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對中國就業影響的研究
- 傅端香
- 1359字
- 2019-11-29 21:49:40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首先,回顧和總結了最低工資理論和國內外最低工資制度及其就業效應的相關文獻,并對相關文獻和觀點進行評述。其次,對最低工資制度和就業等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闡述了國內外最低工資制度的產生和發展,從必要性和可行性兩個方面分析了中國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的現實基礎;結合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特點,以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為基礎建立市場分割條件下的最低工資標準就業效應模型,解釋最低工資標準對不同勞動力市場就業產生的影響。再次,利用統計數據對中國最低工資標準現狀及變動趨勢進行了分析和國際比較,為對中國最低工資標準準確定位提供了依據。通過問卷調查法和面板數據分析法對最低工資標準提高的就業效應進行計量分析,并對實證研究結果進行中外比較分析。最后,在借鑒外國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促進中國最低工資標準和就業相互協調的政策建議。研究思路如下:

圖1-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方法
本書運用文獻研究方法,通過收集、整理和分析相關統計數據和研究文獻全面了解和掌握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和基本理論知識,為完成研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書研究的主要文獻來源有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社會保障學和人力資源相關領域的國內外著作、學術期刊、電子數據庫和相關網站,主要包括:萬方和維普電子期刊數據庫、CNKI數據庫、百度文庫、中國學位論文數據庫等中文電子數據庫;Elsevier SD全文數據庫、世界銀行數據資料庫、世界勞工組織官網數據庫、法國中文網、相關國家的經濟數據庫等外國數據資料庫;中國統計局網站、中國經濟網、中國勞動咨詢網、中國新聞網等網站;國家圖書館統計年鑒資料室、學校圖書館社會科學書庫以及關于相關報紙發布的官方資料信息,如《財經時報》《中國勞動保障報》《光明日報》等。通過對中英文文獻的大量收集和閱讀,總結了有關最低工資標準提高的就業效應方面的研究成果,全面了解和把握了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為研究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對中國就業的影響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本書的研究思路。
(2)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結合法
本書對最低工資標準就業效應理論方面的研究所運用的基礎理論主要是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并通過實證研究對理論分析結果進行了驗證。在研究過程中,通過收集勞動部門、國家和地區統計局年鑒以及網站的中國2000—2014年的最低工資標準、就業人數、GDP、平均工資等主要指數,運用實證分析的方法,構造計量分析模型,對最低工資標準提高的就業效應進行實證檢驗。同時,設計《最低工資標準就業效應調查問卷》,通過問卷調查收集足夠的原始數據資料,對最低工資水平、最低工資標準的實施和最低工資標準對就業的影響進行了調查,運用計量軟件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分析和最低工資標準最佳尺度分析,在微觀層面對最低工資標準就業效應進行了實證研究。因此,本書主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對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對中國就業影響進行實證研究,以保證研究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3)比較分析方法
本書對典型國家最低工資標準就業效應的研究結果進行了梳理、分析和歸納,結合中國的就業效應結果進行國際比較,尋求中外差異。同時,從最低工資標準的管理體制、勞動力市場特點及機制方面分析了其存在差異的原因,為完善中國最低工資標準增長機制,促進中國最低工資標準和就業相互協調提供了理論參考和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