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不形于言
- 忍經(國學大書院)
- (元)吳亮 (元)許名奎
- 750字
- 2019-11-15 15:43:17
※原文
韓魏公器重閎博,無所不容,自在館閣,已有重望于天下。與同館王拱辰、御史葉定基,同發(fā)解開封府舉人,拱辰、定基時有喧爭,公安坐幕中閱試卷,如不聞。拱辰憤不助己,詣公室謂公曰:“此中習器度耶?”公和顏謝之。公為陜西招討,時師魯與英公不相與,師魯于公處即論英公事,英公于公處亦論師魯,皆納之,不形于言,遂無事。不然不靜矣。
※譯文
韓魏公韓琦為人沉穩(wěn)大度,沒有什么不能容忍,早在學堂讀書的時候,他的名望就已經傳遍了天下。他與同學堂的王拱辰、御史葉定基,一同被派到開封府掌管科舉考試。王拱辰和葉定基經常發(fā)生爭吵,而韓琦坐在幕室批閱試卷,好像什么都沒聽見一樣。拱辰埋怨韓琦不幫助自己,到韓琦的幕室,對韓琦說:“你是在幕室中鍛煉氣度吧?”韓琦臉色平和地向拱辰道歉。韓琦在陜西征討叛軍時,顏師魯與英公李勣不和,顏師魯在韓琦那里說李勣的壞話,而李勣在韓琦那里也說顏師魯?shù)膲脑挕mn琦聽后,從不將這些話說出去,所以顏師魯和李勣才沒有鬧起來,否則就不得安寧了。
※評析
韓琦在王拱辰和葉定基發(fā)生爭吵的時候,將自己置身事外,所以才能平心靜氣地在幕室里批閱試卷;在顏師魯和英公向自己說對方壞話的時候,也將自己置身事外,所以才能阻止顏師魯和英公之間的吵鬧。在這里,韓琦的“置身事外”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和外部的人和事打交道,因此,就存在一個基本態(tài)度的問題。外部世界紛繁復雜,僅僅憑借個人的經歷是無法徹底認識清楚這個世界的,同時自己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因此,我們就要嘗試擺脫外界事物對我們的羈絆,保持一種釋然的態(tài)度。
在處理外部各種事情、與人相處的時候,要注意收斂自己的智慧,不要張狂和驕傲,而應該表現(xiàn)出一副混沌的樣子,讓他人忽略自己的存在,從而在保全自己的同時,始終掌握行動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