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國內文獻研究梳理

(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概念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論最先是由習近平提出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代表的新一屆領導集體對我國生態文明與生態經濟發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論述,其中就包括“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論,彰顯了尊重自然、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發展理念,為發展我國生態經濟指明了方向。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論實際上就是我國生態經濟研究進入到新階段,繼承了以往生態經濟學的思想,為適應新時代國情需要而出現的新思想。

(二)國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歷史脈絡(見圖2-1)

圖2-1 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起源與發展概略圖

1.國內生態經濟思想的萌芽

馬克思生態經濟思想傳入中國以后,與中國的具體實際和文化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點的生態經濟思想。中國政府持續在探索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生態道路。例如,毛澤東提出了要計劃人口,緩解壓力;保持水土,治理江河;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等建議。(《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五冊)》,1991)周恩來對環境污染提出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治理原則、“綜合利用、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等思想(8)。在這個時期,我們可以看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研究還只局限于、應用于顯而易見的生態環境方面,與經濟、科技等并沒有邏輯與實質上的聯系。同時,我們對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思想研究也過多的偏袒軍事政治思想等方面,對他們的生態經濟思想研究則較少。

總的來說,到1970年之后,我國的生態經濟事業才正式開始,在此之前,生態經濟思想還處于萌芽當中。197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公之于世,與此同時國外的生態經濟研究也引起了我國學者的注意,自此我國的生態經濟道路探索進入生態經濟研究階段。

2.國內生態經濟思想的發展——生態經濟學的研究

針對我國生態與經濟關系嚴重失調的狀況,借鑒西方生態經濟學的研究成果,1979年以后,我國開始了生態經濟學的研究。我國最先提出“生態經濟”的是學者許滌新(1980),他首先倡導“要研究我國生態經濟問題,建立我國經濟生態學”,并撰寫了中國第一部生態經濟學論文集——《論生態平衡》(9)。緊接著1982年在銀川召開了全國第一次農業生態經濟學術研討會,同年,在南昌召開了全國第一次生態經濟學術討論會。我國經濟學家熊文愈(1982)對我國傳統的生態經濟理論做出了明確論述,明確了自然生態資源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必要性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1982年,中國率先提出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明確提出:“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中國在未來和下一世紀發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選擇。”“只有將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才是中國發展的前途所在。”李周(2008)回顧歷史指出:在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理論的基礎上創立可持續發展理論,用以指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生態經濟協調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將是今后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理論發展與應用的基本任務(10)

1984年,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的成立,正式拉開了生態經濟學系統研究的序幕。經濟學家馬傳棟(1984)首先批判了我國學者對于生態經濟學的理論建構,實際上從開始就借鑒了西方生態經濟學的理論,沒有中國特色(11)。周立華(2003)研究也認為這個時期我國學者在生態經濟理論研究方面過度借鑒了國外的研究成果。羅必良(1993)總結這一時期的理論研究主要在于引進、移植和吸收國外理論,從不同角度探討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基本理論。這一時期的著作基本上弄清了我國生態經濟問題的嚴重性,闡明了我國現代生態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為生態經濟體系的架構提供了夯實的基礎(12)

1985年后,我國學者對生態經濟學開展了更深入的全面研究。學者們更多地將目光放在了生態經濟的理論體系架構與方法體系探索上,并在吸取西方生態經濟學研究精華的基礎上嘗試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經濟學。

3.國內生態經濟思想的繁榮壯大

1987—2011年期間,我國的生態經濟思想進入了大發展大繁榮時期,逐漸引入國外可持續發展思想、循環經濟、綠色經濟與低碳經濟思想,這極大地充實了我國的生態經濟學研究。

這一時期學者們對生態經濟與其他相關概念進行了剖析,試圖找出它們的交叉點、側重點與不同點。在探索生態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與循環經濟的關系中,學者楊運星(2011)對這四個概念進行了詳盡的解釋與辨析,指出生態經濟與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它們的理論基礎與追求的目標也是一致的,客觀來說,四者都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形態,只是提出的背景不同、側重點不同而已。由此,我國的生態經濟思想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極大的內涵擴容,在研究領域、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創新與發展。

4.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論的確立

2012年,中共十八大通過了憲法修正案的決議,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為落實十八大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現代化”的建設任務,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實現永續發展,必須抓好生態文明建設。走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的老路行不通。”“要把生態文明建設上升為國家意志,上升到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重大問題去關注。”周光迅、周明等人(2015)、從我國十幾年經濟發展變化造成的生態環境惡化,吸收我國多年來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基礎上,提出習近平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思想是適應當下國內經濟系統與生態情形的最優思想(13)。劉海霞(2015)典賽賽(2017)指出,隨著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的不斷變化,我國人民的需求也在變化,以解決生態環境破壞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矛盾為目的,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貫徹習近平生態經濟思想是順應大時代的發展潮流(14)。段蕾、康沛竹(2016)也指出資源匱乏、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等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逼迫我國必須立即改變當今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綠色發展”轉變。也有學者認為習近平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思想是我國經濟轉型大背景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

