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爭端解決機制研究:附件七仲裁實踐
- 賈兵兵
- 393字
- 2019-12-06 14:06:00
二、南海歷史性權利:主權
本章接受的假設(6),是中國在南海的歷史性權利既包括對于島嶼和其他地物的主權,也包括非主權性權利。在法理上,盡管國際法上的主權屬于羅馬法上絕對的統治權(7),但主權與其他法律權利并沒有性質上的根本不同,因為他們都是法律所授予的權利(8)。在南海,相關國家之間的爭端包括主權爭端和特定種類海洋管轄權歸屬的爭端(9)。
在主權方面,中國在南海的主張主要基于發現和象征性兼并(10)。依據“帕爾馬斯島仲裁案”中闡述的原則,中國在南海的行為包括管理、檢查、勘探和開發,這些行為足以構成占領的權源。相較于其他鄰國搜集的證據而言,中國這些行為的證據是更有分量的(11)。此外,在南海各鄰國的權利主張中,唯有中國對這些島嶼的主權主張近似于自古以來便擁有的權源(12)。假定中國的主張產生于19世紀末期,通過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取得對南沙群島中部分地物的實際控制,越南和菲律賓的競爭性主張才在中國主張的70多年后出現(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