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法院2017年度案例:民間借貸糾紛
- 國家法官學院案例開發研究中心
- 1821字
- 2019-11-08 21:46:09
5 被告下落不明的民間借貸案件的認定
——何鴻訴江燕民間借貸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書字號
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人民法院(2015)鹽民初字第84號民事判決書
2.案由:民間借貸糾紛
3.當事人
原告:何鴻
被告:江燕
【基本案情】
原、被告系朋友關系。2011年4月29日,被告江燕以經營貨運需資金為由,向原告借款10萬元。原告向被告現金支付了10萬元的借款后,被告一直未向原告償還該借款。2013年2月1日經原告催收,被告向原告重新親筆出具了借條一份,載明:“今借到何鴻現金壹拾萬元整,此款用于經營百奔川D3××××車號,借款期限為三個月。”2013年2月9日被告江燕再次向原告何鴻借款16500元,并親筆出具借條一張,載明“今借到何鴻現金壹萬陸千伍佰元整,2013年5月歸還”。上述兩張借條均有被告江燕在借款人處親筆簽名并捺印,但均未約定資金利息。上述還款期限逾期后,原告何鴻多次催收未果,被告江燕現下落不明,遂引發本案訴訟。
【案件焦點】
被告下落不明的民間借貸案件的認定。
【法院裁判要旨】
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江燕在原告何鴻處借款人民幣116500元的事實,有被告親筆出具的借條予以證實,雙方借貸關系事實明確,真實可信,屬合法的民間借貸關系。現還款期限已屆滿,被告江燕應履行還款義務,原告主張被告歸還借款116500元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定,法院予以支持。在借款時雙方未明確約定資金利息,視為不支付資金利息,原告請求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基準貸款利率的四倍支付資金利息的請求,不符合法律規定,法院不予支持。但原、被告對借款約定了還款期限,被告未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應當從逾期之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基準貸款利率為標準支付逾期利息,本案予以支持。
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作出如下判決:
一、由被告江燕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何鴻返還借款本金人民幣116500元及其資金利息,利息的計算方式為:以本金116500為基數從2013年5月30日始,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為標準進行計算,計算至本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止。若被告江燕未按本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給付本金,上述利息計算至本金付清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何鴻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法官后語】
針對基層人民法院收案特點而言,民間借貸案件數量是相當多的,而且矛盾較為尖銳,由于在實際案件審理中,被告方明知案件結果會對其有不利后果就不會到法院參加訴訟,因此法官無法與當事人接觸,在查明案件事實方面存在很大困難。因此在處理此類型案件時,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處理:一是如何認定借貸關系是否合法。《民法通則》第九十條規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如果當事人之間的借貸關系不合法,就不能產生借貸的相應法律后果,不受法律保護。因此要求原告提供書面的借據,無書面借據的,就要求與自己無利害關系的兩人以上的證人證言。民間借貸中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利率,但不得超過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4倍,[2]超出此限度的利息依法不受法律保護。對沒有約定利息的,或對有無利息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視為無息借貸。且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一旦發現出借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只返還本金。二是如何認定被告下落不明。依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民間借貸案件一般適用被告住所地的管轄。但對于“被告下落不明”的界定,法律既未規定相應的適用條件,也未規定確認“下落不明”的部門,在具體案件的處理中,所采取的證明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當事人親戚、父母出具的書面證明材料;原、被告所居住的村委會或居委會所出具的證明;地方派出所出具的證明。從這些證明的證據優先性上來說,由于派出所、村民委員會這些基層組織與被告的居住、生活最為緊密,有能力獲知被告的去向,并且作為一個基層組織,其證明的效力應該采信。三是相關材料、法律文書送達方式。由于在此類案件中被告下落不明,因此只能采取公告送達的方式,現在法院一般采取在《人民法院報》刊登公告的方式。但因為民間借貸關系中借貸關系的認定較難,因此除了在報紙上采取公告送達,還應與被告的父母等近親屬取得相應的聯系,告知他們案件情況,向他們送達相應的訴訟材料。
編寫人: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人民法院 劉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