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沿 Idea Watch

客戶調查的 積極力量

THE POWER OF POSITIVE SURVEYING

王晨 | 譯 齊菁 | 校 時青靖 | 編輯 插圖:肯尼斯·安德森(KENNETH ANDERSSON)攝影:查德·柯克蘭(CHAD KIRKLAND)

引導客戶回想良好體驗將助推銷量。

多數公司進行客戶調查都是為了衡量滿意度、找出應改善的方面,或者干脆是供不滿意的主顧發泄情緒。這種做法背后是一種消極心態,即關注問題和錯誤。“這使得客戶總在想哪里有問題。”猶他州立大學亨茨曼商學院(Huntsman School of Business)營銷學副教授斯特林·伯恩(Sterling Bone)說。的確,對客戶服務的絕大多數研究都是關于“服務補救”(service recovery)的,即針對客戶投訴的應對措施。將近10年前,在某個《圣經》研究班上,伯恩開始思考感恩所具有的力量,并且考慮:如果將這種情感引入客戶調查,會有什么效果?如果公司不問客戶哪里不滿意,而是問哪里滿意,將會如何?

從那時起,伯恩和同事開始按這個思路進行研究,迄今已發表了7項成果。他們主張,公司不應僅將客戶反饋視為聆聽的機會,更應嘗試借此微妙地影響客戶的認知。這些研究都發現,如果調查問卷的第一個問題要求客戶給予贊揚(如“你在我們店里有哪些良好體驗?”),客戶的滿意度、回頭率、消費額和長期忠誠度都將提升。按研究者的主張,在調查問卷的開頭進行“開放式積極體驗喚起”(open-ended positive solicitations),似乎是一種簡便易行、低成本提升客戶滿意度和消費額的方法。“在關注正能量的事情時,人們心情會更好,但公司很少給他們這個機會。”伯恩說。

在其中一項與某家全國性連鎖零售公司合作的研究中,相比填寫傳統調查問卷的客戶,拿到“積極版”問卷的客戶在接下來一年中,消費次數和消費額分別高出9%和8%。與某家B2B軟件公司合作的研究則發現,在問卷調查中請部分體驗版用戶先描述他們特別喜歡的產品功能,在接下來一年中他們購買公司產品的金額比其他用戶高出32%。在這兩項研究中,經引導給予贊揚的客戶,傳統滿意度評分也都更高。即便聲稱有過不愉快體驗的客戶,積極體驗喚起也增加了他們的消費額。“這種方法或有助于重塑不佳客戶體驗。”研究者寫道。

對于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研究者提出了幾種解釋。心理學研究證明記憶是可塑的;要求客戶描述積極體驗,可能會使相關記憶更鮮明、更頻繁地進入意識,提升客戶對消費體驗的整體好感度。此外,還有一項心理效應可能有影響,即認知失諧(cognitive dissonance),也就是同時持有相互矛盾的觀點;為避免認知失諧,客戶在表達對品牌某方面的好感后,就不太能對其作出糟糕評價。“我們稱贊喜歡的東西,也會喜歡我們稱贊的東西。”參與研究的楊百翰大學MBA畢業生希拉里·亨德里克斯(Hilary Hendricks)說。

如此影響客戶的認知,這合乎道德嗎?研究者承認這個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不過他們也認為有理由放心。首先,此前研究證實,客戶很少會看穿公司的意圖。“客戶一般會認為公司是在真誠征求意見,甚至是在討好他們。”研究者寫道。伯恩還補充說,心理學研究已證實表達感謝的益處,其中包括,在被要求給予贊揚時,客戶的幸福感有所提升。研究者主張,公司不應將這種方法視為操縱客戶的認知,而應視之為建立關系的手段。

研究者援引了幾家公司,它們都已將征求正面意見納入客戶反饋工作。賽百味在收銀臺邊貼上標語:“你的三明治怎么樣?正點!完美!贊爆!告訴我——我想知道!”一家教會系統的連鎖醫療機構請患者回答:“醫院的兄弟姊妹把你照顧得怎么樣?”捷藍航空(JetBlue)的聯系頁面上有鏈接供客戶給予贊揚。客戶洞察咨詢公司InMoment總裁洛尼·梅恩(Lonnie Mayne)對這項研究成果采納頗多。他說,應用這一方法的公司發現,它能在客戶和員工之間建立相互欣賞的良性循環。“客戶不是敵人。但如果你只征求負面反饋,員工就只能聽到批評,并把它帶到下一次和客戶的溝通中。”

