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青年時代深究黃老之學:韓非思想的深化

公元前276年,二十歲的韓非在學術(shù)思想上出現(xiàn)了一個比較明顯的轉(zhuǎn)向與深化,轉(zhuǎn)向的動因是與堂谿公的見面與交流。在韓非的思想歷程中,堂谿公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guān)鍵人物,其重要性甚至不遜于荀子。《韓非子·問田》記錄了韓非與堂谿公之間的對話。

堂谿公謂韓子曰:“臣聞服禮辭讓,全之術(shù)也;修行退智,遂之道也。今先生立法術(shù),設(shè)度數(shù),臣竊以為危于身而殆于軀。何以效之?所聞先生術(shù)曰:‘楚不用吳起而削亂,秦行商君而富強。二子之言已當矣,然而吳起支解而商君車裂者,不逢世遇主之患也。’逢遇不可必也,患禍不可斥也。夫舍乎全遂之道而肆乎危殆之行,竊為先生無取焉。”韓子曰:“明先生之言矣。夫治天下之柄,齊民萌之度,甚未易處也。然所以廢先王之教,而行賤臣之所取者,竅以為立法術(shù),設(shè)度數(shù),所以利民萌便眾庶之道也。”

在這段“韓堂會談實錄”中,由堂谿公主動提起的話題表明,他讀過韓非的《和氏》。因此,我們可以推測,堂谿公是在閱讀了《和氏》之后,主動而善意地對青年韓非提出了忠告。雖然,會談過程中的韓非似乎顯得年輕氣盛,并沒有聽從、接受堂谿公的勸誡,但是,與堂谿公的交往與對話,還是比較深刻地影響了韓非的學術(shù)思想,可以看成是韓非學術(shù)思想的一個轉(zhuǎn)向。具體地說,很可能是堂谿公為青年韓非打開了另一扇學術(shù)的大門,那就是黃老之學。正如楊義所見,堂谿公可以說是促成“韓非由法家而歸本黃老思想的一個關(guān)鍵人物”。從堂谿公的身世來看,“堂谿公生于老子之學的發(fā)生地的楚國北境,自小習染黃老思想,長期在韓為客。由《韓非子·問田》所載他與韓非的對話可以看出,他對韓非子思想轉(zhuǎn)折起了引導的作用”。這種引導作用實際表現(xiàn)在,“韓非二十歲左右與堂谿公對話,開始讀《老子》而歸本于黃老”。[9]因此,《老韓列傳》所說的韓非學術(shù)“歸本于黃老”,應(yīng)該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發(fā)生的。此前的韓非,大概還處于“喜刑名法術(shù)之學”的階段。

在“韓堂會談”之后,在堂谿公的影響和指導下,韓非開始研究《老子》。研究《老子》的成果,體現(xiàn)為兩篇論文:《解老》和《喻老》。學界認為,“《解老》《喻老》是韓非二十出頭時所作,代表著韓非思想的過渡和攀升時期。這是韓非思想初成之后的拓展時期,是一個韓國公子在青年時期探求學問,在初步接受申不害、商鞅的法術(shù)思想之后,朝氣勃勃地超越原有的法術(shù)思想的原教旨傾向,而以當時盛行的黃老之學作為思想資源,把自己的學理所得置于哲學本體論的層面進行反思與辨析”。[10]據(jù)此可以推斷,《解老》《喻老》很可能寫于公元前275年。

《解老》側(cè)重于學理辨析,是一篇深刻而綿密的哲學論文,是關(guān)于《老子》的形而上的解讀。這篇論文表明,韓非具有深厚的思辨能力與哲學功底,堪稱“老子解釋學”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與早期代表,同時也是頗有思想深度的哲學家與思想大家,絕非一般的泛泛而談?wù)呋蛲媾獧?quán)術(shù)者可比。《喻老》主要是講故事,通過寓言、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方式解釋《老子》蘊含的哲理及實踐指向,頗為生動。比較《解老》與《喻老》,兩篇之間的差異是明顯的。陳柱指出,“《解老》與《喻老》之別,蓋前者主釋義,而后者多以古事為喻耳”。[11]王叔岷的看法是,“韓非《解老》,重在解釋文義;《喻老》,重在史實印證。劉伯莊謂韓非之論,歸于黃、老之義,雖語焉不詳,蓋未遠離本旨。驗以《解老》《喻老》二篇,亦略相符”。[12]馮友蘭認為,“《解老》是他講說《老子》書中的道理。《喻老》是他用實際的事例說明《老子》書中的道理”。[13]

正是在創(chuàng)作《解老》《喻老》的過程中,韓非把自己的學術(shù)思想根植于《老子》,把自己的學術(shù)思想與《老子》進行了深度的勾聯(lián),《老子》由此成為韓非學術(shù)思想的源頭與基礎(chǔ),韓非的學術(shù)思想因此而得到了深化。正如熊十力所說:“韓非援道以入法,其形而上學之見地亦猶是道家也。”[14]由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少年時代的韓非研習申子之學,從二十一歲開始,研習黃老道家之學。正是由于申子之“術(shù)導源于黃老,故司馬遷以老、莊、申、韓同傳”。[15]老、莊、申、韓同傳的理由,就在于他們在學術(shù)思想上具有次遞沿襲、一脈相承的關(guān)系。

在研究《老子》的過程中,韓非的學術(shù)思想趨于成熟,《定法》篇就是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寫成的。針對《定法》篇的寫作年代,張覺說:“這篇文章的寫作年代,我考定為公元前266年。”[16]著眼于韓非學術(shù)思想的發(fā)展歷程,楊義認為,“《定法》篇是年代可考的韓非開始走向成熟期的著述,大約作于公元前266年前后。韓非是在一方面反思和超越申、商,另一方面反思和超越黃、老的精神歷程中走向成熟的,盡管申、商與黃、老都曾深受他青睞,但深刻的思想家的能力,在于超越青睞,而不是長期迷戀和徘徊于青睞”。[17]這就是說,《定法》篇是韓非三十歲左右的作品。

從內(nèi)容上看,《定法》是一篇融會申商的論文,提出了“申子之術(shù)”與“商子之法”不可偏廢的觀點,《定法》篇強調(diào),“徒術(shù)而無法,徒法而無術(shù)”都是行不通的。而且,《定法》對申子與商子都有批評,認為“申子未盡于法”,申商“二子之于法術(shù),皆未盡善”。言外之意,只有自己才是盡善盡美的法術(shù)之士。近現(xiàn)代以來,韓非被人稱為“法術(shù)家”,[18]其作為法術(shù)家的特質(zhì),可以在《定法》篇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印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波市| 老河口市| 科技| 陆良县| 仁寿县| 焦作市| 阿克| 滨州市| 海门市| 洞口县| 花垣县| 中卫市| 育儿| 永新县| 阜新| 辽源市| 阿鲁科尔沁旗| 镇坪县| 华池县| 嘉禾县| 桐柏县| 鸡西市| 顺平县| 安溪县| 栾城县| 嵊泗县| 永济市| 巴楚县| 名山县| 青浦区| 启东市| 北碚区| 永定县| 松潘县| 体育| 龙里县| 宁陕县| 大兴区| 玉屏| 莫力| 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