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酒流滿路
- 忍經(國學大書院)
- (元)吳亮 (元)許名奎
- 561字
- 2019-11-15 15:43:17
※原文
王文正公母弟,傲不可訓。一日過冬至,祠家廟列百壺于堂前,弟皆擊破之,家人懼駭。文正忽自外入,見酒流,又滿路,不可行,俱無一言,但攝衣步入堂。其后弟忽感悟,復為善。終亦不言。
※譯文
王安石的舅舅,性格桀驁不馴,難以教導。一年過冬至,王家在自家祠堂前擺了上百壺酒來祭祀祖先,王安石的舅舅卻將這些酒壺全部打碎,因而家人都十分害怕。突然王安石從外面進來,見酒流得滿地都是,路都沒法走了,但是他沒說一句話,只是提起衣服走進了堂屋。后來,他舅舅忽然醒悟過來,變好了。王安石也始終不再談起擊壺的事。
※評析
王安石的舅舅真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人,居然將王家用來祭祀祖先的上百壺酒都打碎。面對這種頑劣之徒,王安石沒有沖他舅舅大發雷霆,而是讓他舅舅自己去悔悟,最終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相信沒有人會喜歡像王安石的舅舅這樣的人吧?這種喜歡做不義之事的惡人,通常被人們稱為“兇人”。面對這樣的“兇人”,我們用不著和他們斗智斗力,而應當把他們看作“禽獸”,讓他們自取滅亡,不為他們的行為計較和憂慮。
社會的正常運行需要確立一定的規則和契約,這主要表現為道德和法律約束。在這些制約下,人們才能講求信譽、正義,維持正常的社會運行。很顯然,一個作惡多端、不行仁義的人是為人痛恨的,會失去別人基本的理解和信任。因此,我們要注意維護自己的信譽,不做一個頑劣囂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