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零基礎學拔罐
  • 成向東
  • 756字
  • 2019-11-25 10:34:55

了解經絡和穴位

經絡

經絡是古代醫家一個重要的發現和總結,《黃帝內經·素問》所言“五臟之道,皆出于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因此,通過手法刺激經絡穴位,使氣血通暢而起到治病的效果,為后世的中醫各科尤其是按摩、刮痧、拔罐、艾灸、針刺及相關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經絡和穴位來治病養生是一種省時、簡便、易學的自身調養法,重要的是它既可以防病、治病,又可以保健、強身。它們以療效明確,無任何不良反應而備受世人青睞。

經脈可分為正經、奇經,以及附屬于正經的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正經有十二條,稱為“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即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稱為“奇經八脈”。

絡脈分為別絡、浮絡、孫絡。別絡是主要的絡脈。十二經脈與督脈、任脈各有一支別絡,再加上脾之大絡,稱為“十五絡脈”。

穴位

中醫將穴位稱為“腧穴”,是全身臟腑、經絡之氣輸注的地方,與人體各組織器官有密切聯系。它既能反映身體病痛,又能接受刺激,防治疾病。

穴位可分為經穴(指在十四經脈上的穴位,有固定的名稱和位置的穴位)、經外奇穴(指在十四經穴外具有固定名稱、位置和主治作用的穴位)、阿是穴(沒有固定名稱和位置的壓痛點,因人而異)三種。

大家都知道,穴位位于經絡上,是神經末梢密集或神經干線經過的地方。在中醫里,十四經脈上的穴位稱為“經穴”。大體來說,人體周身主要有52個單穴,309對左右對稱的穴位。除去這些穴位,人體還有一部分經外奇穴,在1990年我國頒布的針灸標準中共有48個。此后,隨著針灸理論的發展,又有許多新的經外奇穴被發現,其中又包括耳穴、手穴、足穴等全息理論指導下的新穴。如果把所有的經穴、奇穴與新穴加起來,則超過1000個穴位。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以經穴為中心,嚴格挑選有效的穴位來治病養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确山县| 改则县| 南昌市| 静乐县| 沙田区| 隆化县| 上杭县| 清新县| 永登县| 石景山区| 随州市| 郴州市| 阿瓦提县| 基隆市| 龙海市| 柯坪县| 山东| 广元市| 铁岭市| 昔阳县| 任丘市| 英吉沙县| 乐业县| 腾冲县| 四会市| 闽清县| 正定县| 页游| 本溪| 鹤岗市| 交城县| 扎鲁特旗| 屯昌县| 都安| 乌什县| 湘乡市| 宜黄县| 平顺县| 葫芦岛市| 普洱| 大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