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媒體寫作,從基本功到實戰方法:邁出下班后賺錢的堅實一步!
- 余老詩
- 2612字
- 2019-12-06 14:13:09
1.2 寫出好句子,文章處處精彩
天下的文章無論多長多短,都是由句子構成的,所以寫好句子就成為寫好文章最重要的基本功。
1.2.1 如何判斷好句子
其實,我們還得回到交流和傳播的場景——寫作、演講以及我們日常的交流,包括我們生活和工作的交往,這是語句賴以生存的土壤。
古人的一句話,已經幫我們點出了好句子的原理,那就是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如果我們說話寫文章不能使句子(文章)具有一定文采,產生一定的影響力,那么它們是不能被很好地傳播的。
具體來說(如圖1-5所示),一個好句子,首先得是一個正確的句子,符合句子的基本要求,要完整和通順。假設一下,我們說了一句話,寫了一個句子,它不能順暢地表情達意,或者不是一個完整的句子,那么我們很難說它是一個好句子。

圖1-5
所以好句子是符合人們表達規范的。其次,好句子要便于讀者理解。什么叫便于讀者理解?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革命年代,毛主席為了號召廣大人民群眾參加革命,他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打土豪,分田地。這句話廣為傳播,因為它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還讓所有的老百姓一聽就能十分明白。
老百姓一聽,原來這支革命隊伍是幫助咱們打倒地主土豪的,還能讓咱們分到田地,有了田地咱們就可以養活自己。所以“打土豪,分田地”這樣的革命理念就廣為傳播,廣為流傳。假如這個句子改成“打倒地主階級,打倒一切惡勢力,實現共產主義理想”這樣的話,對于當時的老百姓來講,可能就不是那么好理解了。
所以我們在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好句子的時候,要注意讀者是誰,我們寫出來便不便于他們去理解,這就是第二個原理。
第三個原理是有利于接受和傳播,這說的是句子本身是攜帶能量的。
怎么理解?第一種,句子本身帶有知識含量,讀完以后可以提高我們的認知,我們可以認為這個句子帶有知識含量。第二種,當一個句子讓我們產生興奮、同情、悲哀、激動、感謝等某一種情感的時候,它是帶有情感能量的。第三種,一個句子如果可以給我們指出明確的方向,行動的法則,讓我們知道怎么做,這個句子就帶有一種驅使行動的能量。
1.2.2 寫出好句子的方法
寫出好句子的方法,如圖1-6所示。

圖1-6
1.要懂一些基本的語法知識
如何獲得,其實也不難,可以給你兩條建議。首先,可以通過百度去搜一搜,有哪些基本的語法知識,包括句子的成分和結構。其次,可以和你身邊的優秀作者交流。
2.少用抽象表述,多用形象表達
如果一個句子不便于理解,不便于傳播的話,只能停留在個人的世界里。什么叫抽象的表述呢?就是某一些專業用語或者概括性的語詞。
3.語句盡量口語化
自媒體寫作的目標群體是大眾(廣義上說),如果想要讓自己的文章被更多的人閱讀,那么我們盡量要做到口語化。我們可以去聽一聽各大自媒體平臺的語音直播節目,你會發現都是如此。
4.把低能量的句子轉化為高能量的句子
比如文章開頭,我們可以用一些相對比較高能的句子吸引讀者進一步閱讀。不過,在某一些需要平淡敘事,為下文制造反差的地方,就不需要非得用高能量的句子,要活學活用。
1.2.3 寫出好句子的技巧
接下來我們談談寫出好句子的技巧
1.善于用名詞
那什么是名詞?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對所遇到所創造的萬事萬物,會給它一個名稱,這就是名詞。名詞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我們一看到,一聽到,就能產生一個非常具體的形象,并在腦海里面浮現出來(如圖1-7所示)。

圖1-7
我們來舉三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我今天遇到一個長得很像鹿晗的小伙兒在賣爆米花。跟下面的句子對比一下:我今天遇到一個長得很帥的小伙兒在賣爆米花。你有什么發現?第二個句子我們很難想象這個小伙兒到底怎么個帥法,而原句就能引起很多人的具體聯想。
我們來舉第二個例子,那些美好的事物仿佛要把我帶往春天,而我一次次按住內心的雪。這個句子中有一個名詞——雪。一個雪字,引發了我們具體的聯想,仿佛將要融化的感覺就出來了。如果改成,那些美好的事物仿佛要把我帶往春天,我一次次按住內心的激動。有什么不同呢?激動,是一個形容內心情緒的形容詞,因為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很難引起讀者的具體聯想和感受。
第三個例子也是如此。如果真的有長長的望遠鏡,請用它帶孩子們看星星。那么這句話如果改成一種抽象的表達方式,是什么樣的感覺?如果你有一種高科技的設備,請你帶孩子去研究星空,研究天文。效果有什么不一樣?很顯然這種抽象的寫法會令讀者理解起來比較吃力。
你看,如果我把句中抽象的詞換成生活中常見的名詞,句子就顯得好理解,也就有利于接受和傳播。
2.善于把長句變成短句
我們來看兩個具體的案例(如圖1-8所示)。

圖1-8
上周因為表姐要還信用卡,我就把卡里剩下不到四千塊的錢借給了她。這個句子一看就顯得冗長,讀起來比較吃力,改成短句試試。上周表姐跟我借錢,說要還信用卡。我卡里剩下不到四千,就借了三千。是不是感覺讀著輕松了。
再看第二個句子。生活中不乏“我弱我有理,我窮我有理”的巨嬰心態的遇到困難理所當然就伸手的人。這也是很長的一個句子,怎么辦?把幾個“的”分開,成為短句。生活中不乏這樣一群人,他們“我弱我有理,我窮我有理”,以此種巨嬰心態活著,遇到苦難就伸手。這樣一來就顯得干凈明了。
3.善于把低能句轉化為高能句
如圖1-9所示,我們來看兩個案例。第一個案例,原句是這樣子的,千萬別放棄,一定要努力。意思其實已經很簡潔很明了。但是還可以進一步改成:千萬別放棄,因為你放棄了,生活也不會饒了你。這個句子的能量相對來說就比較高了,為什么?因為它加入了觀點和情緒。

圖1-9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例子,原句是這樣子的,我是真喜歡音樂!這句話已經有一定的情緒了。可是我覺得情緒還不夠,如何使其能量增加?比方說,海枯石爛,天崩地裂,死去活來,我都喜歡音樂!情感能量增強了,表達的效果上也就更有感染力。
4.善于模仿金句
如圖1-10所示,我們經常會在一些互聯網爆款文章里面看到一些能夠讓人記憶深刻的句子。它常常戳中我們的某一處痛點或某一種情緒,使得我們會不自覺地轉發這篇文章。

圖1-10
金句的寫法,其實也是可以總結的。
有兩個案例可以分享。第一句,你可以一天整成一個范冰冰,但你不能一天讀成一個林徽因。這個句子,就把兩種現象擺在一起,用“可以+不可以”的結構(對比式)組合在一起。這種互相對比顯出差別的方式,能夠給讀者指出一種真相或規律。
又如第二個句子,我把它總結為“不怎么樣+就怎么樣”的結構(非此即彼式)。例如,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它宣泄了一種情緒,同時也指明了一個真相。你會不自覺地感受到某一種力量在推動著你去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