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操作方法及補瀉手法
開始刮痧時手持刮痧板,蘸上適量潤滑劑,在患者體表的被刮部位按一定方向用力均勻刮拭。使用腕力,根據病人的病情及反應調整刮拭的力度,直至皮下呈現痧痕為止。
操作方法
刮痧方法可分為刮痧法、撮痧法、挑痧法、放痧法等幾類。其中,刮痧法、挑痧法、放痧法為工具操作,撮痧法為徒手操作。
刮痧法
刮痧法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刮痧部位通常在背部或頸部兩側,有時也可在頸前喉頭兩側,胸部、脊柱兩側,臂彎兩側或膝彎內側等處,一般有刮板操作和間接刮兩種。
刮板操作:刮板操作手法有面刮、豎刮、斜刮及角刮等幾種。刮板與刮拭部位皮膚一般保持在45°~90°之間進行刮痧。
間接刮:先在患者需刮拭部位鋪一層薄布,然后再用刮拭工具在布上進行刮拭。此法可保護皮膚,適用于兒童、年老體弱,以及高熱、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抽搐、某些皮膚病患者。
面刮

用刮板的1/3邊緣接觸皮膚多次向同一方向刮拭,傾斜方向為30°~60°,45°應用最為廣泛,有一定刮拭長度。
斜刮

用刮板的平邊,在刮拭部位斜向刮拭。本法主要適用某些不能進行平刮、豎刮的部位.
角刮

用刮板的棱角或邊角,在刮拭部位上進行較小面積或溝、窩、凹陷處的刮拭。
豎刮

用刮板的平邊,在刮拭部位上豎直90°,大面積地平行刮拭。
撮痧法
撮痧法是施術者用手指撮、扯、擰、提患者體表的一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它具有行氣開閉、調暢氣機、宣泄痧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暑痧、寒痧、產后痧、胎前痧、頭風痧、盤腸痧、脘痛痧、穿膈痧等病癥。撮痧法一般可分為痧法、擠痧法、拍痧法、夾痧法、扯痧法。
焠痧法
用燈心草蘸油,點燃后,在病人皮膚表面上的穴位處燒燃,手法要快,一接觸到病人皮膚,立即離開皮膚,往往可聽見十分清脆的燈火燃燒皮膚的爆響聲。適用于寒證。
擠痧法

用兩手或單手大拇指與食指互相擠壓皮膚,連續擠出一塊塊或一小排紫紅痧斑為止.
夾痧法

又稱揪痧法。在患者的待刮拭部位涂上刮痧介質,施術者五指屈曲,將中指和食指等彎曲成鉤狀,蘸刮痧介質后夾揪皮膚,夾起后用力向外滑動再松開,一夾一放,反復進行,并連續發出“吧吧”的聲響。同一部位可連續操作6~7遍。施行本法時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
拍痧法

