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樂舞寖盛”:審美活劇在荊歌楚舞中拉開帷幕

荊歌楚舞是秦漢之際審美文化的典范形式之一。

項羽和劉邦是秦漢之際荊歌楚舞發(fā)展中最早見于記載的“表演”者,是需要最先提到的兩個有意味的文化符號。

公元前202年,項羽被劉邦的各路大軍圍困于垓下。在兵少糧盡、大勢已去的絕境中,項羽對著他的虞美人慷慨悲歌,唱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曾經(jīng)叱咤風云、不可一世的項羽,如今已是英雄末路,四面楚歌。面對連他心愛的虞妃都保不住的悲劇命運,項羽只能徒喚奈何!這曲《垓下歌》,真切地抒發(fā)了其內(nèi)在的深切悲哀和痛苦。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平定了淮南王黥布的叛亂后返回京都,路過故鄉(xiāng)沛(今江蘇沛縣)時,在沛宮召請故人父老諸母子弟一起飲宴慶賀。當酒喝到興頭時,劉邦離席,擊筑起舞。他一邊跳舞,一邊高歌他自作的《大風歌》,并令在場的兒童們都跟著唱: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一統(tǒng)天下的勝利感,榮歸故里的自豪感,安邦定國的緊迫感,求賢若渴的焦慮感等等,這一切郁積心中的復雜情感,皆在鏗鏘有力的高歌狂舞中宣泄出來,使在場者無不動容,連劉邦本人也在慷慨抒懷的激動中難以自抑,潸然淚下。

劉邦死后,漢惠帝將沛宮辟為高祖廟,《大風歌》成了祭祀高祖劉邦的“雅”樂舞,而當年跟劉邦一起演唱《大風歌》的120名兒童也被召來,專門從事這一“雅”樂舞的演唱。若有空缺,隨時補足。此后遂成高祖祭祀之定制。

《史記》中的這兩段記載,對我們今天的閱讀而言意味著什么?它似乎是那一時代審美文化活劇的一次彩排,一種預演,一場序幕。這種亦歌亦舞的形式,娛人耳目,蕩人心魄。它創(chuàng)造了秦漢之際一種特有的抒情表意形式,傳達著這一時代雄健奔放的人格氣概和真率自然的人性風采,顯露著秦漢風尚的獨有狀貌和楚荊習俗的特殊魅力,表征著南風北漸的文化新變和以俗為雅的藝術(shù)新聲??偠灾馕吨?,一場恢弘浩大的審美文化歷史活劇已在荊歌楚舞中拉開了帷幕。

《樂府詩集》卷五十二云:“自漢以后,樂舞寖盛”,此話極是。當然這并不是說,漢以前沒有樂舞。只是隨著秦漢之際楚人的大舉北上,“大一統(tǒng)”的漢代帝國確實迎來了一個以“楚聲”“楚舞”為代表的樂舞文化新時代。這是一個在中國審美文化史上少見的充滿活力和激情的,甚至還帶點蠻野味道的樂舞時代。那么,為什么會形成這樣一個空前繁盛的樂舞時代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宾市| 太仓市| 乐清市| 新巴尔虎右旗| 北流市| 长泰县| 吉木乃县| 菏泽市| 比如县| 上杭县| 裕民县| 金寨县| 嘉黎县| 万全县| 颍上县| 双牌县| 普定县| 苗栗县| 永安市| 天水市| 金湖县| 徐州市| 集安市| 同德县| 陇西县| 高陵县| 奇台县| 阿图什市| 弥渡县| 华容县| 安阳市| 兖州市| 临朐县| 宁波市| 太仓市| 叶城县| 班戈县| 文成县| 霍林郭勒市| 社会| 合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