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隨機應變:給平行思維戴上一頂帽子

第一節 側向思維才是硬道理

像編劇一樣激發創意

電視劇《天道》中的主角丁元英還沒有出場就受到了這樣的評價:“可以是魔,是鬼,但絕對不是人。”這是由于主角丁元英有著超乎常人的思維,做事情的時候總是不按常理出牌,有著與眾不同的為人處世的方式,讓人不是很理解。他是人們眼中的高人,幾乎所有的人和事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電視劇的尾聲有這樣一個鏡頭,丁元英因劫富濟貧而名譽受損,掌門人林雨峰用槍指著他的腦袋,大聲質問:“你怕死嗎?”

丁元英從容地說:“生老病死我都怕,難道怕,我就不會生老病死了嗎?”

丁元英所展現出來的從容淡定,運用的其實就是側向思維方式,和常人不同的是,他總是先想到結局,然后進行逆向推演,最終完成布局。將結果當作開始,按順序執行,對中間所經歷的人、事、物保留一定的變量,那么所有事情都會在掌控中進行。

但丁元英畢竟只是一個虛擬的角色,表現出來的一切思想都是編劇賦予他的。由此可見,這位編劇是非常善于運用側向思維的。運用側向思維激發了編劇大量的創意,最終成就了一部出色的電視劇。

說到這里,我們總是會產生很多疑問,編劇為什么總是有那么多的創意?他們是如何激發創意的?我們又如何才能成為“丁元英式的高人”呢?

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高人的,所謂的高人就是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從而得到不同的思維。

那么,除了側向思維,編劇還會運用什么方法來激發創意呢?

對于編劇來說,怎樣才能擁有更多更好的創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想要擁有更多更好的創意,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是創意是從哪里來的。當我們知道了創意是從哪里來的,就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能夠生成創意的途徑上面。

創意的來源主要包括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直接經驗就是我們親身經歷的事情;間接經驗就是從書籍、影視劇或從別人口中聽到的故事。如果這兩方面經驗都缺乏,想要拿出更多更好的創意就會變成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讓創意變得豐富就十分重要。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讓創意變得豐富起來呢?

一、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

社會中有各種各樣的人,每天都會上演各種各樣的事,因此盡可能地融入社會就成了豐富人生經歷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融入社會之后要多觀察,接觸更多的人和事。實在沒有辦法的話,我們也可以從身邊的人入手,仔細研究、琢磨他們的一舉一動。

二、增加獲得信息的途徑

獲得信息的途徑有很多種,不僅限于影視劇作品,還可以多看一些書籍或者電視節目,這樣能開拓我們的視野,激發我們的創意。

說到這里,有人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疑問,是不是信息獲取得多的人就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大媽整天都看電視劇,怎么沒見她們寫出電視劇本呢?書讀得越多,影視劇看得越多,就能有越多好的創意嗎?有些電影發燒友看了那么多電影,也沒見他們寫出影視劇作品啊?

擁有創意,幾乎每個人都能做到,這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困難在于如何對這些豐富的信息進行再加工。

人類大腦能夠存儲很多信息,如果這些信息沒有被激活,只處于睡眠狀態,大腦的作用就僅相當于一個硬盤。

那么,為什么有的人的信息會處于睡眠狀態?為什么有些創意資源豐富的人仍然無法提出更多更好的創意呢?

這是因為每個人大腦的工作模式不同。有的人平時很善于思考,哪怕是遇到一件很小的事情,也會停下來思考一會兒。這樣,大腦信息就會以激活的狀態存儲下來。當我們需要創意的時候,這些被激活的信息就會自然而然地迸發出來。

另外,我們的大腦中會有一條“核心”信息在某些時間段內處于激活狀態。

例如,一個女孩獨自走在街上,一個戴帽子的中年男人尾隨其后,想要對女孩實施搶劫。這時,女孩突然走到警察局的門口,戴帽子的中年男人落荒而逃,女孩僥幸逃脫了搶劫,卻留下了陰影。在之后的幾天中,女孩都非常害怕戴帽子的中年男人。這是因為在她的大腦中,“戴帽子的中年男人是可怕的”這個信息非常活躍,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看到的就是在乎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創意能力和發現能力是可以畫等號的。但如果長期從事某一行業,我們的眼睛會疲勞,發現能力也將隨之減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要努力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多涉及一些東西,從其他行業中獲得更多的啟示,從而更好地為本職工作服務。

想要獲得更多更好的創意,想要成為一個創意型的人,我們就要努力養成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善于提問的習慣。只要對生活充滿好奇,創意就會主動和你結緣。

愛因斯坦的應變之道

有一天,愛因斯坦走在紐約的街道上,迎面走來一位朋友。他見愛因斯坦身上穿著一件舊大衣,就帶著嘲諷的意味說:“看你身上這件大衣多舊啊!你應該換一件新大衣了。”

愛因斯坦淡定地說:“反正紐約人都不認識我,穿一件舊大衣又能怎么樣呢?”

