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 制作有方:思維導圖的畫圖實例

正確的方法是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證。繪圖者在繪制思維導圖時需要掌握一定的畫圖方法。以藝術流思維導圖的繪制為例,其畫圖方法主要有8個,具體如圖3-2所示。這一節筆者將對這8個方法進行具體講解。

圖3-2 藝術流思維導圖的畫圖方法

3.2.1 實例——一個蘿卜一個坑

繪制者在繪制思維導圖時,應注意每個節點上關鍵詞的唯一性,即每個節點上只允許出現一個關 鍵詞。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仍有部分繪圖者為了快速繪制,將多個關鍵詞寫在同一節點上。圖3-3所示為一幅關于水果的思維導圖。

圖3-3 水果(1)

在圖3-3中,二級分支所在的節點普遍存在同一位置出現多個關鍵詞的現象。如“蘋果”的子節點處,就包括了“牛頓”“醫生”和“夏娃”這3個關鍵詞。而這也直接導致了三級分支“萬有引力”所屬不明的問題。

只要是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萬有引力是牛頓發現的,因此“萬有引力”應為二級分支中“牛頓”的子節點。但是,并非所有的思維導圖都是大眾熟知的內容,而且當同一節點關鍵詞過多時,也會讓閱讀者覺得繪圖者的條理不清晰。

圖3-4所示為筆者根據圖3-3中的內容對其稍加整理之后,得出的一幅思維導圖。雖然圖3-4談不上美觀,但是它呈現的內容卻一目了然。

圖3-4 水果(2)

專家提醒

一個節點就好比是一個座位,它是以一人坐為標準制作的,一個成年人坐在上面很舒適。但是,當兩個成年人同時坐在上面時,即便這兩個成年人都比較瘦,也會感覺很擠,而原本的舒適感也就蕩然無存了。

在同一個節點放置多個關鍵詞除了會讓閱讀者感覺“擁擠”之外,還不利于思維導圖的進一步發散。當一個關鍵詞發散的內容較多或思考的時間較長時,繪制者可能會不自覺地跳過其他關鍵詞。這樣一來,思維導圖的思維發散效果也就被削弱了。

3.2.2 實例——用豐富色彩粉刷

當部分讀圖者看到標題時,可能會覺得色彩都是藝術流思維導圖的事,如果自己要繪制的是實用型思維導圖,則可以直接選 擇跳過這個內容。

大多數情況下確實如此,但也有例外。實用型思維導圖講究的是實用性,但并非所有的顏色都是多余的。圖3-5所示為某位高中生根據自己的課表制作的一幅思維導圖。

其實,這張思維導圖僅僅是將課程一一列出,如果要知道某一堂課的具體內容,還得仔細看上面寫的是什么。而且該思維導圖對各課程毫無區分,也不利于閱讀者對課表進行整體把握。此時,如果繪圖者在該思維導圖中加上一些顏色,用不同顏色表示不同的課程,那么,該課表呈現的效果將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當用紅色族群表示主科(語文、數學和英語)、用藍色族群表示文科課程(政治、地理和歷史)、用綠色族群表示理科課程(物理、生物和化學)、用黑色族群表示其他課程(自習、體育和班會)時,課表將變為圖3-6所示的模樣。

相比于原課表圖3-5,新課表圖3-6無疑更加實用,通過顏色區分,閱讀者不僅能更迅速地判斷出某堂課的具體課程,還能對課表進行整體的把握,并快速獲知某一課程在課表中的具體分布情況。

圖3-5 課表(1)

圖3-6 課表(2)

專家提醒

用豐富的色彩粉刷思維導圖,并不是不加選擇地將思維導圖的各項內容賦予不同的顏色,而是以顏色呈現出各項內容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性。

因此,使用多種顏色繪制思維導圖,必須建立在內容之間存在聯系的基礎之上,否則,色彩繽紛不僅不能增加思維導圖的實用性,相反,還會因為給閱讀者帶來更大的認知負擔而削弱其實用性。

