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未嘗峻折
- 忍經(國學大書院)
- (元)吳亮 (元)許名奎
- 615字
- 2019-11-15 15:43:17
※原文
歐陽永叔在政府時,每有人不中理者,輒峻折之,故人多怨;韓魏公則不然,從容諭之,以不可之理而已,未嘗峻折之也。
※譯文
歐陽修在官府當官的時候,每當遇到有人不講道理,他就會很嚴厲地懲罰這個不講道理的人,因此很多人都對他的這種做法有意見;韓魏公韓琦卻不是這樣,他總是從容不迫地教育那個不講道理的人,告訴那個人為什么不能那樣做,從來都沒有嚴厲地懲罰過別人。
※評析
歐陽修對待不講道理的人,采取懲罰的方式,其實這同樣是一種“不講道理”的方式;韓琦則不然,他是用“講道理”的方式來對待不講道理的人,而不對其進行嚴厲的懲罰。最終,還是韓琦的這種做法深得人心,受到老百姓的支持。
由此,我們應該看出“維護事理”的重要性。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基本的原則,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事理”。與人相處是我們一生都要學習的一門功課,而做事的道理更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比如,我們要懂得謙讓是種美德。在道路狹窄的地方,我們要學會主動停下來,給別人先行一步的機會,從而為自己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一旦超越了“事理”所約束的范圍,我們就有可能玩火自焚,走向不可收拾的地步。周幽王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在烽火臺上點火,讓千里之外的諸侯快馬加鞭趕到城下,結果卻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幾十萬大軍勞而無功,白跑一趟。就這樣,軍士們被戲弄多次之后,便不再相信周幽王了。后來真有敵人殺來的時候,根本沒有軍隊趕來營救。這個可悲的周幽王便成了亡國之君。他就是破壞了最基本的做事原則,結果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