過了幾年,愛因斯坦已經名滿天下,還是穿著那件舊大衣走在紐約街頭,又碰到那位朋友,朋友再次建議他去買一件新大衣。

愛因斯坦仍然淡定地說:“這又何必呢,反正這里的人都認識我了。”

愛因斯坦是非常聰明的,他有著超乎常人的智商,取得了巨大的科學成就。愛因斯坦的情商也是很高的。故事中的朋友看到愛因斯坦穿著一件破舊的大衣,建議他去買一件新的,語氣中帶著嘲諷的意味,想使愛因斯坦陷入尷尬的境地。

面對這樣的情況,愛因斯坦并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而是隨機應變,將話題轉移到人們對他的關注度上,語氣中帶著一絲自嘲的味道。

過了幾年,當愛因斯坦功成名就的時候,還是穿著舊大衣,對于朋友的建議,他再一次將話題轉移到人們對他的關注度上,表明了自己不在意穿著的態度,同時也向朋友證明了自己所取得的成就。

兩次回答均證明了愛因斯坦超高的情商,也證明了愛因斯坦隨機應變的能力。

隨機應變是一種能力,是當代人應當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當今社會中,每個人都要面對比過去成倍增長的信息,能否迅速地分析這些信息,關系到能否把握時代脈搏、跟上時代潮流。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擁有較強的隨機應變的能力。

社會競爭的加劇使每個人都面臨生活和工作上的巨大壓力,這就更需要我們擁有強大的應變能力。如果沒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我們就會成為壓力的俘虜,跌到人生的谷底,每天都郁郁寡歡。

因此,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對我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幫助。在這一方面,愛因斯坦做得非常出色,他總是能“笑”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

相傳德國出版了一本名為《一百位教授出面證明愛因斯坦錯了》的書,內容是批判相對論,書中有很多針對愛因斯坦的批判。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都想知道愛因斯坦是如何應對的。

愛因斯坦聽說這件事情之后,沒有為此悶悶不樂,也沒有急著為自己辯解。他聳了聳肩膀,無所謂地說:“既然要證明我錯了,干嗎要100個人呢,一個人就足夠了。”

在巴黎大學演講的時候,愛因斯坦也提到了這件事情。他在演講中說道:“如果我的相對論被證明是正確的,德國人就會承認我是一個德國人,法國人會稱我為世界公民。如果我的相對論被證明是錯誤的,法國人就會強調我是一個德國人,德國人則會強調我是一個猶太人。”

愛因斯坦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除了具有超高的智商,還得益于他的應變能力,無論是前文提到的關于穿衣服的小事,還是在面對外界質疑時,他都能泰然處之。

面對來自外界的壓力,愛因斯坦并沒有被擊垮,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運用隨機應變的思維,將各國愛慕虛榮的本質揭露出來。這就是一位偉大科學家的應變之道。

隨機應變的能力和一個人的心態、經驗、學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除此之外,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思維方式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想要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還需要做到不按常理出牌,激發聯想力和創造力,探索出全新的應對方式。

當然,如果天生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可以在后天的實踐中進行培養。

一、經常參加富有挑戰性的活動

在實踐活動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實際困難。而在解決這些問題和困難的過程中,我們的應變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二、拓寬自己的人脈網

人際交往是現代人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因此我們需要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如何將這些角色扮演好,就需要我們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面對不同的人,采取相應的“扮演”策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應變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所以,我們要多接觸人,多接觸社會,多向其他人學習,從而輕松應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問題。

三、努力提高自身修養

擁有較強應變能力的人在復雜的環境中不會表現得過分緊張和莽撞行事,而是能夠沉著應對。無論是在工作還是日常生活中,他們遇到事情的時候都能夠保持冷靜,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自我監督、自我鼓勵,不斷提高自身修養。這些良好習慣的養成有助于提高應變能力。

四、勇于嘗試,克服惰性

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如果總是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分析問題的能力就會被淹沒;如果我們總是循規蹈矩、不善于思考,就只能在原地踏步,人生也不會取得任何成就。

因此,當面對困難時,我們不僅要勤于思考,勇于嘗試,還要控制惰性,樹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信念。只要下定決心,沒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思維活絡者勝

18世紀,一位奧地利醫生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他給一位病人看病時,病人還沒有被確診就突然去世了。

醫生解剖尸體后發現,病人死亡的原因是胸腔化膿,膿水積滿整個胸腔。對此,醫生進行了思考,如果病人在去世之前就被診斷出胸腔內積有膿水,并得到有效治療,也許就不會去世。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一次,這位醫生來到酒店吃飯。吃飯間隙,他看到一群服務員正在搬酒桶,只見他們敲敲這只桶,敲敲那只桶,一邊敲一邊用耳朵聽。

此時,醫生突然領悟到,服務員通過敲擊酒桶發出的聲音來判斷酒桶內有多少酒。那么,是不是可以用同樣的辦法來判斷病人的胸腔內是否有膿水、有多少膿水呢?

