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明治日本近現代文學起源之文體學、敘事學考察

三、多聲調交織的糾葛體“敘事”——明治日本小說《浮云》的描述句

1

在日本文學史中,從被認為是“言文一致體”創始時期的明治十年代至二十年代初的表達者們——其中也包括坪內逍遙、二葉亭四迷——絕對不單是想要通過口頭講的話(口語)來創造出嶄新的小說文體。他們最終所關心的,是如何把在文學作品中“詞”=作品中人物的對白和“地”=作者的話之間的動態關系作為一個有機體統一起來。坪內逍遙(1859—1935,日本小說家、戲劇家、文學評論家——譯注)在《小說神髓》下卷(明治十九年〈1886〉四月)《文體論》中就這個問題做了詳細的論述。他把日本傳統的小說文體分成“雅、俗、雅俗折中三體”,并按照文類類別分別進行了討論。其時,他尤其留意的是作品中“詞”與“地”的關系。

……用馬琴拿手的文體來寫描寫文,如果馬上又采用為永所擅長的市井俗語寫“オヨシナサイナ”(那就算了)這樣的對白的話,地與詞就會非常沖撞,句調本身也不平穩。但是,如果為了不出現這樣的沖撞,過分地使描寫句偏向俗文體,又必定會妨礙寫出那種豪情跌宕的境況來。這可謂是第一難事。所以,如果用俗文體的話,應當會寫出一篇有風骨的文章來。一定不要企圖混合使用(江戶時期通俗小說家)曲亭馬琴和為永春水的句子來寫描寫句和對話句。(筑摩書房《明治文學全集》版)

如果將很棒的“對白”與“描寫句”連在一起就能產生出新的小說文體。但是,坪內逍遙并沒有這種樂觀。他認識到語言所具有的相互干涉作用,也就是,這兩者越是出色,相互之間越會產生強烈的反作用=“沖撞力量”。對他來說,所謂新小說文體的創造無非就是創造出“會話句”與“描寫句”能夠相互調和的嶄新的“一篇文章”來。

站在這一問題意識上的坪內逍遙,盡管認為將“通俗語言”“原封不動地寫進句子里”的“俗文體”“在充分地描寫心底的感情方面是很妙的”表達,但是他并沒有將其選作統一作品整體的文體。在他看來,“俗文體”在“摹寫”“故事的臺詞”=“故事中出場人物的對話”上并無大礙,但是,如果要在“描寫句”里使用它的話,則需要進行“一大改良”。正因為如此,當下他把“完全沒有描寫句和對話相抵觸這種擔心”的“雅俗折中文體”,尤其是“稗史體”選作“好文體”。

但是,坪內逍遙又發現了“俗文體”(俗語)中所含有的獨一無二的性質。按照他的說法,“語言就是靈魂”。在這里“七情六欲全都不加修飾地顯露了出來”,說是“如果原封不動地使用俗語,就會有一種如面對面地談話的趣味”。這些就是與“雅俗折中句”相對照的“俗語”的特質。但是,倘若結合前面的“在表現出心頭的感情方面是非常精妙的”這一觀點來看的話,逍遙似乎是把“對白”(言)理解成毫無遮掩地表白了人(作品中人物)的諸如“靈魂”“七情”“感情”等內心的東西,從中發現了在“文”中所沒有的“如面對面地談話”的生動性。

由直接表白了人的內心的“俗語”所構成的“對白”,在坪內逍遙那里是通過其《當世書生氣質》(明治十八年六月至十九年一月)來進行試驗的。但是,他不得不絞盡腦汁來進一步思考這個問題的契機,乃是和其弟子、小說家二葉亭四迷之間的文學討論。二葉亭四迷曾攜帶《小說神髓》前來拜訪他,在這本書里“每隔兩三頁就貼滿了紅紙條”(1)。和主張“俗語的精神存于茲”(2)的二葉亭相識數月之后,坪內逍遙就執筆撰寫了《文章新論》(明治十九年五至七月)。在這篇文章里,《小說神髓》中的那種基于文類類別的文體論被修正,按照“智、情、意”這樣的“心靈作用”來對文體進行分類,他斷言“文以表達感情為主,不能表達感情的文辭不能算是完美的文”。盡管他認為“俗語”才是最適合表達“感情”的,但是,他將自己的主張同單純的“言文一致”劃清了界線,強調應該把握“俗語其物的精神”,去表達“感情”。進而,作為表達“感情”的具體方法,他提議通過“Elocution讀書法”來再現作品中人物在此時此地飽含固有“感情”的獨一無二的個性化“對白”。

二葉亭四迷的《浮云》(明治二十年六月至二十二年八月)就是在聽取了帶有這種問題意識的逍遙的各種建議后才執筆的。他們二人把關注的中心放在了直接表露作品中人物個性化“感情”的“對白”和與之并不矛盾的“描述句”的創造上。這完全是嶄新的小說文體的摸索,在這里是要探究一種把對于人類“感情”的新認識形象化的表現手法。本章試圖通過在與他關系緊張的先行文學或同時代文學中的“對白”(作品中人物=他者)和“描述句”(作者的話)的關系,來分析在這一過程中二葉亭四迷于《浮云》里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在文學史中的位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井市| 达日县| 铁岭县| 铁岭县| 澄城县| 三原县| 鹤峰县| 临朐县| 阜新| 石渠县| 林周县| 黄石市| 长治市| 西和县| 遵义市| 常熟市| 伽师县| 开封县| 抚顺县| 延安市| 行唐县| 衡东县| 牟定县| 从江县| 临江市| 佛山市| 岑巩县| 金阳县| 渝北区| 武陟县| 娄底市| 甘洛县| 白玉县| 诸城市| 泰宁县| 龙泉市| 肥乡县| 剑河县| 乌拉特中旗| 武夷山市| 高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