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步驟及要領
刮痧的步驟
1.選擇環境、器具
刮拭時,最好選擇冷暖適宜的室內環境。至于刮拭器具,則要選用專門用于刮痧的刮痧板和刮痧油。如果要對面部進行刮痧診斷,則要用美容刮痧玉板和美容刮痧乳.
2.選擇體位
刮拭頸背部、胸部可采取坐位,選擇有靠背的椅子,被刮者根據治療部位的需要,或背靠椅背而坐,或面向椅背騎坐,雙臂放在椅背上,使其身體有所依靠。
3.開始刮拭
根據病情選定刮痧部位,并充分暴露出所刮拭的部位,在刮拭的全息穴區和經絡穴位處涂刮痧油,選擇面部刮拭時,應先涂敷美容刮痧乳。然后根據刮拭部位選擇適當的刮痧方法刮拭。
4.結束刮拭
刮拭完畢后,可用清潔的紙巾按壓在所刮之處,邊擦拭殘留油漬,邊進行按揉,利于毛孔回縮復原。迅速穿衣保暖,飲適量溫開水。
刮痧時要掌握的要領
刮拭角度: 通常而言,刮痧板與皮膚間的夾角要小于45°,在疼痛及敏感部位,則角度要小于15°。
刮拭長度: 通常以穴位為中心往返刮拭7~15厘米。若刮拭的部位較長,則可分段刮拭分段刮.
刮拭速度: 速度、力道都要均勻。
刮拭力度: 刮拭過程中要始終保持一定的按壓力度。不過,骨骼突起處、脂肪較少處,以及大血管所在處都要適當減輕按壓力度輕按壓力.
刮拭時間: 一般刮拭時間30分鐘之內。身體強壯者可以適當延長刮拭時間,身體虛弱者則可適當縮短刮拭時間
刮痧的順序和方向:刮痧順序一般都是先刮陽經,后刮陰經;先頭部、頸背部,后胸腹部、四肢;先上部,后下部。刮拭的方向,軀干和四肢一般都是從上向下;當肢體有靜脈曲張或肢體浮腫時,要從下往上刮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