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入門4:趣味盎然的沙盤游戲
- 李娟娟
- 1775字
- 2019-11-22 17:30:50
×沙盤游戲的前世今生
瑞士的精神分析學家卡爾夫正式將沙盤游戲技術發展為沙盤游戲療法。卡爾夫的父親是一名紡織品商人,同時兼任瑞士國民議會的議員。卡爾夫的父親對宗教非常有興趣,經常舉辦并參加一些舞會和音樂會。卡爾夫的母親擁有很高的藝術修養。卡爾夫從小身體狀況就不好,他得到了十分細致的照料,因為她所在的中產階級家庭具有這樣的條件。
卡爾夫在29歲時與一名荷蘭銀行家結婚,由于優越的物質條件,卡爾夫和丈夫的生活過得十分舒適,夫妻二人經常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但是卡爾夫的優越生活被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亂了,德軍霸占了卡爾夫的家,為了逃避戰火,卡爾夫帶著孩子回到瑞士,但是她的丈夫并未同行,距離最終造成了卡爾夫婚姻的破裂。
卡爾夫之所以會從事兒童心理治療是因為她的兒子彼得,彼得的身體不好,所以卡爾夫把家搬到了一個環境良好的地方。彼得是一個外向的孩子,有許多孩子愿意和彼得玩耍,并且經常到彼得家中來,所以孩子們與卡爾夫的關系也非常好。
有一次,一個孩子的母親找上門來,這個母親是著名心理學家榮格的女兒鮑曼。鮑曼之所以會找到卡爾夫,是因為她發現自己的孩子每次從卡爾夫家中回來都會變得十分快樂與輕松。鮑曼認為卡爾夫的這種能力可以用來研究兒童心理學,并且表示愿意把卡爾夫介紹給父親榮格。
很快,在鮑曼的安排下,卡爾夫與榮格見面了。見到卡爾夫后,榮格對她說:“我的直覺告訴我,你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童治療家。”榮格鼓勵卡爾夫研究兒童心理學,但是這對卡爾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為那個時候有關兒童的精神分析理論非常少,就連榮格自己也沒有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兒童心理上,而是癡迷于對夢的研究。
當時,勞恩菲爾德在倫敦開了一家兒童診所,目的是幫助患有神經質和各種心理問題的兒童。勞恩菲爾德為了能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以及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決定采用游戲的治療方式,他開始收集各種玩具,并且把玩具放進一個有沙子的箱子內,讓兒童在箱子內自由地玩耍,并將其稱為“世界技法”。
勞恩菲爾德之所以十分關注兒童的心理健康,是因為她認為自己的童年過得很悲慘。勞恩菲爾德童年時期的健康狀況十分糟糕,大部分時間都在病床上度過,很少與同齡人一起玩耍。
雖然勞恩菲爾德的父親是波蘭人,但是她并不會說波蘭語。幼年時期,勞恩菲爾德在波蘭養病,語言不通讓年幼的勞恩菲爾德感到更加孤獨。但這促使勞恩菲爾德探索一些非言語的交流方式,她從自己的經歷中得出結論,語言只是一種作用十分有限的交流工具,不能充分表達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同時,讓勞恩菲爾德倍感壓力的還有她優秀的姐姐,勞恩菲爾德的命運與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十分相似,阿德勒有一個不論在學習成績還是在人際交往以及身體狀況上都十分優秀的哥哥。勞恩菲爾德早期的選擇與阿德勒一樣,都選擇了醫學作為自己的職業。但是不幸的是,勞恩菲爾德當時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在勞恩菲爾德找工作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當時有大批醫生從戰場上回來,英國的醫生職位都被這些戰地醫生搶走了。身為一名女性醫生,勞恩菲爾德很難找到一份條件優越的工作,所以她干脆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有關兒童心理的研究。
卡爾夫在聽完勞恩菲爾德的報告后,開始研究世界技法,并且把這種治療方式與榮格所提出的理論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的理論觀點以及兒童心理治療方式,這就是沙盤游戲療法。卡爾夫認為沙盤游戲可以使兒童的內心世界得以物質化和視覺化,同時外在的玩具可以反映出來訪者的無意識。
卡爾夫的沙盤游戲療法在兒童治療中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效果,很多父母慕名而來讓自己的孩子參加沙盤游戲。有不少父母發現孩子的神奇改變之后,就開始自己嘗試一番,結果發現這種療法同樣適用于成年人,可以改變成人對生活的態度。從此之后,沙盤游戲開始應用于成人的心理治療。
在沙盤游戲治療中,勞恩菲爾德和卡爾夫都發現了移情的問題。例如,兒童可能會通過某個模型來表達自己對治療師的感情等。當然,這屬于比較積極的移情。有的來訪者則會采用破壞模型以及批評治療師所收集的模型來表現移情的問題,這屬于比較消極的移情。
勞恩菲爾德認為,移情會對心理治療產生干擾,于是她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努力使兒童的移情轉向玩具和沙箱,而不是治療師。卡爾夫對待移情的問題與勞恩菲爾德的態度十分相似,她同樣希望兒童移情的對象是沙盤而不是治療師,但她所采用的方式是讓兒童與多個不同的治療師接觸并進行沙盤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