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蠻族入侵以前之歐洲
第一節 羅馬帝國統一之原因
吾人如欲明了中古歐洲史,不能不先略知羅馬帝國史。當五世紀初年,西部歐洲一帶,并無獨立之國家。今日之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諸國,在當日均系羅馬帝國之領土。至于今日之德國,在當日則草萊未辟,蠻族居之。羅馬人曾欲力征之而不得,乃沿萊茵及Danube兩河筑壘駐兵以御之。
羅馬帝國之領土,包有歐洲之西南部,亞洲之西部,及非洲之北部。國內人種甚雜。埃及人、亞拉伯人、猶太人、希臘人、日耳曼種人、Gaul種人、Briton種人、Iberian人,無不俯首帖耳,臣服于羅馬。
領土既廣,人種又雜,各人種之文明程度,又復各不相同,而羅馬帝國竟能統一而維持之,達五百年之久,殊非吾人意料所及。然稍加研究,即可知羅馬帝國之能維持如此之久者,其故厥有數端:(一) 羅馬帝國之政治組織,完備異常。中央之于地方,如臂使指。(二) 羅馬人民之尊崇皇帝,幾同神圣。(三) 羅馬法律,通行全國而無阻。(四) 羅馬國道,四通八達;幣制劃一,商旅均便。(五) 羅馬政府常遺教師并建設駐防地于國之四境,故羅馬之思想及文化,得以彌漫國中,無遠弗屆。
茲先述羅馬之政府及皇帝。皇帝命令,頒行全國而無阻;所謂“君意即法律”,為羅馬法中精理之一。國內城市,雖有自由,然帝國官吏,監視甚密。羅馬政府除維持秩序,管理司法,防守邊疆外,尚有管理民食之責任。有時且迫國民之子繼其父之業,不得見異而思遷。貧民之飲食,由政府供給之,故無蠢動之患。此外并費巨款舉行賽車格斗諸戲以娛國民。總之,羅馬政府之組織,固然完備異常,即其保育人民之周至,亦復世間罕有。
凡羅馬人均有崇拜皇帝之義,人民雖有信教之自由,而崇拜帝像之事,則全國一致。故羅馬政府之虐殺基督教徒,不但因信仰不同而已,亦且因基督教徒每有不愿崇拜皇帝之舉,并公言羅馬帝國之將亡也。
羅馬帝國既有統一之政府,故有全國一致之法律。各地習俗,縱有不同,而公平原理,不分畛域。羅馬帝國之法律,歐洲至今受其賜。人道精神,始終貫徹其間,為古代各種法典所不及。凡為妻為母為子者,無不受法律之保護,不若昔日受家長之壓制,并主張與其加罪于無罪之人,不若罪人脫逃之為愈。又以為所謂人類者,非此界彼疆,各族分居之謂,乃屬于一國及一法之人民之謂。
羅馬國內之大道,四通八達,郵傳軍隊,朝發夕至。商民行旅,來往無虞。全國之幣制及量衡,又復一致。駐防之地遍布國中,至今Treves, Cologne, Bath, Salzburg諸地,猶有羅馬橋梁建筑之遺跡,當日文化之彌漫,可想而知。
羅馬政府之提倡教育,尤為盡力,凡巨城中,至少必有政府所派之教師三人,負教授修詞學,及閎辯術等學科之責。羅馬人天性不喜文學及美術,故其文化多仿自希臘。由政府教師播之于國中,使全國之文化,現相同之象。故羅馬人僅知其為帝國之公民,初無地域之觀念也。
自Augustus以來至蠻族入侵時,先后凡四百年,吾人絕未聞羅馬人有叛亂之舉,或獨立之心。時人以為羅馬帝國,必能維持永久而不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