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寶寶的喂養方法:營養充足長得快
滿月之后,米菲媽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奶水居然有了“催長”的功能——米菲寶寶在迅速成長,幾乎每天都有小小的變化。不過,后來米菲媽才知道,不是自己的奶水神奇,是從這個月開始,寶寶進入了快速生長的時期。那么,為了滿足寶寶生長發育和健康的需求,在營養上媽媽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吃多少?合適最好
許多媽媽一個勁兒地希望寶寶多喝奶,長得胖嘟嘟的才好,美其名曰:“長得胖才可愛。”殊不知,人的肥胖往往是從嬰兒時期開始的。那么,究竟要給寶寶吃多還是吃少呢?在這兒告訴媽媽們的是,合適寶寶才是最好的。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很多新手媽媽不知道如何判斷自己的奶水是否充足,而現在的很多老人會有一些傳統想法,喜歡以“自己帶過多少個寶寶,經驗豐富”為由而“獨斷專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護理寶寶。但老一輩有些想法是不科學的,比如看到寶寶哭鬧,就認為他是沒吃飽,于是向媽媽施加壓力,說媽媽的奶水不足。
那么,究竟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呢?
為寶寶稱體重
如果寶寶在健康的情況下,體重逐日增加,可以判斷平時的喂奶量已達到寶寶需要;如果寶寶在沒有患病的情況下體重長時間增加緩慢,則可能說明寶寶每日進食量還不夠。
聽寶寶的哭聲
寶寶在吃奶的時候,能夠看到他連續吮吸、吞咽的動作,并且能夠聽到“咕咚咕咚”的吞咽聲,這樣持續15~20分鐘。吃完后,寶寶能夠安靜地入睡,這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如果哺乳的時候,寶寶長時間沒有離開乳房,有時猛吸一陣,又把乳頭吐出來哭鬧,哺乳之后啼哭,而且寶寶的體重也沒有明顯地增加,這多是寶寶沒吃飽的表現。

◆寶寶芷璇:寶寶喝完奶后依然哭,媽媽要判斷寶寶是沒吃飽還是尿布濕了。

◆寶寶耕宇:寶寶吃飽后安靜地睡著了,瞧他睡覺的樣子多可愛啊!

◆寶寶垚垚:對這個月齡的寶寶,依然要堅持按需喂哺的原則。
看寶寶的睡眠狀況
寶寶吃奶之后安靜地睡了,一直到下一次吃奶前才哭鬧,這是寶寶吃飽的表現。如果寶寶吃奶時看上去很費力,吮吸不久就睡著了,不到2個小時又哭鬧,這是他沒吃飽的表現。
觀察寶寶的排泄物
如果寶寶的大便秘結、稀薄、發綠,次數增多而排便量減少,出現便秘、腹瀉,都可能是奶水攝入不足造成的。
寶寶最有權利決定吃多少
人工喂養的寶寶,滿月以后每次喂奶量從每次50毫升增加到80~120毫升。但到底應該吃多少,每個寶寶都有個體差異,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媽媽可以憑借對寶寶的細心觀察摸索出喂寶寶的奶量。
如果您沒有把握,就以此為準:只要寶寶吃就喂,不吃了就停止,不要反復往寶寶嘴里塞乳頭。如果寶寶已經把乳頭吐出來了,就證明寶寶吃飽,就不要再給寶寶吃了。
總之,寶寶最有權利決定吃多少。
請繼續堅持按需哺乳原則
仍然不要機械地規定喂哺時間,繼續堅持按需哺乳。這個階段的寶寶,基本上可以一次完成吃奶,吃奶間隔時間也延長了,一般2.5~3個小時1次,1天7次。但并不是所有寶寶都這樣,一般來說,寶寶1天吃5~10次奶比較正常。如果一天吃奶次數少于5次,或大于10次,要向醫生詢問或請醫生判斷是否屬異常情況。這個月齡的寶寶晚上還要吃4次奶也不能認為是“鬧夜”,媽媽可以試著后半夜停一次奶,或者將每次喂奶時間逐漸往后推遲,從幾分鐘到幾個小時,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
應對哺乳困難,掌握增加泌乳量的秘訣
滿月后,垚垚媽的奶水突然不太充足了,每次垚垚吃完奶后都顯得很不甘心,有時還會哭上一會兒。這讓垚垚媽很有挫敗感,一度對母乳喂養產生動搖。其實,每個媽媽都是產奶豐富的“奶牛”,只是有時候,因為方法不得當或者本身的不自信,導致乳汁貯存在乳房中卻沒辦法分泌出來。因此,掌握一些增加泌乳量的秘訣很重要。
增加喂奶次數
要增加泌乳量,乳房就需要更多來自寶寶的刺激。如果覺得泌乳量不足,可增加喂奶次數,至少每2個小時喂寶寶1次。白天,寶寶如果睡覺超過2個小時,就喚醒他吃奶。晚上,也至少喚醒寶寶1次,多喂1次奶。
兩側乳房輪流喂哺
兩側乳房要輪流喂哺,如果是從右側開始,在適當的時候就要換到左側,過一會兒再換回右側。兩側輪流喂哺可以促進乳汁分泌,還可以預防乳頭皸裂、乳汁淤積和乳腺炎等疾病。

