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的設計
- (英)喬納森·M.伍德姆
- 592字
- 2019-10-22 15:26:09
工藝美術運動的問題遺產
有些設計史家特別強調工藝美術運動(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對于20世紀初進步設計思維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一些理論家和實踐者所關注的核心是,盼望產生能夠與大批量生產的經濟穩固相聯的高水準的設計和審美意識。然而,他們那些19世紀的前輩們,如威廉·莫里斯,一般把大批量生產過程本身視為多數制造業中普遍流行的異化的工作條件。他們的問題是,如何在進行大批量生產經濟的同時,又讓工廠里的工人覺得工作滿意而且“做得高興”——有了前者才能充分為大多數人提供能買得起且設計良好的商品,而后者對他們來說則必不可少、非常重要。他們也依賴這樣的假設,即大眾消費者事實上想讓他們身邊都是注重“材料真實”、“結構誠實”之類概念的產品,他們反對風格雜糅,而這正是當前大多數批量生產的商品的特點。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絕大多數人并不想讓設計改革家和組織把責任推給各種各樣的制造商、零售商、顧客或一般大眾,而是讓他們促進視覺藝術的教育改革,布置說教的設計展覽,并利用收音機和電視作為“培養”公眾品位的媒體,把這些舉措當做調整措施。盡管在有些國家,尤其是德國,人們想通過共同行動讓更多的人認識到設計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經濟潛力,但是作為結果,我們能看到的影響還是主要局限在一些特別的設計工作室的出現,尤其是在國內和國際舉辦的一些展覽上;局限在更加抽象的思想論爭領域,而不是生產消費品的大多數工廠的產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