(三)國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理論

1.國內生態經濟的研究對象分析

生態經濟學通常被認為是從生態經濟系統的角度來研究和解決目前生態經濟問題的一門新興交叉學科。因此在對待“生態經濟研究對象”的問題上,學者們的觀點存在分歧。姜學民、時正新等人(1984)認為有“角度論、結合論、客體論”三種認識(15),角度論者認為研究對象會隨著研究本身是從經濟角度研究還是生態角度研究的不同而改變;結合論者認為生態經濟的研究對象是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之間的交叉點或結合點;客體論者,如學者馬傳棟(1984)在《論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中認為生態經濟的研究對象就是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融合后的生態經濟系統,包括它的特點、功能、規律性問題、外在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等。羅必良(1993)在回顧、反思中國生態經濟學時將生態經濟學研究對象總結為“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和“生態經濟系統本身”兩大方面。

通過以往的文獻研究可以發現,不管學者們如何確立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都離不開“生態經濟系統”,也就是說,學者們普遍都認為,生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當中必然有生態經濟系統——即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結合而成的復合系統。

2.影響生態經濟實現的制約因素

我國很早就有關于生態經濟實踐的研究,但是有很多理論沒有被實施到位,那么是什么在影響、制約生態經濟的實踐步伐呢?關于生態經濟實現的制約因素,國內研究較多,將其大致分為生態物質要素、經濟生產力水平、綠色科技水平、環境承載力等。鄧小平認為經濟生產力是制約生態經濟實現的重要因素,他在借鑒馬克思的“社會生產力”理論上提出了“經濟生產力”概念,認為經濟生產力是人類利用、改造自然,獲取自然物質資源的能力,是生態經濟系統健康運轉的重要動力。李彥龍(2004)認為在社會耗費的勞動量和科技水平一定的情況下,生態提供的物質要素(即環境生產力)質量越高、數量越多,那么就能帶來越高的生態與經濟效益,即環境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的基礎,同時他也認為人口生產力、智力生產力、經濟生產力也是影響實施的重要因素(16)。馬克思(1884)、鄧小平(1993)等強調科學技術對社會生產力的推動作用,朱麗蘭(1998)、李彥龍(2004)等人也說“綠色科技是第一生態經濟生產力”。國內現階段關于綠色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研究當中,李勝連(2014)運用AHP法分析了關于我國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綠色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得出該地區的技術因素(綠色技術的使用)與生態系統(水質量、土壤質量、空氣質量等)對綠色發展的影響最大(17),但與此同時,經濟因素(比如鄱陽湖地區外部不經濟補救成本等)與社會因素(比如就業質量、勞動就業人數等)的影響也不可小覷。

3.我國生態經濟思想的理論依據

關于我國生態經濟思想的理論依據問題,很早就有相關學者進行了研究。許滌新(1981)強調了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生態經濟學的巨大貢獻;于光遠(1982)也強調:“生態經濟學正在醞釀建立之中,我們要用馬列主義、辯證唯物主義這一武器來建立我國的生態經濟學。”這也無疑確定了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生態經濟學的理論依據這一論點。周光迅、周明(2015)認為習近平的生態經濟思想理論來源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當中的人與自然關系的部分,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智慧結晶。李軍、劉鵬等人也認為習近平是吸取了馬克思主義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精華,并且以此為指導思想。

王磊、肖安寶、于曉雷(2013)研究認為習近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思想的另一大重要來源是中國的傳統倫理觀,比如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等生態倫理觀思想。劉海霞、王宗禮(2015)認為習近平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思想還融合了生態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生態倫理學、生態政治學等各個方面。

詹玉華、金小方(2017)總結了以往關于我國生態經濟的思想來源,指出我國的生態經濟學“是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生態經濟思想,借鑒但不盲從西方生態經濟學,充分吸收中國傳統生態經濟智慧的(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棉县| 宁国市| 达拉特旗| 雅安市| 高邑县| 惠东县| 翁源县| 孟州市| 梁河县| 逊克县| 根河市| 鹰潭市| 林甸县| 泰州市| 密云县| 彩票| 怀柔区| 新郑市| 新化县| 云和县| 固镇县| 阿瓦提县| 平罗县| 石楼县| 麻江县| 集安市| 休宁县| 漳州市| 垫江县| 南华县| 达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莱阳市| 章丘市| 贡嘎县| 宁津县| 突泉县| 宿松县| 北海市| 台东县|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