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目標與本質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內涵

從本質上說,思想政治教育是人類的實踐活動,它是自階級形成和國家產生以來就有的社會存在,并不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獨有產物。從歷史上來看,各個依次更迭的階級社會,都會以各種形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以爭取或維護本階級的統治,國外這種類似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廣泛存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下位概念,它是專門針對高校中的大學生所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從內涵上來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學校通過一定的教育活動,促使大學生形成符合特定社會、時代和人類自身發展要求的思想政治觀點和道德品格的教育活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高校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政治保證,也使高校人才培養明確了方向。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內容基于國家社會主流價值觀念

大學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力軍,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因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不僅關系其自身的發展,更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依托于國家的主流價值理念,立足于國家、社會對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才能確保思想價值教育的正確方向。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強調,我國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從社會發展實際來看,隨著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發展呈現多元、多樣化趨勢。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一些學生理想信念淡化、拜金思想嚴重、利己主義盛行的現實問題。作為未來中華民族復興事業的中堅力量,大學生群體肩負著不可或缺的歷史使命。因此,在大學生群體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代表主流價值理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并逐步培養起一大批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已經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勢在必行的選擇。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堅持以正確方向為引領,以堅實的內容為依托,開展基本國情和形勢政策教育,開展科學發展觀教育,使大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

1. 堅持以愛國主義為重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國家穩定和發展的精神基礎,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強化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國家自信心。出于對當今國際、國內復雜形勢的考量,在高校貫徹和加強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顯得尤其重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建成更高層次的小康社會,高校大學生是當之無愧的主力軍,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大學生愛國意識水平高低,直接關系黨和國家的命運和前途,關系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因此,在大學生中弘揚和培育以民族精神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生立志成才、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要把民族精神教育與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結合起來,為愛國主義教育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創新教育方法,引導大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吸取營養,培養愛國情懷,提高創新能力,始終保持積極進取、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2. 秉持理想信念為核心,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理想信念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支柱、精神動力和政治保證,事關國家的未來發展和興衰成敗。理想信念一旦確立,就會對學生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有明確的導向性。學生總是根據自己的理想信念所遵循的價值觀準則來分析問題、評價事物,對符合自己理想信念的事物和思想行為都會給予肯定性的評價和選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它關系著青年大學生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能否樹立,也關系著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實效,更與中華民族中國夢的實現息息相關。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了“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下”的要求。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之一就是將大學生培養成有自主意識的、能夠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約束的社會責任主體。強調大學生的主體參與,就是強調將思想政治教育被動教化的強迫輸入過程轉化為主動求教的自覺輸入過程,并由大學生自主地構建起相對穩定的思想價值體系,其實質就是一種“內化論”。這一教育方式促使大學生積極地選擇和汲取教育影響,自覺地對自己的思想行為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調控、自我反省、自我矯正、自我升華,將思想內化于心,將道德外化于行,形成正確的、符合時代發展所需要的道德品質,并能動地反作用于教育者,影響教育者,實現教學相長的效果。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具體社會實踐中不斷豐富并完善的過程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和新背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深挖時代感強的鮮活內容,圍繞現實問題和先進思想、先進理論,幫助大學生辨明方向、撥開迷霧,找到真知、自信前行。

實踐是理論的源泉與土壤,偉大的實踐需要而且必定會產生偉大的理論。改革開放數十年來,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偉大的實踐蘊含著豐富的理論。因此,應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性,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與此同時,要把科學理論講清楚,讓大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進行國際比較,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正確認識自身承擔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

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彰顯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辯證關系

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個體的認識是與實踐活動密不可分的。毛澤東堅持與發展了“認識活動從屬于實踐活動”的實踐哲學思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正是基于實踐探索的理論升華,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不斷發展完善,方能體現其價值與意義。在高校學生群體中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認識活動與實踐活動統一,才能糾正錯誤認知,凝聚大學生的價值共識。

2. 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念的形成是建立在實踐活動基礎之上的理性反思

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念的形成和理論內容的升華是基于實踐活動的歷史性反思和現實性追求的統一。例如,以“三個倡導”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黨在實踐活動基礎上長期探索的理論成果,它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經驗積累之上,更是立足實踐活動的現實反思。從理論層面講,實踐是決定認識形成的來源,而認識的形成將反作用于主體的實踐活動。由此可知,落實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層面的內容也是由實踐所決定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繁峙县| 互助| 乐安县| 廊坊市| 科技| 观塘区| 长阳| 米泉市| 江津市| 大埔区| 崇仁县| 临夏县| 临桂县| 永新县| 邯郸市| 若尔盖县| 南京市| 介休市| 武隆县| 凤阳县| 泾川县| 定南县| 阿克苏市| 淅川县| 邢台县| 高邮市| 固原市| 垣曲县| 深州市| 客服| 蚌埠市| 阜阳市| 尚义县| 介休市| 晴隆县| 泾川县| 北川| 新营市| 古交市|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