3.2.3 實例——以大小表明層次

思維導圖的層次是繪圖者條理性的體現,一幅成功的思維導圖一定有清晰的層次。但是,受到模板的限制,繪圖者制作的思維導圖有時會變得層次模糊。圖3-7所示為根據魚骨 圖模板制作的一幅關于水果的思維導圖。

在圖3-7中,一級分支(如“蘋果”)與二級分支(如“醫生”)不但字體大小相同,而且是在同一條直線上進行延伸。許多閱讀者乍看這幅思維導圖時,還以為“蘋果”和“醫生”是并列關系。

圖3-7 水果(1)

此時,思維導圖的層次就變得不清晰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除了更換模板之外,還可以通過字號的調整,呈現層級關系。將3-7中一級分支與二級分支的字號差距增大之后,其效果如圖3-8所示。

圖3-8 水果(2)

3.2.4 實例——安排合適的間隔

合適的間隔是思維導圖審美性的重要體現之一,但是當模板不能根據內容自動選取合適的距離,而繪圖者又忘記對思維導圖的間隔進行調整時,整個思維導圖往往會缺乏美感。圖3-9所示為一幅間隔安排不當的思維導圖。

在圖3-9中,“蘋果”和“西瓜”兩個主分支之間的間隔明顯偏窄。這不僅使兩者之間顯得擁擠,更使整個思維導圖看起來左右明顯不對稱。此時,繪圖者如果將思維導圖各分支的間隔進行合適的調整,給人的感受將大大改善。具體效果如圖3-10所示。

圖3-9 水果(1)

圖3-10 水果(2)

3.2.5 實例——中心主題使用圖像

中心主題既是一幅思維導圖的內核,也是閱讀者讀圖時最先接觸的部分。因此,繪圖者制作思維導圖,應盡可能突出中心主題的內 容。而在眾多突出中心 主題的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就是使用圖像表達中心主題。

相比于文字,圖像通常更容易吸引人的視線。圖3-11、圖3-12所示皆為關于“水果”的思維導圖。兩圖文字和模板均相同,但是圖3-12卻能讓閱讀者更快地獲知中心主題,而這僅僅是因為圖3-12在中心主題位置插入了一張圖。

圖3-11 水果(1)

圖3-12 水果(2)

除了凸顯中心主題之外,在中心主題位置插入圖像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合理的圖像可以增加想象空間。如果將圖3-12中的圖像換為一個空果籃,閱讀者在讀圖時也會將主節點中的水果放進去,并將之想象為一個盛滿水果的果籃。

專家提醒

繪圖者對中心主題使用圖像應抱寧缺毋濫的態度。為了更快速地繪制思維導圖,繪圖者可以不在中心主題位置插入圖像,但是一旦插入圖像,就必須保證它能代表中心主題所要表達的內容。

比如,在這個關于水果的思維導圖中,繪圖者如果不插入圖像,最多不過是中心主題不突出。但是,如果繪圖者在中心主題處插入一臺電腦,那就很可能會讓閱讀者覺得莫名其妙。

3.2.6 實例——讓思維導圖更具動感

圖3-13所示為一幅關于運動的思維導圖。該圖用色較為單調(藍、黑兩色)、組成要素相對簡單(文字、連線和少量藍色背景填充)、所用的模板方方正正,整體給人一種中規中矩的感覺。

圖3-13 運動(1)

單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幅思維導圖無疑是成功的。閱讀者能夠快速獲知它要表達的內容是走路、跑步、俯臥撐和打籃球這4種運動方式的優點。但是我們在閱讀時總覺得作為一幅關于運動的思維導圖,它欠缺了一些要素。

