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賜宴
- 貞觀第一少
- 開山123
- 2094字
- 2019-11-05 15:17:17
“房二郎,今日張大郎既然在御膳房,為何現在沒過來?”李世民覺得有些奇怪。
“回陛下,臣聽跟隨張大郎的一位鄧令史說,按照大郎與匠作監閻公的安排,今日必須完成一個什么施工組織設計,可能會工作到半夜,張大郎讓所有人都在殿中省值班室當中住宿,他過去陪他們了。”
李世民一聽,咦?想不到這年少的張大象,辦事居然有自己當年的作風,動不動連夜加班,效率也太高了
“施工組織設計?好奇怪的名字,朕以往從未聽說過!”
“臣乍聽之下也覺得很奇怪,聽說這東西是指導工程施工的,有了他之后,工程施工才會有條不紊,項目不會有任何遺漏,二位閻公也是初次見到這東西……”
“想不到他居然也懂得工程施工,想來他看的書不少,既然如此,稍后再送些點心過去,讓他們晚上宵夜!”
“遵旨!”
……
張大象等人一直到子時將盡,才完成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
當然,在張大象看來,此設計依然非常粗放,和自己以前搞的差了十萬八千里不止,因為畢竟時間太緊,也來不及搞得太細。
這期間,他把三樣最重要的東西給閻立本做了詳細的交代,并且畫出了簡單的圖紙和設計說明:新式鐵鍋、風箱、大竹蒸籠。
有了這三樣東西,就可大大提高廚房做飯菜的效率。
鐵鍋和風箱自然不用說,這些人是沒見過的;至于蒸籠,實際上古已有之,不過,那時候主要是用木蒸籠,最多蓋子用竹。
當時幾乎沒有人使用全竹蒸籠,這東西出現較晚。
竹蒸籠透氣性更好,蒸出來的菜品和食品更香,遠遠強于木蒸籠,至于后世出現的金屬蒸籠,效果更是無法和竹蒸籠相比,蒸出來的菜味道差遠了。
完成工作之后,眾人簡單吃了一些甜點,然后就在這里歇息。
……
今日常參官需要上朝,張大象等常參官卯時初起床,把剩余的甜點隨便吃了一點,然后摸黑來到太極宮門前。
這里已經開始有左右監門衛開始對官吏進行檢身,一個門進一個門出,兩衛分別管理。攜帶有燈籠者也只能到此,宮里面是嚴禁煙火的。
眾官員來到太極殿前的廣場之中,這里有殿中侍御史指揮著官員排隊,嚴禁任何人高聲喧嘩,就是宰相違令也會受到處罰。排隊主要是按照職事官品,同時要結合散官、爵位、年齡等等。
進入太極殿殿門前,還要重新檢一次身,這次更加嚴格。
進入殿里以后,再重新站好隊列。張大象雖然官位說從四品,不過因為有國公爵,所以排在三品班末尾。
很快,有金吾衛將軍認為時間已到,就高聲吼道:“左右廂平安,請圣人升殿!”
大殿后面內殿門徐徐開啟,皇帝的先導隨從緩緩而出。
……
眾臣給皇帝行完禮之后,只見李世民先看了一看張大象說道:“今日,朕要當眾表彰幾個人,就是新任殿中少監、鄒國公張大象……”
李世民當著眾人的面,表揚了他連夜加班的事情,同時批準他今后吃廊下食進入三品班位。
廊下食就是擺在太極殿外廊下的免費午餐,他分為六品以下、四品五品、三品以上三個等級,每個等級的食物豐盛程度完全不同。
這是李世民新增加的一頓午餐,從前官員上完朝,可能挨到中午一兩點鐘,再讓他們走回衙門去吃午餐,必定會餓得頭昏眼花。
在半路上昏倒的人也不少見,別也以為身上可以揣幾個餅解決問題,這東西可不能隨便拿出來吃,因為那有損官員的形象。
曾經有在半路上吃餅的官員,被皇帝貶到外地去了,古人非常重視禮節。
李世民表揚完畢之后,就有門下省給事中道:“有事請上奏!”
于是常參百官開始匯報自己的事情。由于官員有一兩百人,眾人東拉西扯幾句,很快就過了午時,張大象覺得肚子餓得咕咕叫。
他心想,沒事天天搞這么多人來開會干嘛?每天聽那么幾個人匯報就差不多了,這樣的會四五天開一次還差不多。
不過他又轉念一想,這個時候也沒有什么電視、網絡,皇帝在皇宮之中呆著也煩,可能隔天聽這一兩百人在這里說一些事情,更容易打發時間。
看看沒有人再說了,李世民說道:“昨日與鄒國公一起加班的幾位,中午陪朕一起就餐!”
“多謝陛下!”眾人叩首謝過。
張大象與閻立本兄弟等人準備去就餐,蘇定方笑著走了過來:“恭喜大郎獲得千牛寶刀獎賞……”
嗯?張大象一愣。
蘇定方隨即進行了詳細解釋。
張大象一聽,自己的那把刀已經還了回去,沒想到現在得到一把。
“大郎,刀在廊外程二郎那里,你去取就是,不過千萬要記住,一定不可以帶入殿中,那個是大罪!”
“蘇叔放心,金吾衛、監門校尉們也不會讓晚輩帶進來呀!”
“你也不可大意,有時候混得太熟,校尉一不小心放進來的也有,趙國公就曾經犯過錯呢!監門校尉差一點被殺,后來求了半天情才放過!”
長孫無忌?
張大象一聽,看來還真的不能大意,自己也沒有必要時常把刀帶在身上,放在家中最好。
……
李世民與眾人同桌案吃飯很不容易,他一般都是吃獨食,閻立本兄弟今日沾了張大象的光。
就餐前,李世民一掃餐桌,點點頭,然后扭頭對房遺愛說道:“房二郎,將此餐做一份,晚上送張大郎府上!”
“遵旨!”房遺愛一聽,羨慕得不得了,自己父親看了這么多年的宰相,也不過才得到一次賜御宴呢!
“張愛卿,聽說你還會制紅砂糖,可是真的?”
“回陛下,制砂糖非常簡單,下午臣就到光祿寺讓他們加工!”
“不急,愛卿昨日沒有睡好,午餐過后還是回去早點休息!”
“陛下,臣年輕,也并不覺得有多么疲乏,今日已經先開始光祿寺廚房改造,臣正好想去看看!”
張大象聽房遺愛說,宮中還有不少從嶺南上貢的甘蔗,蔗糖漿也非常多,要做紅糖那還不是分分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