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如何高效利用時間
- 隔壁班花暗戀我
- 五奕
- 2327字
- 2022-02-10 09:19:57
如何高效利用時間
假如閑談是無益的,那么你應盡量避免它。珍惜時間者善于應付來客的拜訪,決不會和人長久閑聊。
某位大公司的老總向來就有待客謙恭有禮的美名,他每次與來客把事情談妥后,便很有禮貌地站起來,與客人握手道歉,遺憾地說自己不能有更多的時間再多談一會兒。那些客人都很理解他,對他的誠懇態度也都非常滿意,所以就不會再想到他竟然連多談一-會兒都不肯賞臉。
那些在大銀行、大公司工作的許多經理們,在各大企業財團工作的許多高級職員們,多年來都養成了這種本領。有很多實力雄厚、深謀遠慮、目光敏銳、吃苦耐勞的大企業家,都是以沉默寡言和辦事迅速、敏捷而著稱的。他們所說出來的話,都有一定的目的。們從來不愿意在這里頭多耗費一點一滴的寶貴資本一時間。當然,有時一個做事待人簡潔快速的人,也容易引起一些不滿,但他們絕對不會把這些不滿放在心上。為了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為了要恪守自己的規矩和原則,他們不得不減少與那些和他們事業沒什么關系的人來往。
成功商人最可貴的本領之一就是與人交往時,都能簡潔迅速。這是一般成功者都具有的通行證。一個人只有真正認識到時間的寶貴,他才有意志力去防止那些愛饒舌的人來打擾他。
在富蘭克林報社前面的書店里,一位猶豫了將近一個小時的男人終于開口問店員:“這本書多少錢?”“一美元。”店員回答,“一美元?”這人又問,“你能不能少要點?”“他的價格就是一美元。”店員說。這位顧客又看了一會兒,然后問:“富蘭克林先生在嗎?”
“在!”店員回答:“他在印制室忙著呢!”“那好,我要見見他?!边@個人堅持一定要見富蘭克林。于是,富蘭克林就出來了。這個人問:“富蘭克林先生,這本書你能出的最低價格是多少?”“一美元二十五美分?!备惶m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耙幻涝迕婪?你的店員剛才說一美元一本呢!”“這沒錯,”富蘭克林說,“但是,我情愿倒找給你一美元也不愿意離開我的工作?!?
這位顧客驚呆了。心想,算了,結束這場自己引起的紛爭吧!想到這兒,他問:“好,這樣,你說這本書是最少多少錢吧!”“一美元五十美分?!薄坝肿兂梢幻涝迨婪?你剛才不還說一美元二十五分嗎?”“對!”富蘭克林冷冷地說:“我現在能出的最好價錢就是一美元五十美分。”這人默默地把錢放到柜臺上,拿起書出去了。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政治學家給他上了終身難忘的一課:對于有志者,時間就是金錢。
世界上最公平的事莫過于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有的人善用24小時,創造了奇跡,造就了自己,成就了他人;有的人卻終日渾渾噩噩,一事無成。
而要想學會最節省時間的辦法,首先就要學會對那些占用你的時間的人說“不”,拒絕去做那些你可以不做的事,拒絕理會那些你可以不理會的人,你會發現你的時間一下子變得充裕起來。別擔心過去對時間的揮霍無度,只要馬上開始善用自己的時間,一切都不會遲。
在美國現代企業界里,與人接治生意時以最少時間產生最大效率的人,首推金融大王摩根。為了恪守珍惜時間的原則,他招致了許多怨恨,但其實人人都應該把摩根作為這一方面的典范,人人應該具有這種珍惜時間的理念。
摩根的晚年仍然是每天上午9點30分進入辦公室,下午5點回家。有人對摩根的資本進行了計算后說,他每分鐘的收入是20美元,但摩根自己說好像還不止。除了與生意上特別重要關系的人商談外,他還從來沒有與人談到5分鐘以上。
嚴格自己的作息,也是善用時間的一個表現。
早是鬧鐘響了,該起來跑步,可今天實在不想起。再睡會兒吧:晚上下班回來吃完飯,本想看會兒書學點新東西,或復習復習英語,可無意問看了一眼電視,競被劇情吸引了,結果這個連續劇有40集,你的學習計劃早被女主角的眼淚給沖跑了:逛商場時本想著只是“看看不買”,沒想到廠家又在搞促銷,這身衣服居然打六折,買吧,這樣這個月的儲蓄計劃又告吹了,其實那身衣服穿了兩天就掛在柜里了,可買可不買的東西嘛;禮拜天原本想著帶孩子去科技館,可朋友打電話來說“三缺一”,救場如救火,再說好久沒玩牌了,手真癢,去吧......
生活中充滿了數不清的隨意性,更要命的是,沒有人會替你去管理你的生命。在學校里有老師管著,讓你按時完成作業:上班有領導管者,去檢查你的考勤與工作進展。自己的日常生活與人生的重大安排呢?從決策到執行到監督落實,其實應該全靠你自己。
給自己制訂出計劃以及紀律,嚴格要求自己,看似委屈了自己,強迫自己放棄了很多生活的樂趣,不能夠隨意、瀟灑地生活。其實大家都明白,眼前的這種嚴格自律,正是你養成良好習慣,克服種種惰性,從而享受高質量生活的前提。
不要隨意放縱自己,不要輕易向各種誘惑低頭,堅持自己的方向與計劃,管理好自己的人生。否則,你很可能隨波逐流,貪圖眼前的一點點安逸享受,而損失掉生命中的真正財富。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人類身上可能存在的惰性,必須時刻去提醒自己克服這種惰性,我們必須銘記:每件事情都必須有一個期限,否則,我們就會有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即使給我們再多的時間都不夠用。
在許多時候,我們會有一種追求完美的想法,加上事情本身又沒有期限限制,那么就再花些時間把它做得更好些吧,反正已經花了那么多時間了,再拖幾天也無妨。在這種泥沼中,你會越陷越深。如果不給自己做的事情一個期限,這件事情可能會被無限期地拖下去,永無完成之日。
美國商界奇才鮑伯.費伯在他的每個工作日里,一開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當天的事情分作三種。
第一種是能帶來新生意,增加營業收人的工作。
第二種是能維持現狀的工作。
第三種是必須去做,但對企業利潤完全沒有價值的工作。
鮑伯在完成第一種工作前決不會著手第二種工作,在完成第二種工作之前決不會染指第三類工作。
鮑伯給自己規定必須在中午前完成第一種工作,因為他在上午時狀態最好。
你必須給自己做的事一個期限,不要無休止地拖拖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