梅恩還認為,公司可以利用客戶的正面反饋,將關注點從“地雷”(不可避免的投訴)轉移到“金礦”(品牌優勢),從而提升產品或服務質量。不過,楊百翰大學商學院教授、參與了部分研究的克里斯汀·德提安(Kristen DeTienne)指出,在極其糟糕的體驗(如醫療失誤),以及高度敏感或一般來說不愉快的體驗之后征求正面反饋,是否會惹怒客戶,這還需要更多研究。“我們可能都不愿意被問,‘本次殯葬服務的哪些方面讓您感到愉快’。”她說。

德提安還提醒,過于強調正面反饋,可能會讓客戶感覺做得過火。例如,達美航空在加拿大安大略的服務團隊向乘客發送印有“我們要五分”的卡片,要求客戶在調查問卷中打滿分。在醫療服務中,引導客戶提供正面反饋可能尤其敏感,因為患者評價經常是政府資金支持的參考因素。德提安認為,最好的公司會提醒員工,操縱客戶反饋的行為可能導致立即被辭退。

的確,研究者指出,他們對研究成果最大的擔憂是,管理者可能用這種方法來推高客戶滿意度評分,而這通常是績效薪酬的參考指標之一。研究者發現,要求客戶給予贊揚能將凈推薦值(Net Promoter Score,一種常用的客戶忠誠度指標)提高15%,購買意愿提高25%。如果有管理者在進行客戶調查時只強調積極體驗,這種人為操縱可能會使公司誤以為服務水平有實質提升。研究者建議,公司向一部分客戶發放傳統調查問卷作為對照,以此客觀了解自身服務質量。

最后,研究者指出,為獲得持續改進,公司在利用征求正面反饋得益的同時,必須做好服務基本功。“我們的方法應該不適用于經營糟糕的公司。”德提安說,“如果你的公司要完蛋了,只用這招可救不了你。”

關于本研究 斯特林·伯恩(Sterling Bone)等:《開放式積極體驗喚起如何影響客戶購買行為》(Mere Measurement‘Plus’: How Solicitation of Open-Ended Positive Feedback Influences Customer Purchase Behavior,《營銷研究》(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16)

“首先你得讓自己可愛”

伯克·鮑爾斯(Burke Powers)2009年至2011年在捷藍航空(JetBlue)負責客戶反饋工作(現在他在PayPal負責人力數據分析)。在此期間,他利用行為科學研究成果,嘗試對客戶行為施加影響。他最近接受《哈佛商業評論》采訪,講述這段工作經歷。以下是采訪摘要。

征求反饋的方式會影響客戶認知,捷藍航空是如何發現這點的?

我加入捷藍時,CEO剛剛辭職,我們要全力重建客戶信任。“助推”(nudging)這一概念那時剛好進入大眾視野,我們很想知道怎樣影響客戶的認知和行為,以及我們的客戶反饋工作該怎么做。讀研究生時,我了解到克里斯汀·德提安(Kristen DeTienne)關于客戶調查和客戶認知的研究成果。經過反復試錯我們發現,請客戶分享積極體驗而不只是投訴,將產生良好效果。

有沒有擔心說客戶可能覺得被操縱?

我們對此有很多討論。公司可以利用很多心理技巧來改變客戶認知,但如果做得不好,將對信任造成損害。一個總體原則是:現實是現實,認知是認知。你可以暫時改變認知,但認知總會回歸現實。如果客戶服務一直很差,那些心理技巧就不會有用。不要覺得在調查問卷上換個說法,客戶就會喜歡你。首先你得讓自己可愛。

讓客戶關注積極體驗很好,可你如何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及改進的方法?

