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天讀懂經濟學(最新升級版)
- 大眾財經圖書中心
- 2193字
- 2019-11-18 18:00:30
第5節 用經濟學指導經濟
在上節中,我們從實證經濟學的角度對經濟中的各種現象進行了解讀。但人們研究經濟的運行規律,其根本目的和出發點還是希望利用經濟規律來指導一個人、一個企業乃至于一國的經濟活動,從而使該活動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實現該經濟體的特定愿望。
既然經濟活動可以分成選擇、生產和交換三種類型,那么用于指導經濟活動的經濟學——實證經濟學也可以被劃分為選擇實證經濟學、生產實證經濟學和交換實證經濟學。
事實上,今天僅有討論利潤最大化的選擇規范經濟學仍被歸納在一般意義上的經濟學范疇之內,后兩者由于其關注實際問題的特性,已經分別獨立成為生產管理學和貿易學兩門獨立的學科了。因此,本節僅討論仍屬經濟學范疇內的選擇實證經濟學內容。

而選擇規范經濟學又可以根據被指導的對象分為定位個人事務管理的微觀規范實證經濟學和定位國家事務管理的宏觀規范實證經濟學。
不僅如此,根據被指導的經濟活動是基于交換的,還是并非以交換為目的的,選擇性實證經濟學又可以被歸類為狹義選擇實證經濟學和廣義選擇實證經濟學。這兩種分類經過交叉組合,還會產生更為細致的分類法。

本節的內容圍繞選擇規范經濟學而組織,在介紹的過程中將只提出狹義案例,并根據案例的宏觀和微觀屬性進行分類說明。這是因為廣義經濟活動并非古典經濟學關注議題的主流。狹義經濟活動和廣義經濟活動并無本質區別,規范經濟學的原理在兩者間完全通用。
■用經濟學指導微觀經濟
1997年10月下旬,著名的貨幣投機家喬治·索羅斯看破了香港的經濟泡沫,利用量子基金攻擊港元,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度。如果讓這些投機性短期基金任意妄為,香港經濟將遭遇沉重打擊。
為此,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決定使用經濟手段對抗圖謀不軌的投機性短期基金。使用的手段是提高利率和購買港元,借助的工具主要為利率和外匯基金。
◎股市
香港金管局提高了短期利率,使銀行的隔夜拆借利息一度漲至年利率20%的水平,同時大量吸納索羅斯拋出的港元。香港的外匯市場沒有出現索羅斯所希望的恐慌性拋售,港元匯率回升到7.7455。
10月2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采取了三大措施捍衛聯系匯率:土地基金在股市吸納藍籌股;外匯基金在匯市吸納港元;匯豐、渣打及恒生三大銀行率先提高最優惠利率。

一系列措施使港元匯價穩定在7.74的合理水平。
香港雖然取得聯系匯率的勝利,但股市卻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上圖顯示了港府穩定匯率的過程。
香港政府狙擊量子基金的故事可以說明,根據經濟學理論,合理利用經濟工具,可以有效地達成維護金融穩定的經濟目的。
■用經濟學指導宏觀經濟
◎貨幣價值
作為宏觀經濟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貨幣價值影響著國計民生。貨幣價值的直觀體現是購買力,也就是單位貨幣能夠購買到的物品與勞務量。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名詞CPI就是用來描述商品價格的,也就是貨幣價值的側面體現。事實上,近年來我國CPI一直處于增長態勢之中,也就是說,貨幣在不斷貶值。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的簡稱。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近幾年中國人最流行的座右銘:跑不贏劉翔,也要跑贏CPI。
貨幣貶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國民收入的縮水。我國政府也注意到了近年來關乎民生的物價上漲和民眾對此不滿的聲音,因此試圖按照經濟學的理論來解決這個問題。
物價過高其實就是貨幣貶值的體現。想要降低物價,就要使貨幣升值。在經濟學中,單位貨幣的價值等于國內總財富與貨幣總額的比值。想要提高幣值,可以通過增加社會總財富和減少貨幣總額來調節。由于社會總財富的增加無法由政府決定,因此國家往往會通過緊縮貨幣政策的方式來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從而起到提高幣值的作用。從圖1-5中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政府不斷地調整貨幣供應,CPI增幅確實得到了明顯的抑制。

圖1-5 2008—2014年通脹指數CPI與貨幣供應M2及貸款增長的對比關系
◎就業問題
2007年,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夢奎向英國《金融時報》透露說,城市化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為了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政府將鼓勵3億到5億的農村人口遷移到城鎮中,這項計劃預計在2020年前完成。
在鼓勵人口遷移的過程中,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鼓勵政策,讓農業人口轉向從事二三產業的經濟活動,這將逐步改變中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3]的現狀。那么,該項政策的成效如何呢?圖1-6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圖1-6 三大產業就業情況
在圖1-6中,從2012年到2015年,從事第一產業農業生產和第二產業工業生產的人口明顯地逐年下降,而三產業的從業人數則逐年提高。這就證明了,政府運用經濟學知識和工具,指導經濟運行的計劃獲得了成功。
因此,無論在微觀層面還是宏觀層面,經濟學都可以指導人們獲得更好的經濟結果。本節的目的在于闡明經濟學對經濟活動的指導作用,文中出現的經濟工具和經濟目的之間的聯系,后文中將有涉及。
●國家在經濟中的地位●
關于政府與經濟的關系,由于兩者通常被放在兩個不同的學科領域進行研究,因此很少有人提到二者的關系。但事實上,國家和政府正是經濟分工的結果,它們其實是經濟的一部分。在后續分工內容的章節中,讀者會看到更翔實的講述。
事實上,國家很像一個壟斷性的賣家:它提供公共服務,同時收取賦稅作為交換。
[1]相信讀者應該沒有忘記本書最重要定義的簡化版——“經濟就是管理”。
[2]本章所指的經濟活動,都屬廣義經濟范疇,并不僅限于以商品交換為目的的活動。
[3]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一般是指以社會化生產為主要特點的城市經濟和以小生產為主要特點的農村經濟并存的經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