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叢書序一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新興技術的不斷推動,制造企業對精益生產與智能制造的需求日益強烈。不少企業紛紛聚焦于精益生產與智能制造的企業應用。但是,無論是精益生產,還是智能制造,都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求實施企業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礎和方法。

友嘉集團作為全球最大汽車整廠自動化生產設備供貨商和全球第三大機床制造集團,自20世紀初開始導入精益生產體系,目前也在向智能制造方向邁進。在精益體系持續導入的基礎上,友嘉集團著力構建以“精益生產+智能工廠”為核心的智能制造建設,建立精益化、數字化、智能化工廠。在導入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感悟精益生產與智能制造的本質,充分意識到精益理念與智能制造基礎是智能工廠導入的關鍵,二者密不可分。

智能制造是以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三化合一的一個漸進過程,其中生產過程的合理化與標準化是前提。就企業生產管理而言,組織、流程與系統是最主要的三個元素,是企業成功的關鍵。組織、流程與系統三者可以形象地比喻為:組織是器官,流程是血液,系統是神經。企業只有通過不斷內外兼修,才能不斷提升生產管理水平。

生產組織的層次粒度包括行業、聯盟、供應鏈、企業、車間、班組等。對智能制造而言,組織聚焦于數字化車間。數字化車間將信息、網絡、自動化、現代管理與制造技術相結合,從而實現面向敏捷、柔性生產。生產執行系統(MES)是數字化車間的核心,通過MES實現生產過程的數字化、透明化與智能化。

流程是生產業務和組織運作的主線與固化結果。流程外化表現為體系與標準。而對流程的優化主要是基于精益的思想,從品質、成本、效率、交期等方面展開。流程的合理化與標準化是智能制造的基礎,決定了智能制造的實施效果。

對智能制造而言,系統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首先,系統是實現組織正常流程運作的外化產物。智能制造需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思考如何搭建與企業現狀與未來發展相匹配的各種加工設備、自動化系統、信息系統、物流系統等。其次,智能制造涉及大量系統建設,企業應該從自身需求出發,整體性方面思考智能制造的內容、主次和系統間的集成,做到量力而行和循序漸進。

本叢書作者江支柱先生作為豐田生產方式的資深實踐專家,長期從事于汽車行業、機械行業、電子行業的精益生產體系導入與相關系統規劃,也曾作為友嘉集團的制造長,在集團推行友嘉新生產方式(FNPS)。本叢書作為一本精益生產與智能制造相結合的實務性書籍,對汽車行業車間級的生產執行系統、生產與物流的精益手法以及系統間的整合集成等內容進行系統、深入研究,書中包含了大量的實務方法與企業應用案例。對目前智能制造熱潮而言,本叢書的出版恰逢其時。希望本叢書能夠對中國制造業水平提升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友嘉集團副總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县| 武陟县| 瑞昌市| 唐河县| 连州市| 永兴县| 蓝田县| 宁蒗| 巴林右旗| 尼木县| 兴业县| 吴旗县| 深圳市| 双辽市| 堆龙德庆县| 石屏县| 黄石市| 钟山县| 大化| 大余县| 东海县| 黎城县| 三原县| 扬中市| 韶关市| 基隆市| 定安县| 丰城市| 定安县| 星座| 南平市| 什邡市| 巴彦淖尔市| 仙桃市| 太仆寺旗| 柳江县| 长武县| 涿州市| 五峰| 大安市| 通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