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善待兒童:兒童最大利益原則及其在教育、家庭、刑事制度中的運用作者名: 何海瀾本章字數: 651字更新時間: 2019-11-22 18:09:36
第一章 艱難的孕育生長
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的孕育生長經歷了思想萌芽、路徑開啟、權利確立這三個階段。在思想萌芽階段,猶太教和基督教文化、近代啟蒙思想以及浪漫主義、博愛主義是主要思想文化淵源。在路徑開啟階段,主要得益于英美家庭法的改革和兒童法理學的創立,其中,國家監護主義的介入和幼年原則的提出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權利確立階段,兒童利益不再附著在母親的平等權利上,而是獲得了獨立的權利資格,兒童被看作可以表達自由意志的權利主體,兒童的最大利益原則被作為一項自然的、天賦的權利確立下來。從上述歷史過程中可以看到,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的形成過程,是不同標準的博弈過程,是兒童權利與其他權利沖突與抗爭的過程。其中,既有與父權優先的抗爭,也有與母權優先的抗爭,同時,怎樣認知、判斷和保護兒童的最大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法官的價值取向和認識水平。
如同當代政治法律中的其他重要原則,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的形成也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歷史過程。追溯最大利益原則的歷史源頭和嬗變脈絡,考察這一原則在人類思想歷史上的孕育過程及其在法律實踐中的創制過程,有助于我們深刻把握這個原則賴以建立的基礎,深入思考為什么要強調保護兒童利益,在保護兒童時為什么要強調兒童的最大利益,以及怎樣從法律上保護最大利益等基礎性、原理性問題,同時,也為分析這一原則在后來所遇到的困境、所發生的變化奠定厚實的基礎。鑒于早先的兒童最大利益原則起源于英美法律傳統,我們將主要從英國與美國入手,按歷史時序,分述兒童最大利益原則的思想萌芽、路徑開啟以及作為一項權利的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