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刑事管轄與國家官員的豁免問題研究
- 伍俐斌
- 723字
- 2019-11-22 17:16:02
第三節 國際刑事管轄與國家官員豁免之一般關系
在國際法上,管轄與豁免是一對相對應的概念。國際法院在逮捕令案的判決中指出:“只有在一國依照國際法對某一事項享有管轄權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針對行使這一管轄權的任何豁免問題”。[134]時任國際法院院長的紀堯姆(Guillaume)法官在其發表的個別意見中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法院的管轄問題是法院在審議豁免問題之前必須作出決定的問題。換句話說,只有在存在管轄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管轄豁免。”[135]希金斯(Higgins)、科艾曼斯(Kooijmans)和比爾根塔爾(Burgenthal)法官在逮捕令案中另行發表的共同意見也認為:“‘豁免’是‘管轄豁免’的常用縮略語。如果從理論上講沒有管轄,那么,就絕對不會出現以其他方式存在的管轄豁免問題。”[136]博若摩爾(Br?hmer)指出:“從邏輯上講,有管轄問題才有主權豁免問題,因為如果沒有管轄,豁免問題就不能提出。”[137]透勒(Toner)認為:“在能夠分析豁免是不是一個切實可行的防衛手段之前,有管轄——國內管轄,或者域外管轄,或者特別法庭的管轄——是必須的。管轄必須先有,因為從定義上看,豁免是管轄豁免的縮略。”[138]因此,管轄與豁免存在密切聯系,有管轄才會有豁免問題的提出。如果沒有管轄,就沒有理由提出或審議管轄豁免的問題。簡言之,管轄權的存在是審議豁免問題的必要條件,只有先確定了管轄權以后,才能審議豁免問題。
由此可以推出,只有在確定了對國家官員的國際刑事管轄權之后,才能討論和審議國家官員的豁免問題。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國際法上,豁免阻礙的是管轄權的行使,而不能決定管轄權的有無。[139]因為有權力不意味著這項權力一定能夠行使,一項權力不能行使不意味著這項權力不存在。[140]進而言之,與國家官員豁免權相對應的是國際刑事管轄權的行使問題,而不是國際刑事管轄權的有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