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歐洲史
- 何炳松
- 587字
- 2019-11-15 14:23:37
第三節 中古時代之意義
故吾人對于歐洲史上之所謂中古時代,不能斷其以何事或何年為起點。羅馬帝國之西北境外,有所謂蠻族者,未與羅馬人接觸以前,其事已不可考。他日西部羅馬帝國之傾覆,即出諸若輩之手。北方蠻族之為患羅馬者,約始于紀元前百年頃,其時曾為羅馬名將Marius所敗。五十年后,Julius Caesar曾著書述其戰敗蠻族之陳跡。此后再過五百年,北方蠻族乃有建設王國于羅馬帝國境內之舉。西部之羅馬政府,至是瓦解。而中古時代,于是乎始。
然謂羅馬文明至是掃地以盡,亦殊不然。蓋羅馬之文明,自Augustus在位之黃金時代而后,即日有變遷。日耳曼民族未入侵以前,羅馬之文學與美術,早已衰微不振,與中古時代相同。而中古時代之思想及狀況,則在羅馬帝國時代,已見端倪矣。
故所謂中古時代者,其意義極不明了。本書所指者,約自紀元后五世紀初年起至十四世紀止,前后凡千年之久。
昔日研究中古歐洲史者,以為自羅馬帝國西部瓦解以后,數百年間,文化蕩然無存,遂名此期為“黑暗時代”(Dark Ages)。以為當時之歐洲,民智閉塞,秩序大紊,與古代希臘羅馬之文明既異,與近世之開明亦大不相同。然近來研究中古史者,漸知所謂黑暗時代者,亦未嘗無文明之進步及產生。實則當時之活動及發達,與其他各時代等;而近世之文明,亦多淵源于中古。本書之目的,先述蠻族南下之影響,元氣之恢復,及當時之制度。自第二十章以后所述者,系中古時代之制度、習慣,及思想如何衰敗,近世歐洲之文化如何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