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秦霸天下
魏國衰弱之后,天下的強國為秦、齊、楚。在三國中秦的勢力日益增厚。秦惠文王在位期間,任用賢能,推行法制,并不斷向外拓展領(lǐng)土。公元前330年,秦惠文王命大良造公孫衍在雕陰(今陜西甘泉縣南)打敗魏軍。不久,魏盡獻河西地于秦。秦以黃河、函谷關(guān)為界抵御關(guān)東諸侯,進可攻,退可守,在戰(zhàn)略上處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公元前318年,韓、趙、燕、楚、魏五國合縱攻秦,被秦軍打敗。其后,張儀又游說拆散齊、楚聯(lián)盟,秦乘機打敗楚軍,占領(lǐng)漢中。
齊國想趁燕內(nèi)亂之機將其國完全吞并,但結(jié)果失敗。具體緣由是:公元前312年,燕王噲將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沒想到子之當國三年,政治敗壞,民怨很大。齊國和中山國趁火打劫,攻入燕國,百姓由于痛恨子之,竟然對侵略者表示歡迎,燕王噲和子之都死于非命。后來齊軍在燕國大肆屠殺搶掠,十分殘暴,燕國人民于是又紛紛起來反對齊軍,齊軍不得不退出燕國。齊的國際威勢或許暫時提高,但實力的傷耗很大。同時秦楚戰(zhàn)爭,楚國大敗,將國防要地漢中割與秦國。秦當初由魏所得的河西之地是秦向東發(fā)展的大道,現(xiàn)在漢中又成為秦向南進攻的基地。所以,到公元前311年左右,在三強之中秦的勢力最為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