于是,他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實驗,并最終獲得了成功,一種全新的診斷手法——“叩診法”誕生了。

故事中,醫生通過對服務員搬酒桶過程的觀察,聯想到對病人的診斷,進而發明了新的診斷手法,為醫學進步做出了貢獻。醫生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功,是由于他具有活絡的思維。

所謂思維活絡,就是腦子反應快,擁有很多想法,不會將思維局限在一個維度內。人類正是因為具有活絡的思維,才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進而不斷探索出新的發明和發現。

因此,思維活絡的人往往是社會中的佼佼者。他們不僅讓自己的人生取得了成功,也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第谷·布拉赫是丹麥的一位科學家,他用了30年的時間去積累有關行星運動的資料,然而并沒有發現什么重要的規律。

德國的開普勒是第谷的學生,他在第谷感性認知的基礎上,結合理性認知,最終發現了行星運動三定律。

而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則是在開普勒第三定律的基礎上發現的,很多人都認為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蘋果砸到頭上后偶然發現的。實際上,牛頓在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前,經過大量觀察、學習以及艱苦的思考,在開普勒第三定律的基礎上,不斷發散思維,才最終取得了成功。

從開普勒和牛頓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想要在科學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就不要將思維局限在一個維度內,而要不斷進行研究和思考,發散思維,讓思維活躍起來,這樣才能有所收獲。

在科學研究中,擁有活躍的思維很重要。而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活躍的思維同樣很重要。

德羅卡經營著一家酒店,最近他準備開展另外一項業務,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管理這家酒店,于是想在現有的3個部門經理中物色一位人選,接替自己管理這家酒店。

德羅卡將3個部門經理叫到一起,提出了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第一個部門經理不假思索地回答:“先有雞。”

第二個部門經理胸有成竹地說:“我認為是先有蛋。”

第三個部門經理非常認真地說:“這個是由顧客決定的,如果顧客先點雞,就先有雞;如果顧客先點蛋,就先有蛋。”

聽完第三個人的回答,德羅卡點了點頭,他決定任命第三個部門經理接替自己。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前兩位部門經理在就事論事的時候,都將自己局限在一個常規思路中,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被慣性思維所束縛。

相反,如果我們跳出慣性思維的條條框框,換個角度去思考的話,就會找到新的思路。有時,稍微轉變一下思路,你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就會成為那個勝出者。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跳出慣性思維,讓思維活躍起來呢?

一、經常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的大腦才能積極地運轉,大腦中的潛能才能被正能量激發,從而迸發出不可估量的創造力。因此,我們要對生活保持熱情,體驗真實的生活;要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每天做一些自己喜歡并且是積極、有意義的事情,讓大腦保持活躍的狀態,才能激發更多的潛能。

二、跳出慣性思維解決問題

想要保持思維活躍,就要經常讓大腦得到鍛煉。這就需要我們在遇到問題時,跳出慣性思維,換一種思維方式解決問題。遇到問題時,不要總是想著去求助萬能的搜索引擎,而是應該試著自己想出解決的辦法,即使結果不盡如人意,但我們的大腦得到了鍛煉。

三、勇于嘗試新鮮事物

經常嘗試做一些新的事情,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例如,參加棋類這種益智型運動、參加演講這種鍛煉表達能力的活動等,讓懶惰的大腦勤奮起來,從中體會到思考的樂趣。

四、加強記憶力鍛煉

記憶是大腦非常重要的一項功能,同時也影響著人類的思維活動。生活中,各種現代化的東西在方便人類生活的同時,也逐漸吞噬著人類的記憶功能。所以,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一些加強記憶訓練的活動,例如背誦古詩、單詞、電話號碼,甚至可以挑戰背誦圓周率。

五、多讀書,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

掌握各方面的知識,為思維提供更廣泛的空間。多掌握一些知識,就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多一些解決問題的思路。

六、具有敢于聯想的精神

要相信所有的事物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要敢于突破,突破原有的思維局限,才能擁有一個更廣闊的空間,從而開啟新的發現和創造。有很多偉大的發明創造都是源于靈感一現,因此千萬不要忽視那些偶然浮現的想法。

擁有活躍的思維就相當于擁有了更多的突破口,我們的人生也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必在固有的圈子里兜兜轉轉。讓大腦運動起來,你將發現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郁南县| 三都| 定结县| 庄浪县| 博野县| 娄底市| 卓尼县| 泉州市| 恩平市| 晋江市| 穆棱市| 永顺县| 利辛县| 正阳县| 牙克石市| 汕头市| 恩施市| 马鞍山市| 江西省| 湖南省| 黎城县| 收藏| 灌云县| 永和县| 达州市| 浮梁县| 瓦房店市| 兴隆县| 丰顺县| 竹溪县| 涟源市| 咸阳市| 顺平县| 台州市| 长丰县| 四会市| 墨脱县| 庄浪县| 礼泉县|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