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選題與綜述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1.1 選題背景

隨著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張,結構問題已日漸凸顯。研究生教育是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在國家振興和民族復興中肩負著重大的責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以來,在科教興國等戰略的推動下,我國研究生教育迅速發展,研究生教育規模獲得了補償性的增長,招生數、在學人數和畢業生數分別從1978年的10708人、10934人和9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9)增長到2012年的58.97萬人、171.98萬人和48.65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3)。201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實施30周年,30年來,我國共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分別達到33.5萬人和273.2萬人,極大地緩解了我國高層次人才的不足(趙婀娜,2011)。

在我國研究生教育規模獲得補償性增長的同時,研究生教育的結構問題卻日漸凸顯,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逐漸顯現:每年有大量的研究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很多畢業生的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匹配程度不高,等等。可以說,結構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研究生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的基礎性問題。這是因為,研究生教育結構是反映某個國家研究生教育發展水平和特點的一個基本指標,也被視為研究生教育宏觀質量的重要內容,也是研究生教育資源配置情況的反映,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決定著研究生教育整體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狀況。從發展現狀來看,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布局結構、學科結構、類型結構和層次結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需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做進一步調整。

加快教育結構調整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重點。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高層次部分,是培養創新型國家建設生力軍的重要途徑之一。為了適應國內外形勢和滿足國家戰略需要,研究生教育質量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如何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是提高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亟須解決的核心問題。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談及我國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問題時,首指結構問題,并提出對當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總要求:“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改革體制機制為動力,更新教育觀念,創新培養模式,完善學科類型,統籌區域發展,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的高質量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體系,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提升國際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劉延東,2010)《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明確提出要“優化教育結構”,具體要求是,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包括優化學科專業、類型、層次結構。重點擴大應用型人才培養規模,加快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優化區域布局結構(制度文本1-9)。調整和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已經成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推進研究生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內容。

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關鍵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創新。體制轉型與制度創新,已經成為改革成功的關鍵,是釋放發展紅利的核心舉措。特別是中共的十八大之后,提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治命題,這必將給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的各項事業賦予新的思想指導,帶來新的發展需求,也勢必使國家各項事業進入到制度創新與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高等教育以及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領域的發展,當然也不例外。進入21世紀以來,通過制度或體制性創新舉措,消除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優化研究生教育結構、進而提升我國學術與科技實力,已成為各方共同關注的核心主題。從歷史經驗來看,制度是決定經濟效率和社會進步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保障組織正常運行與承啟組織的觀念層和物質層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一種教育資源。一方面,制度建設與創新推動了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另一方面,在一些關鍵問題的發展與解決上,制度性障礙仍然十分突出,制度建設仍亟待推進并進一步取得突破。就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與優化問題而言,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有效的、主動適應的研究生教育自我發展與調節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研究生培養單位三者之間權責關系不甚明晰,省級主管部門對本地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統籌權落實不到位,研究生培養單位自主發展機制有待構筑和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制度局限造成了研究生教育結構對社會發展的需求反應較慢,與經濟社會、產業發展的緊密程度不高,區域特色缺乏等問題。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隱藏在教育結構調整背后的制度建設與創新問題。

1.1.2 研究意義

從現實看,目前我國正從研究生教育大國向研究生教育強國邁進,我國研究生教育將會在規模擴張的基礎上發生結構性的重大調整與變革。而且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將以質量提升為戰略重點,而結構問題正是研究生教育質量中“宏觀系統質量”的應有之義,結構調整對于研究生教育宏觀質量的提升意義重大。在如此關鍵而重要的轉型階段全面分析和深入探討我國研究生教育結構的調整優化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同時,本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論文運用新制度主義理論,從制度環境、組織發展的視角考察研究生教育結構調整的發展過程及作用機制,提出結構調整研究的新框架,探討研究生教育發展中的一些規律性問題,并從學理的角度分析我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進、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治理等問題,這將有助于豐富研究生教育的理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为县| 扎赉特旗| 姚安县| 攀枝花市| 上犹县| 博客| 保靖县| 安庆市| 锦屏县| 仙游县| 曲沃县| 湖北省| 逊克县| 宾川县| 安泽县| 新安县| 鄂温| 栖霞市| 安乡县| 拜城县| 志丹县| 上饶县| 揭阳市| 定安县| 共和县| 海晏县| 巍山| 塘沽区| 柏乡县| 邯郸县| 皋兰县| 江油市| 涟源市| 万荣县| 和龙市| 安徽省| 涟水县| 新绛县| 洛川县| 郯城县| 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