在成熟的客戶反饋工作中,不應依靠調查問卷來發現哪里做錯了。要想找到哪里應該改進,你需要一系列其他方法,包括嚴謹科學的調查、數據分析,以及社交網絡分析。發放調查問卷不只是為收集客戶意見,也應該是為讓客戶感到公司聽到了自己的聲音,或引導他們記住公司服務中的積極方面。

政治游說

華盛頓的權力游戲

在美國國會,金錢等同于政治影響力嗎?根據一項新研究,答案是否定的。該研究調查了國會、政府和企業員工對各公司和行業聲譽的評價,測算出各行業的“品牌指數得分”(brand index score)。游說經費較高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得分較低,而科技公司得分較高。表現最佳的公司有何特征?研究人員發現了5個影響因素:公司知名度、專業知識技能、外部關系維護、政策定位和企業社會責任。

雙擊可看大圖

創業

外來移民如何助推創業

民粹主義政客反對外來移民,認為他們威脅到了美國經濟。但新研究證實,外國勞動者對創業做出很大貢獻。雖然移民僅占勞動力的15%,但創業者中移民的比例高達27%,這一數字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大幅上升。雖然相比美國本土居民創辦的公司,移民的創業公司倒閉更快,但生存下來的公司的員工人數和工資支出增長更快。研究還顯示,相比其他移民,幼年即移民到美國的人創辦的企業規模更大、更成功。為什么外來創業者如此成功?研究人員認為,原因可能包括較高的風險容忍度、移民創業者選擇的行業和地域,以及與此相關的專業技能和族群社會網絡。

算法

我們喜歡虛幻的 掌控感

隨著計算機算法的決策和預測能力增強,很多時候算法的分析評估能力已經超過人類。雖然算法的優勢已被清晰證實,但研究顯示,人們通常選擇依靠自己的判斷力,尤其是和算法打過交道、認為它不完善的人。研究者將這種傾向稱為“算法厭惡”。

一項新研究探索了一種減輕對算法厭惡的方法:讓人們對算法的結論進行調整。“讓人們去使用算法,雖然可能會有損算法的表現,但得到的益處仍可能更大。”研究者認為。理由是,即便算法的結論有缺陷,仍可能比人類預測更準確。

為檢驗這個假設,研究者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內容是預測學生參加標準化考試的成績。在其中一項實驗中,一組參與者可以選擇自己預測,也可以選擇接受統計模型的預測;另一組參與者同樣有這兩個選項,但可以將統計模型的預測結果上下調整最多10分。后一組參與者中,約有3/4決定依靠統計模型,而前一組中只有1/3。在另一項實驗中,部分參與者僅可將算法的預測結果調整2分,但出乎意料,這并沒有降低他們使用算法的意愿。研究者得出結論:人們看重自己對預測所做的貢獻,即便這種貢獻非常小。

完成預測后,實驗參與者回答了一系列問題。他們的回答顯示,相較其他人,能夠調整算法結果的人對整個預測工作更滿意。這些人還認為,算法比他們自己憑直覺進行預測更靠譜。研究者寫道:“這表明,對于不完善的算法,給予人們一定控制權,即便是很少的控制權,也能減輕算法厭惡。”

在產品頁面上設置相似產品推薦后,某時尚零售網站整體銷售額增長8%。但有得有失:推薦產品銷售額增長13%,其他產品銷售額則平均下降18%。

阿努吉·庫馬爾(ANUJ KUMAR)、卡提克·霍薩納加(KARTIK HOSANAGAR):《產品推薦效果評估》(MEASURING THE VALUE OF RECOMMENDATION LINKS ON PRODUCT DEMAND)

關于本研究 貝克萊·迪特沃斯特(Berkeley J. Dietvorst)、約瑟夫·西蒙斯(Joseph P. Simmons)、凱德·梅西(Cade Massey):《克服算法厭惡:給予控制權》(Overcoming Algorithm Aversion: People Will Use Imperfect Algorithms If They Can (Even Slightly) Modify Them,《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即出)

