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的人,都擁有開掛的人生
- 齊露露
- 1538字
- 2019-11-07 14:35:47
你見過世界凌晨4點的樣子嗎?從沒有能輕易實現的夢想
“你知道洛杉磯凌晨4點鐘是什么樣子嗎?”
“凌晨4點,洛杉磯仍然處于黑暗中,我行走在黑暗的街道上。1天過去了,仍是這片黑暗;2天過去了,黑暗依然沒有半點兒改變;10多年過去了,洛杉磯街道凌晨4點的黑暗仍然沒有改變,但我已變成肌肉強健,有體能,有力量,有著很高投籃命中率的運動員。”
雖然不是科比的球迷,但每次讀到這段話都會很感動。從來沒有一份生活是簡單容易的,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大多無法被稱為夢想。當我們為了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殫精竭慮、輾轉反側時,我們應該堅定和慶幸——我們終于找到了能為之奮斗的夢想。
女作家中,我最欣賞嚴歌苓。曾經有人問她:“怎么能寫出那么多本書?”她淡淡一笑,輕聲道:“我當過兵,對自己是有紀律要求的。”
嚴歌苓說,年輕時她在部隊里當文藝兵,每天4點半就得起床練功,冬天也不例外。有一年冬天格外冷,屋外寒風肆虐,她卻在舞蹈室里揮汗如雨。白天休息間隙,她動不動就將一條腿擱在最高的窗欞上,兩腿繃直如一條線,一直堅持到雙腳麻木。
后來,她心里種下了寫作夢。為了能寫出滿意的作品,在往后的10多年里,她幾乎日日4點多起床,然后坐在書桌前凝神細思。她嚴格規定自己每天堅持寫作6小時,直到那些靈秀的文字爬滿了稿紙,才會長舒一口氣。
嚴歌苓堅持著這樣的寫作習慣,出書就像交作業一樣規律,幾十年如一日。其實每一次坐在書桌前,她都很難受,有時候甚至會痛苦到全身顫抖的地步。盡管如此,她依舊生生克制住了將紙、筆扔出去的想法,平穩情緒,一點點過渡到正常的寫作狀態中。
年輕時總覺得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不負春光。后來才漸漸發現,每一個失去控制的行為,都會為將來埋下更大的痛苦。所以,對于那些能夠控制自己的人,我始終懷抱敬意。自律遠遠比在血肉之軀上刻字還要痛苦,但這份痛苦幾乎是我們實現任何夢想的前提。
2014年,央視體育頻道曾播出一檔跨年特別節目《我是李娜》。節目最后,那一句“我是李娜,在任何擁有夢想的地方,都沒有捷徑”讓人熱血沸騰。
李娜的奮斗歷程從5歲那年開始,夢想的種子剛剛發芽。那時候,無論酷暑還是寒冬,父親都會在每日清晨準時督促年幼的女兒跑步。當父親將她從溫暖的被窩中拎起時,天剛蒙蒙亮。伴著沉穩有力的腳步聲,父親帶著她沉默地穿越夜色,直到迎來天邊的紅日。
有時候,她不小心被石頭絆倒,“撲通”一聲摔倒在地。父親蹲在一旁,溫言勸說:“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人要學會堅強。”小小的李娜只得咬咬牙,邊哭邊爬起。
開始學習打網球的時候,父親的角色被教練所替代。教練的嚴厲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年紀小,李娜總也打不贏別的同學。每次一輸球,李娜就坐在球場角落里痛哭。
教練看到這一幕,朝李娜怒吼:“哭有什么用?有志氣就打敗她們!”短暫的休息后,李娜擦去淚水,痛定思痛,對自己說:“我要贏。”于是又一次投入到了枯燥的訓練中。
李娜性格率真,曾說過很多有意思的話。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一句:“奇跡不在安逸中誕生,而是用汗水澆灌出來的。”能像李娜、嚴歌苓這樣為了夢想傾注所有努力的人,注定會成功。沒有那份異于常人的自律,何以談夢想?何以談今日那閃耀奪目的輝煌成就?
喬布斯說:“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年輕時,他每天凌晨4點起床,爭分奪秒地處理工作。而9點鐘之前,他差不多已經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李嘉誠自律到了幾近自虐的地步。無論他前晚何時休息,清晨5點59分,鬧鈴響起后,他必會準時起床,一刻也不耽誤。隨后,閱讀新聞,再打90分鐘的高爾夫球鍛煉身體。做完這一切后,他精神抖擻地趕去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數十年如一日。
這世上從來沒有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實現的夢想,如果有,只能是白日夢;這世上也從來沒有輕易能得到的東西,如果有,那它一定也會輕易離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