細想之后不難發現,這幅思維導圖實際上僅僅是通過模板對4種運動方式的優點進行死板的呈現。而運 動原本應該有的“動”也因此變成“靜”,甚至可以說是有些“死”了。

對此,筆者認為繪圖者可以從3個方面努力,讓思維導圖變得更具動感。首先,可以更換一個變化較多、以曲線為主的模板。其次,可以通過顏色的漸變增強視覺效果。最后,可以通過背景與思維導圖顏色的對比,突出思維導圖的整個框架。綜合以上3點,筆者對圖3-13進行了一些調整,具體效果如圖3-14所示。

圖3-14 運動(2)

專家提醒

老話說得好:“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思維導圖的繪制本不應強求完全一致,其具體形式最終還是取決于繪圖者個人。因此,是否要讓思維導圖以更具動感的方式呈現,繪圖者只需根據制作目的和個人喜好進行選擇即可。

3.2.7 實例——用顏色裝扮各分支

一幅思維導圖中的節點主要存在兩種關系,其中相連的兩個節點多為包含關系( 即父、子節點),而相連且發源 于同一父節點的兩個節點則很可能是并列關系。為了讓節點間的關系更加清楚,繪圖者可以運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

比如,在繪制思維導圖時,繪圖者可以采用給每個主分支賦予一種顏色的方式,增強各主分支的區別和同一主分支內各節點緊密度在視覺上的感受。如圖3-15和圖3-16所示分別為“樂嘉顏色性格”在連線未填充顏色和給每個主分支的連線填充不同的顏色呈現的效果。

圖3-15 樂嘉顏色性格

圖3-16 樂嘉顏色性格(2)

從上面兩個圖的比較中不難看出,各主分支連線填充不同的顏色,能讓閱讀者更清晰地獲知不同顏色性格的具體內容。而且中心主題為“樂嘉顏色性格”,當各顏色性格的連線填充對應顏色時,也能更好地切題。

專家提醒

部分繪圖者在用顏色裝扮各分支時,容易走進兩個誤區。其一是根據層次填充顏色,每個層次用一種顏色表示。這種以層級填充顏色的做法看似合理,實則是在視覺上將同一主分支各節點的聯系,進行強制割裂,這顯然是不可取的。

其二是不顧內容濫用顏色,造成混亂。比如當繪圖者將例子中“紅色性格”的連線填充為藍色時,就很有可能會對閱讀者理解和記憶該部分的內容造成干擾。

3.2.8 實例——遵循內部固有順序

邏輯性是思維導圖的重要特性之一,繪圖者 安排思維導圖各分支的內容應按照一定的順序。特別是當各分支內容之間存在明顯的先后順序時,應該遵循其固有的順序,而不應人為地強行打亂。

圖3-17所示為某大學生的時間規劃思維導圖。星期一后面是星期二,星期三后面是星期四,但是順時針閱讀這幅思維導圖時,其排序變為星期二——星期三——星期一——星期四,而且星期一晚上備考,接著排序的后一天(即星期四)沒有考試就直接離校了,邏輯上明顯是混亂的。

圖3-17 時間規劃(1)

這種混亂,對于帶有強迫癥的筆者來說是不能忍受的。三下五除二,一分鐘不到的時間,筆者就將各分支手動調整至其應該處在的位置,具體如圖3-18所示。看到這幅思維導圖之后,筆者總算是從抓狂狀態中慢慢走了出來。

圖3-18 時間規劃(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潭县| 翁源县| 汽车| 安远县| 阳高县| 江孜县| 湘阴县| 龙胜| 寿宁县| 仁怀市| 万全县| 兰考县| 邵东县| 扶风县| 五峰| 卢龙县| 淳安县| 淮南市| 确山县| 永安市| 肥乡县| 海原县| 佛坪县| 宁明县| 延津县| 抚州市| 峨边| 平利县| 西充县| 中方县| 赤水市| 五台县| 温州市| 册亨县| 玛多县| 辽宁省| 富锦市| 徐闻县| 沅江市| 高淳县|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