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研究方法

在目前的經濟法學研究中,很多成果立基于抽象的學理研究,存在對其他學科知識的過度援引,或者止步于對其他學科理論的再闡釋,而不能在知識和方法上做出經濟法的貢獻。這種缺少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的研究思路,并不必然對社會問題的解決有所助益。“理論界一個常用的手段是通過抽象化和理念化的理想模型(ideal—types)的建構來顯示一個整合了的系統的內在聯系與邏輯。”(53)不可否認,理論是一種抽象,它以自身的邏輯性和體系性而達至理想化,但這種抽象的理論體系需要經驗支撐和制度實證。理論應當超越實證然后回到實證,經濟法學的研究必須實現從“問題”導向“主義”的方法論轉變,這不僅符合認識問題的一般規律,也能促進經濟法學研究的科學化。對于市場規制工具的研究可以作為“從問題到主義”的一個制度嘗試,從而為經濟法學研究探索新的路徑。

根據研究主題,本書主要采用跨學科研究、制度比較等方法,對規制涉及的相關問題做出分析。

1. 跨學科研究

跨學科研究是目前經濟法研究中經常采用的方法,這一方法與經濟法學科的特性直接相關。“法律秩序是一種多維事物,只有把多維事物當做變項,才能對法律進行徹底的研究。”(54)因此,學科之間的融合和借鑒是研究方法的趨勢之一。所謂法律的社會科學研究就是這種趨勢的體現,它“強調‘在法律中認識社會、在社會中改善法律’,它綜合了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統計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相關知識,有助于發現真實世界的行為規律和規范演化,進而在法律之外發現解決法律問題的方式方法”。(55)就規制工具而言,它的選擇和運用會涉及規制主體、規制對象、規制過程等,與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傳播學等學科的知識有緊密聯系,只有在把握相關學科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做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因此,本書雖然從法學角度研究規制工具,但也會展開跨學科的研究,利用其他學科的理論框架和知識背景予以支撐,增進論證的說服力和政策建議的可行性。

不可否認,規范分析是基本的法學研究方法,但僅僅囿于規范分析很難認識現實中的法律制度,因此,我們不但要注重法律教義學,還要注重法經濟學、法社會學等研究方法。經濟法是國家干預之法,很多研究用純粹的話語分析建構關于干預的理論體系,但這些理論對問題的解釋力極為微弱,所以,應當結合中國的經濟運行環境和制度運行狀況,把法律從任何單向度的論證中解放出來,對經濟法展開多維分析。對市場規制工具的探討需要融合多學科的視角,比如,法學、經濟學、消費者行為學、社會心理學等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方面為經濟法學帶來新的突破。本書的研究注重學科交叉和研究視角的多元化,利用法社會學、法經濟學等分析工具,在具體的制度環境中對市場規制工具實踐問題展開理論分析。比如,可以將法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在制度的成本效益分析中加以運用,強化對制度績效的分析;可以將法社會學的分析方法在制度變遷的歷史考察中加以運用;消費者行為學的知識和方法可以有助于我們認識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和行為規律,進而建構有效的規制模式和規制路徑。

2. 制度比較分析

結合我國的經濟情勢和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狀況,從事實判斷到理論分析,從理論分析回到制度實踐,做到理論與制度的相互支撐、相互說明。市場經濟的原理是內在統一的,對市場的規制也有相同的基礎,所以,西方市場的發展和市場規制的歷史經驗也可以為我們所借鑒,應當考察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規制實踐,探究實踐背后的制度原理,進行理論總結。

從法律形式來看,西方國家特別是英美國家缺少形式意義上的經濟法,但在具體的理論研究和制度實踐中,卻無處不存在經濟法的影子,這與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發展有關系。以美國為例,美國比較完整地經歷了從自由經濟到政府干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市場失靈問題逐漸顯現,而針對市場失靈問題的措施也是逐步引入的,隨著科技發展和風險社會的到來,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呈現出越來越深的趨勢,美國的經濟發展史、市場治理史、公權干預史對我國的市場經濟實踐和市場規制具有比較重要的借鑒意義。從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史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從自由經濟到國家干預的脈絡,對這些經驗的總結和借鑒可以為我國的市場規制理論和制度實踐提供指引,因此,這樣的制度比較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書的制度比較不是單純地借鑒西方國家的市場規制制度,而是根據市場規制法的一般原理,結合我國市場環境的特殊性和權力運作的特殊性,闡釋市場規制的一般邏輯,進而為我國市場規制的完善探求有效的制度路徑,并建構起本土特色的市場規制工具的理論架構,提升理論的應用價值。

3. 制度經濟學分析

經濟法是一個新的法律部門,它是在傳統法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濟法的發展充分體現了制度變遷的過程。因此,在經濟法學研究中,應當動態地進行制度分析,甄別影響制度變遷的因素,預判制度變遷的方向,促成制度變遷的實現。這具體包括三個方面:

(1)不但要從法律文本的角度進行規范分析,也要從法經濟學、法社會學的角度進行實證分析,進而實現制度的多元認知;

(2)通過對具體制度實踐的分析,探究變遷制度是否具有正當性以及是否符合現實邏輯和制度實踐的規律;

(3)制度變遷的多元分析適用的限度,多元分析是否具有普適性,能否在此基礎上預測規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徑。因此,通過制度的動態分析在經濟法學科領域的適用范圍,可以提高經濟法制度設計的科學性,減少制度摩擦。

制度的動態分析是制度經濟學方法在經濟法中的具體運用。“制度經濟學的分析并不視資源或人的需求為既定,而是聚焦于在發現和利用新需求和新的有用資源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演化和經濟增長。”(56)我國的規制實踐是在特殊的市場條件下展開的,其中,不完備的市場環境、發育不成熟的市場主體、權力軟約束的規制機構等共同主導規制實踐,使我國的市場規制呈現出獨特性。在利用制度經濟學分析市場失靈問題時,必須將問題置于具體的語境下做出判斷,才能比較準確地理解制度運行的狀況,提出的對策才能更有針對性。規制是具體的制度環境下的利益平衡和制度取舍過程,很多因素都會介入市場規制,從而對制度演化施加影響。比如,“制度經濟學必須包括知識、心理和權力變量”。(57)因此,應當關注市場主體的知識能力、規制過程中的社會變量和公權機構在市場規制過程中的行為邏輯、制度角色等問題,從而在制度的演化中遵循、利用和重塑規制機構和市場主體的行為模式,實現良性規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苑县| 苍南县| 呼图壁县| 韶山市| 遂平县| 霍山县| 隆德县| 栾川县| 兴国县| 杭锦旗| 潞城市| 吉林市| 航空| 易门县| 银川市| 泰兴市| 东港市| 雷山县| 于都县| 遵化市| 开远市| 奉新县| 蕲春县| 延边| 兴宁市| 崇义县| 建宁县| 大渡口区| 新昌县| 斗六市| 海宁市| 土默特右旗| 龙南县| 神池县| 沁源县| 新巴尔虎左旗| 铜山县| 贞丰县| 清徐县| 高雄市| 曲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