營銷

“眾包”的魔力

各路企業早已了解,用戶群體能貢獻有價值的產品創意。但新研究發現了另一種利用群眾智慧的方法:只要將產品定義為眾包成果,就能增加銷量。

研究者與日本消費品公司無印良品合作,針對兩款眾包產品——安全報警器和大豆風味零食,進行現場實驗。在多種不同情境下,帶有“源自顧客創意”標志的產品銷量增長最多達20%。后續調查揭示了原因:消費者認為,眾包保證了產品質量。人們認為眾包產品更好用,因為用戶對于彼此需要什么有著獨特見解。“眾包可能不只是創造更優質新產品的可靠方式,可能也會讓營銷人員將產品包裝得獨樹一幟。”研究者寫道,“‘源自顧客創意’可能很快就會成為和‘有機’‘手工制作’同樣流行的標簽。”

詞語游戲

bleisure trip,名詞:包含休閑活動的商務出差。

2015年,被調查的商旅人士中1/5曾有過bleisure trip,7%的商務出差屬于bleisure trip。

羅納德·霍布森(RONALD HOBSON)、卡塔琳·齊奧巴努(CATALIN CIOBANU):《有多少人把出差和休假結合起來?》(HOW MANY PEOPLE REALLY COMBINE WORK TRIPS WITH VACATION?)

關于本研究 西川英彥(Hidehiko Nishikawa)等:《眾包產品營銷效果研究》(The Value of Marketing Crowdsourced New Products as Such: Evidence from Two Randomized Field Experiments,《營銷研究》(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即出)

薪酬

黃金降落傘快速增加

被迫離職的CEO經常收到豐厚補償,這總會引發公眾抗議。但很多人并不了解所謂“黃金降落傘”的來歷:在20世紀80年代的敵意收購潮之前它幾乎不存在,而到80年代末卻已經比比皆是。下圖顯示了80年代《財富》500強公司黃金降落傘合同的數量。

性別研究

TA們為什么做銷售?

在美國,從事銷售的有幾百萬人。和任何大型群體一樣,銷售員這個群體中,選擇職業的理由也有很大差異。不過,一項對1000多名銷售從業者的調查發現了明顯的性別差異:女性從事銷售更多是出于偶然,而男性則更多是被自主權和財務回報吸引。

我從事銷售最重要的原因
全球化

跨國企業為何將研發轉移到海外

很多跨國企業投入巨資在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開設研發中心,這樣做是有理由的:那里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畢業生的人工成本大幅低于美國。但新研究顯示,這并不是跨國企業轉移研發的最大動機;它們的主要考量是,將創新產生的利潤轉移至國外,能夠減少納稅。研究者分析了超過200家企業1993年至2006年的專利申報情況和財務數據,發現從稅收轉移中獲得的收益,是勞務轉移收益的20倍。研究還發現,企業更可能將與最有價值專利相關的利潤轉移到海外,而且稅收轉移的情形在知識產權保護較弱的國家不常出現。這都支持研究者的推論:研發轉移更多與稅務而非勞務相關。

“對于想了解為何跨國企業海外利潤占比增加的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本項研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研究者寫道。很多國家政府正設法抑制利潤轉移,因此這項研究的確有價值。

14美分

改變消費習慣所需的對不健康食品最低征稅額

羅瑪納·漢(ROMANA KHAN)、卡尼什卡·米斯拉(KANISHKA MISRA)、維斯哈爾·辛格(VISHAL SINGH):《肥胖稅有用嗎?》(WILL A FAT TAX WORK?

關于本研究 莉莎·德·西蒙(Lisa De Simone)、黃靜(音)、琳達·克魯爾(Linda Krull):《美國跨國企業的研發與海外盈利的增長》(R&D and the Rising Foreign Profitability of U.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工作底稿)

風險投資

押注騎手而不是馬

我們知道,在評估潛在投資項目時,風險投資人一般會對標的公司創始人進行評估:調查他們的背景,了解此前的工作經歷,并參考推薦人的意見。但一項針對681家企業的885個風投部門的研究顯示,很多投資人將初創公司管理團隊(尤其是創始人)視為最重要的因素,甚至比商業計劃本身還重要。在被調查的風投中,47%認為標的公司管理團隊是最重要的因素;僅有37%認為商業模式、市場和行業等業務因素最重要;其余則主要考慮標的公司在投資組合中的位置。根據標的公司發展階段和所處行業,風投的偏好有所不同:對于早期初創公司和IT公司,管理團隊更重要;而對于較成熟的初創公司和醫療公司,管理團隊的重要性相對較低。在評估管理團隊時,風投依序看重能力、行業經驗、激情、團隊合作,以及創業經驗。不同地域的風投偏好也有差別:相較其他地區,加州的風投更看重激情,對經驗相對沒那么在意。此外,風投平均要參考10位推薦人的意見。