◆寶寶垚垚:為了讓媽媽全心哺乳,爸爸要幫媽媽多承擔一些家務。
保持冷靜、心情舒暢
保持心情舒暢,對于母乳喂養非常重要。焦慮會妨礙乳汁的泌出,也就是說,即使你的身體分泌了乳汁,如果你不放松心情,乳汁就不會流出來。
照顧好你自己
如果你要為寶寶制造更多的乳汁,就必須讓自己更有能量,將母乳喂養和照顧自己作為頭等大事,而其他的事情,能讓旁人代勞就盡量讓旁人代勞。
充滿自信
母乳喂養,媽媽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就算暫時母乳分泌不足,你也不要懷疑你的乳房的泌乳能力,更不要因為家人或者旁人的勸說而給寶寶喝配方奶。你要相信,你的乳汁十分豐富,只是暫時因為某些原因沒有分泌出來成為寶寶的美食而已。
想象泌乳反射
想象乳汁分泌的過程,想象跟寶寶相關的一切,能讓大腦與乳房之間的情感連接更加緊密,從而促進媽媽乳汁的分泌。
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暫時母乳分泌不足,可以向哺乳過的媽媽或者醫院里的哺乳顧問請教如何增加泌乳量。

◆若要保證母乳充足,媽媽一定要保證營養均衡。
按摩刺激泌乳反射
按摩也可以刺激泌乳反射,但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按摩不當會導致乳房淤血和腫脹,使乳腺疼痛,不僅讓媽媽痛苦,而且還會妨礙乳汁分泌。因此,如果是自己按摩,你要充分掌握正確的方法,不要強行按摩;如果是請別人按摩,一定要請熟練掌握按摩技術的專家。
在飲食上注意調養
除非新手媽媽乳腺先天發育不良,否則不會泌乳不足。因此,哺乳媽媽要有規律的生活和合理的飲食安排,才能夠保證有充足的乳汁。什么樣的食物能夠促進乳汁的分泌呢?
首先,在媽媽的膳食中應注意補充維生素B1和水分;其次,可以吃一些有利于乳汁分泌的食物,如排骨湯、豬蹄湯、鯽魚湯等。
各種下奶食物要交替著吃,以保證食欲和營養的均衡。
人工喂養的寶寶要及時補水
母乳喂養的寶寶不需要補充額外的水分,而以配方奶喂養的寶寶常常會需要補充水分。那么,媽媽應如何給人工喂養的寶寶補水呢?
水的選擇
白開水是寶寶的最佳選擇。白開水是天然狀態的水,煮沸后,水中的微生物已經在高溫中被殺死,而其中的鈣、鎂等元素對身體是很有益的。但注意要給寶寶喝新鮮的白開水,因為暴露在空氣中4個小時以上的開水,生物活性將喪失70%以上。
溫度適宜
過冷或過熱的水,都會損傷寶寶嬌嫩的胃黏膜,影響其消化能力。夏天,寶寶最好飲用與室溫相當的白開水;冬天則飲用40℃左右的白開水為最佳。
水量適當
年齡、室溫、活動量、體溫、奶水或食物中的含水量等因素,都會影響寶寶對水的需要量。一般情況下,寶寶每日每千克體重需要120~150毫升水,所以應該在喂奶的間隙適當補充水分。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喂水次數和每次喂水量都要適當增加。
講究方法
寶寶喝水也要講究方法,首先要做到少飲多餐。不要因渴而喝,因為寶寶真正口渴的時候,表明體內水分已失去平衡,身體細胞開始脫水。
其次,寶寶非常口渴時,應該先喝少量的水,待身體狀況逐漸穩定后再喝。如果機體短時間內攝取過多的水分,血液濃度會急劇下降,從而增加心臟的工作負擔,甚至可能會誘發心悸、氣短、出虛汗等現象。

◆白開水是媽媽給寶寶的最佳選擇。

◆寶寶曦雅:媽媽應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適當增加喂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