用虛掌拍打或用刮痧板拍打患者身體某部位,一般為痛癢、脹麻的部位。
扯痧法

在患者的待刮拭部位或穴位上,以大拇指與食指用力提扯患者的皮膚,使扯痧部位表皮出現紫紅色或暗紅色的痧點,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此法主要應用于頭部、頸項、背部及面額的太陽穴和印堂穴。
刮痧的補瀉手法
刮痧療法以刮板為工具進行治療,對不同體質與不同病癥患者應采用不同的刮拭手法。刮拭手法是根據刮拭力量和速度兩種因素決定的。在臨床上,主要分為三種手法:補法、瀉法及平補平瀉法。
補法
補法刮拭按壓力小,速度慢,能激發人體正氣,使低下的機能恢復正常。臨床多用于年老、體弱、久病、重病或形體瘦弱之虛證患者。
瀉法
瀉法刮拭按壓力大,速度快,能祛除病邪,使亢進的機能恢復正常。臨床多用于年輕、體壯、新病、急病或形體壯實的實證患者。
平補平瀉法
平補平瀉法亦稱平刮法,有三種刮拭手法。第一種為按壓力大,速度慢;第二種為按壓力小,速度快;第三種為按壓力中等,速度適中。具體應用時可根據患者病情和體質而靈活選用。其中按壓力中等、速度適中的手法易于被患者接受。平補平瀉法介于補法和瀉法之間,常用于正常人保健或虛實兼見證的治療。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補瀉手法的原則適用于上面介紹的面刮法、角刮法。
各種手法的具體運用
首先,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確定刮拭手法。無論何種證型,均應以補刮法開始,然后根據體質和部位決定按壓力的大小,再逐漸向平刮、瀉刮法過渡,使患者有適應的過程。
虛證型患者,以補刮法為主,治療過程中在補刮法的基礎上,對主要經絡穴位,可以短時間運用平刮法,以增強治療效果。實證型患者可以瀉刮法治療后,以補刮法收尾。或在治療結束后,對所治經絡采用疏經理氣法調補氣血。掌握臟腑辨證方法者,可據病情靈活運用,如虛實夾雜型,對經氣實的經脈施以瀉刮,經氣虛的經脈施以補刮。
決定補瀉效果的因素
補瀉效果是由機體狀態、腧穴特性和刮拭方法等因素決定的。刮拭方法是其中的一種因素。
機體狀態與補瀉效果有直接的關系,當機體正氣充足時,經氣易激發,刮拭補瀉調節作用顯著;當機體正氣不足,經氣不易激發,刮拭補瀉調節作用緩慢。
腧穴的特性也是一種因素,有些腧穴有強壯作用,如關元穴、足三里穴,刮拭這些腧穴可以補虛。有些腧穴有瀉實作用,如肩井穴、曲池穴,刮拭這些腧穴可以瀉實。中醫經絡的理論認為“順經氣而行則補,逆經氣而行則瀉”。
分清虛實再刮痧
很多人都想運用刮痧療法保健養生,但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刮痧。分清虛實是選擇刮痧保健技法的前提,也是決定刮痧手法的重要因素。
一個人病了,不是內外邪氣作祟,就是身體的正氣不足。這個內外邪氣,相當于西醫講的病毒、細菌等對人體有害的各種因素,中醫稱之為“六淫”和“七情”等;而正氣就相當于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在九種體質里,陽虛、陰虛、氣虛都屬于虛證,而痰濕、濕熱、血瘀體質,有些是實證,也有些是虛實夾雜證。一般來說,實證最適宜刮痧。
虛證也可用刮痧
刮痧療法對于實證效果是又快又好,那是不是虛證就不能刮了呢?并不是這樣的,每一種療法都有不同的手法。同樣是刮痧,它既能有補的效果,也有瀉的作用,就看使用的人怎么刮了
針對虛實兩種情況,按照“實則瀉之,虛則補之”的原則就不會出錯。刮痧的補瀉手法是由按壓力大小和速度快慢兩個因素決定的,刮痧除了能排毒,也可起到“補”的作用,專業術語分別稱為“瀉法”與“補法”。如果刮拭按壓力小、刮拭速度慢,刺激時間較長,就是“補法”,這種手法適用于年老、體弱、久病、重病或體形瘦弱之虛證患者。刮拭按壓力大、刮拭速度快,刺激時間較短則為“瀉法”,適用于年輕體壯、新病、急病、形體壯實的患者。選擇痧痕點數少,為“補法”;選擇痧痕點數量多,則為“瀉法”。操作的方向順著經脈運行方向者為“補法”;操作的方向逆經脈運行的方向者為“瀉法”。刮痧后進行溫灸者為“補法”;刮痧后進行拔罐者為“瀉法”。
體弱、虛性體質的人,應采用按壓力小、速度慢的補法刮拭。時間要短,部位要少。只需刮到皮膚微熱、毛孔微張,就能激發鼓舞正氣。不出痧或少出痧時,多采取隔衣刮拭,或對有補益作用的穴位進行按揉,都可達到補益的效果
虛實兼有的人,如血瘀體質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虛實兼見證可用按壓力中等、速度適中的平補平瀉法刮拭。刮拭時間不可過長,每次出痧不可過多,毛孔不要開張得太大。
實證體質的人,多采用按壓力大、速度慢的平補平瀉手法刮拭。一般虛證體質會出痧,刮出痧來保健效果出現得快。無論出痧與否,都應刮至毛孔開張,即有宣泄病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