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產業集群的分類理論

(一)按照主體間關系分類

多數學者在研究產業集群分類的時候,是從主體之間的關系入手對產業集群的類別進行劃分。

馬庫森(Markusen)研究了美國、日本、韓國、巴西這四個國家的產業集群情況,劃分了馬歇爾式產業集群、輪軸式產業集群、衛星平臺式產業集群和國家力量依賴型產業區四種產業集群。

后來,Park和Markusen(1994)對產業區的類型進行了研究,考慮廠商之間的關系和相對規模,將產業集群分為三類(見圖2-6)。

圖2-6 按主體關系對產業集群分類

馬歇爾式產業集群一般是由本地的中小企業組成,這些中小企業以一種松散的網絡連接成為集群,我國很多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集群(例如:江浙一帶的服裝、鞋帽等產業集群)一般以這種集群形態存在。中心輻射型產業集群一般是諸多中小企業圍繞一個大企業或多個大型集團公司形成,例如:我國宜賓、茅臺鎮酒類產業集群就是以這種形態存在。衛星平臺型產業集群一般是由政府政策引導所形成,產業集群內大多數是外地大型集團公司的分部,其關鍵技術與投資決策都是在集群外部形成,集群內各企業之間幾乎沒有網絡關聯,例如:蘇州工業園、鄭州航空港區等。

(二)從集群的功能角度

Gordon和McCann于2000年按照產業集群的功能將產業集群劃分為三種模式:純集聚式產業集群、產業綜合體式產業集群以及社會網絡式產業集群。其中,社會網絡式是新出現的產業集群模式,學術界通常稱之為新產業集群。

三種模式的基本特征如表2-2所示。純集聚式產業集群一般是由多家地理位置接近的企業組合而成的集聚體,相互之間缺乏聯系;產業綜合體式產業集群一般擁有一個或多個大企業,這些大企業在集群發展上起著支配或主導作用,競爭和創新能力較強;社會網絡式集群與產業綜合體模式剛好相反,是由專業化中小企業起主導作用,這些中小企業通過市場網絡聯結起來(15)

表2-2 三種產業集群的基本特征

資料來源:Gordon和McCann;2005,有改動。

(三)按照主導力量分類

Guerrieri和Pietrobelli于2004年從產業集群發展的主導力量分析,將產業集群分為政府主導型和全球生產網絡型兩種。

政府主導型產業集群是指圍繞某個主體或政府主導所形成的產業集群,例如:高科技產業園區和研發中心聚集地。

全球生產網絡型集群是充分利用全球的知識資源和市場,充分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特性,全球配置資源而形成的產業集群。

(四)按照形成發展的動力分類

按照形成發展的動力,可將產業集群分為偶然因素、資源稟賦和專業化溢出三類集群。

David(1985)、Farrell和Saloner(1985)、Arthur(1989)、Krugman(1991)以及Porter(1998)都提出偶然事件在產業集群最初形成中的重要性,偶然性事件可能導致某個行業在某個地區突然形成,并在產業集群的后期發展過程中也起到關鍵作用。對于某個行業在某個地區出現的第一家企業,該地區有利于該行業發展的環境等客觀原因無法解釋,只能用企業家精神或創業精神進行解釋。

Elison和Glaeser(1999)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美國50%的產業聚集原因是當地的資源稟賦優勢,而其他的產業聚集是由于本地專業化溢出效應和隨機因素。偶然因素雖然是產業集群產生的最初條件,但并不能保證有了偶然性就一定會生成產業集群,產業集群更多的是靠外在條件的變化。例如:市場需求的突然增加、新技術的出現形成的強大沖擊、產業結構模式的調整、宏觀政策的調整等。

專業化溢出產業集群則是由于示范效應、學習效應等產生。外來直接投資也是很多產業集群形成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對外來投資有鼓勵性政策,會開辟一個地方提供廉價的土地、健全的基礎設施以及其他優惠政策,加上先期投資建設的企業的示范和帶動作用,一些相關聯的其他企業也逐漸入駐,集群逐漸產生。

(五)按照發展階段劃分

1998年,聯合國大學的林?米特卡(Lynn Mytelka)根據產業集群的不同發展階段,將其劃分為非正式集群、有組織的集群、創新型集群三種,這三種產業集群的特征見表2-3。

表2-3 米特卡產業集群特征

資料來源:翁智剛.產業集聚論[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8.

上述三種產業集群中,創新型集群的發展水平最高,這種產業集群大多分布在發達國家,也是發展中國家需要重點培育形成的產業集群。

在米特卡分類的基礎上,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CED)又增加了兩種集群類型,即科技園區和孵化器及出口加工區。實際上,科技園區和孵化器類似于創新型產業集群,而出口加工區則類似于有組織的集群。

(六)按照產業或產品分類

根據集群內的主要產業分類或者主要產品來劃分是一種比較簡單也比較實用的分類,例如:陶瓷產業集群、汽車產業集群、電子產品產業集群、木材加工產業集群、有色金屬產業集群、紡織產業集群、食品產業集群等,這種產業集群的分類方法最為常用,也為產業集群的實證工作奠定了基礎。

(七)按照形成因素分類

產業集群是由多種因素綜合發揮作用而發展形成的。按形成因素的作用大小歸納分類為傳統產業型、資源開發型、政府規劃型、大企業帶動型、科技驅動型、市場帶動型、自發成長型、能人帶動型八種類型。(16)(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醴陵市| 穆棱市| 多伦县| 沈阳市| 遂溪县| 彭泽县| 浑源县| 繁峙县| 灵川县| 兴隆县| 北安市| 仁怀市| 双鸭山市| 台州市| 桃园县| 祁阳县| 宁强县| 武鸣县| 隆子县| 原阳县| 弋阳县| 齐齐哈尔市| 宣威市| 奎屯市| 黎平县| 万州区| 搜索| 金华市| 盐津县| 宁海县| 扎鲁特旗| 岐山县| 江西省| 梨树县| 黑龙江省| 无锡市| 随州市| 余干县| 剑川县| 都江堰市| 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