本項研究的范圍相當寬泛,標的公司管理團隊的重要性只是其中一項發現。該研究還分析了風投如何尋找項目,以及投資后如何管理和輔導標的公司創始人。結果顯示,風投并不只是在評估投資項目時才關注創始人;在復盤標的公司表現時,風投同樣將管理團隊的素質列為關鍵因素。“對于最終成敗,團隊比業務本身更重要。”研究者寫道。

關于本研究 保羅·岡佩斯(Paul A. Gompers)等:《風險投資人如何做決策》(How Do Venture Capitalists Make Decisions?,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項目)

CEO研究

焦慮效應

對自己職位的擔心會影響領導者的表現,這很容易理解。但直到不久前,組織對此只能憑空揣測。現在,一項新研究首次對焦慮如何影響高管決策進行了系統考察。

為了解這種影響,研究者采用了不常見的個人化調查方式:他們請來自不同行業的84名美國和歐洲企業高管(大多數為CEO)講述最困難的兩次戰略決策經歷,例如收購、產品發布、重組等。研究者分析受訪者的語言,判斷他們重點關注潛在得益還是損失。研究者還對受訪高管的憂慮傾向進行了一般性調查,采訪對象包括配偶、家人、朋友和關系較近的同事。研究者還分析了受訪高管所在企業、競爭對手和行業的歷史數據。

不出所料,研究者發現,相對于較為平和的領導者,焦慮的領導者更不愿承擔戰略風險;總體來看,焦慮降低了高風險高回報的戰略選項的吸引力。不過,具體情境很重要:當領導者認為公司表現不佳,即便非常焦慮的領導者也會愿意冒險,希望扭轉局面。研究者還發現,當公司狀況糟糕時,焦慮的高管傾向于將親近、高度信任的人召入團隊,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社會性緩沖”(social buffering)。

這些發現有幾點實踐意義。公司董事會應注意,CEO的自我保護可能讓監督變得困難,因為效忠CEO的高管可能幫助其掩蓋糟糕表現。如果董事會感到CEO因焦慮導致的風險厭惡正給組織帶來損害,可以給予或增加股權形式的薪酬(這被證明能激勵高管承擔風險)。董事會一方面應留意焦慮的信號,一方面也應意識到,在不同情境下,CEO的焦慮對組織的影響也不同。“在有些情況下(例如在穩定、變化緩慢的行業中),焦慮可能對組織有好處,有些情況下(動蕩、變化快的行業)則可能有害。”研究者寫道。

《哈佛商業評論》1997年9-10月刊

“在網絡化世界中,你無法控制你公司的形象,不要以為你能控制。你最多只能影響它。每個錯誤、每項規定、每種做法,有關一家公司的一切都會為人所知。你無法控制別人怎么說你的公司。在網上,他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埃斯特·戴森(ESTHER DYSON):《鏡子,墻上的鏡子》(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關于本研究 邁克爾·曼諾(Michael J. Mannor)等:《焦慮如何影響高管決策》(Heavy Lies the Crown? How Job Anxiety Affects Top Executive Decision Making in Gain and Loss Contexts,《戰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嫩江县| 沙坪坝区| 建宁县| 长白| 凉山| 甘孜县| 伊吾县| 韩城市| 财经| 边坝县| 独山县| 双柏县| 阜康市| 达尔| 城口县| 峨眉山市| 随州市| 兰西县| 简阳市| 永吉县| 分宜县| 宝坻区| 肥城市| 阿图什市| 射洪县| 斗六市| 神农架林区| 稷山县| 五莲县| 会泽县| 宁海县| 同心县| 海城市| 茌平县| 焦作市| 杭州市| 天等县| 祥云县| 彝良县| 张家界市|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