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總 論

1.1 主要結論

通過中國“雙創”金融指數的分析和評價,可以從中得到以下主要結論:

(1)本期中國“雙創”金融指數綜合排名的結果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廣州、杭州、成都、蘇州、重慶、天津、南京、武漢、西安、長沙、青島、合肥、寧波、無錫、鄭州、濟南、沈陽、廈門、昆明、大連、福州、溫州、長春、石家莊、南寧、哈爾濱、南昌和烏魯木齊。

表1.1.1 本期指數評價結果

續表

(2)2017年是全國“雙創”事業蓬勃發展的一年,31個城市綜合指數得分均實現大幅度增長。31個城市中北京得分增加最多,本期得分增加了53.9分,由上期77.18分提升到131.08分;相對來說,福州是31個城市中得分增幅最小的,但本期得分同比增長也超過了30%。

(3)“雙創”金融發展水平也表現出顯著的“馬太效應”,排名越靠前的城市,本期得分增長就越明顯。本期排名前十城市平均得分增長了25.9分,而排名倒數前十的城市平均得分增長為5.6分,兩者相差3.6倍。領先城市與相對落后城市間的表現分化加劇,排名第1的北京綜合得分131.08分,排名第31的烏魯木齊得分12.21分,兩者分差已由上期的69.7分擴大到118.87分,分差相差將近10倍。

(4)城市“雙創”金融發展水平與“雙創”活躍度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北京、深圳、上海是“明星”城市,既具備活躍的“雙創”發展基礎,又具有金融服務“雙創”的良好表現;成都、重慶和蘇州是“創優”城市,相對于金融服務,“雙創”活動更具優勢;廣州、杭州和南京是“金優”城市,相對于“雙創”活動,金融服務更具優勢;其余城市為“守成”城市,“雙創”活動、金融服務表現均比較一般。

圖1.1.1 “雙創”金融發展特征評估

(5)“雙創”金融發展水平基本與經濟金融發展水平正相關,發展領先的地區基本集中分布在我國沿海經濟發達區域。綜合榜單排名前十中有8個是來自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帶的城市,而內陸地區只有成都和重慶進入前十榜單,這些城市也正是當前金融業相對發達領先的地區。

(6)“雙創”金融機構實力分項評價中,該分項指標排名前十城市名單與綜合榜單有很強的一致性。在本期“雙創”金融機構實力分項評價中,排名前十的“雙創”城市與上期基本保持一致,僅個別成員名次互為升降,分別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蘇州、廣州、天津、成都和重慶。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均有較大程度的增長,主要原因在于2017年私募股權投資行業迎來一波大的發展,大批社會資本進入行業,新設立和備案的機構數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2017年末,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達到1.3萬家,基金管理規模達到8.7萬億元,全年新募集資金總額將近1.8萬億元。

(7)“雙創”金融市場分項評價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北京、深圳、上海、廣州、杭州、長沙、武漢、廈門、成都和南京。與上期相比,31個城市中,只有2個城市本期分項得分出現減少,其他29個城市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出現得分減少的分別是沈陽和武漢,本期兩者分項排名分別為第22名和第7名。北京、深圳分別憑借新三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貼近“雙創”事業的優勢,兩者的“雙創”金融市場支持利用水平大幅領先于全國其他城市。

(8)“雙創”金融服務分項評價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南京、重慶、天津、蘇州和濟南。受2017年國內私募股權行業大發展帶動,該分項下各城市得分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根據清科研究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案例數量達到10144起,涉及投資金額合計達到1.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11.2%、62.6%。

(9)“雙創”金融生態分項評價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為: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杭州、蘇州、重慶、西安和天津。過去一年,“雙創”金融發展的外部環境有了極大改善,“雙創”金融服務的外部需求急劇擴張。一方面,政府對“雙創”事業的政策支持效應在不斷釋放,從中央到地方,各類商事制度改革、財稅政策優惠以及普惠金融創新支持等手段層出不窮,極大的激發了。另一方面,全社會的創新創業熱情在不斷高漲,新設市場主體在上一年高基數的基礎上仍能保持如此高增速,全年新設市場主體將近2000萬戶,年末平均每百人擁有市場主體7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永年县| 五河县| 定结县| 革吉县| 延长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阿坝县| 商城县| 东兰县| 南部县| 阳东县| 赣州市| 本溪市| 贡山| 开阳县| 阳西县| 莲花县| 鄂尔多斯市| 屯门区| 旌德县| 乌拉特后旗| 常宁市| 玛沁县| 柘城县| 昌平区| 武穴市| 秦皇岛市| 元阳县| 台前县| 北安市| 六安市| 凯里市| 密云县| 黑龙江省| 济南市| 修文县| 宁南县| 香港 | 永兴县|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