接施灸,會產生相應的不良效果。隨著醫學的進步,現代中醫認為,禁灸穴有睛明穴、素髎穴、人迎穴、委中穴,婦女妊娠期小腹部、腰骶部、乳頭、陰部等均不宜施灸。
艾灸方法分類
艾灸法是將艾絨置于體表穴位或患處燒灼施灸,是中醫最常用的一種治病方法,其分類較多。


直接灸
直接灸就是把艾炷直接安放在皮膚上施灸的一種方法。

艾條灸
艾條灸又稱艾卷灸,是用棉紙把艾絨包裹卷成圓筒形的艾卷,點燃一端,在穴位或患處進行熏灸的一種施灸方法。

間接灸
間接灸是在艾炷與皮膚之間隔墊某種物品如蔥、姜、蒜等而施灸的方法,又稱隔物灸。

溫針灸
這是一種將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方法,將針留在穴位上,把艾絨搓成團捻裹在針柄上并將其點燃,通過針體將熱力傳入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