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今天不走,明天就要跑

等待是成功的天敵

切記,成功乃是辛勞的報酬。

——索福克勒斯

法國白蘭地酒歷史悠久,酒味醇厚,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白蘭地仍然沒打入美國市場。

趁著1957年10月艾森豪威爾總統67歲壽辰之際,法國商人制訂了一項完美的計劃,他們致函給美國有關人士:法國人民為了表示對美國總統的友好感情,將選贈兩桶已有67年歷史的白蘭地酒作為賀禮;這兩桶酒將由專機運送到美國,白蘭地公司為此支付巨額保險金;將舉行隆重的贈送儀式……

美國新聞界將此消息如實報道出去,結果這兩桶白蘭地還未運到美國,美國人對它就已經是思之如渴了。

白蘭地酒運抵華盛頓舉行贈送儀式時,市民們趨之若鶩,盛況空前,而新聞界更是不甘寂寞,有關贈送白蘭地酒儀式的專題報道、新聞照片無處不在,總統大人對白蘭地的贊賞更是無人不知。

聰明的法國商人們如愿以償:白蘭地順利地打入了美國市場。

只靠等待最終會兩手空空。如果只知坐在家中等待機會,那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你想獲得成功,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自己去創造機會。

行動起來,用行動去爭取機會。等待是成功的天敵。

行動創造奇跡

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誘于小利,然后可以立遠功。

——方孝孺

一只新組裝好的小鐘放在了兩只舊鐘當中。兩只舊鐘嘀嗒嘀嗒,一分一秒地走著。

其中一只舊鐘對小鐘說:來吧,你也該工作了。可是我有點擔心,你走完3200萬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3200萬次。小鐘吃驚不已。要我做這么大的事?辦不到,辦不到。

另一只舊鐘說:別聽他胡說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嘀嗒擺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這樣簡單的事情。小鐘將信將疑。如果這樣,我就試試吧。

小鐘很輕松地每秒鐘嘀嗒擺一下,不知不覺中,1年過去了,它擺了3200萬次。

成功似乎遙不可及,也許我們已經被遠大的目標所累,倦怠和不自信使我們一味地感嘆或埋怨未來的渺茫,從而放棄努力,在哀嘆中虛度光陰。其實,我們不必畏懼遙不可及的未來,只要想著此時此刻該做什么就可以了。一步一個腳印地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就像那只鐘一樣,每秒嘀嗒擺一下,成功的喜悅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浸潤我們的生命。

只有行動才能讓計劃變成現實

一張地圖無論多么詳盡,也無法幫助它的主人前進一步。

——奧格·曼狄諾

只有行動才能讓計劃變成現實。一張地圖,無論多么翔實,比例多么精確,也永遠不可能帶著主人周游列國;嚴明的法規條文,無論多么神圣,永遠不可能防止罪惡的滋生;凝結智慧的寶典,永遠不可能締造財富。只有行動才能使地圖、法規、寶典、夢想、計劃、目標具有現實意義。

安妮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可是她有一個壞習慣,那就是她每做一件事時,總是愛讓計劃停留在口頭上,而不是馬上行動。

和安妮住在同一個村子里的詹姆森先生有一家水果店,里面出售本地產的草莓。一天,詹姆森先生對安妮說:“你想掙點錢嗎?”

“當然想,”她回答,“我一直想有一雙新鞋,可家里買不起。”

“好的,安妮。”詹姆森先生說,“隔壁卡爾森太太家的牧場里有很多長勢很好的黑草莓,他們允許所有人去摘。你去摘了以后把它們都賣給我,1夸脫(1夸脫=0.946升)我給你13美分。如果你摘的足夠多的話,就有錢買你想要的新鞋了。”

安妮聽到可以掙錢,非常高興。于是她迅速跑回家,換上衣服,拿上一個籃子,準備馬上就去摘草莓。

這時,她不由自主地想到,要先算一下采5夸脫草莓可以掙多少錢比較好。于是她拿出一支筆和一塊小木板,計算結果是65美分。

“要是能采12夸脫呢?”她計算著,“那我又能賺多少呢?”“上帝呀!”她得出答案,“我能得到1美元56美分呢!”

安妮接著算下去,要是她采了50、100、200夸脫,詹姆森先生會給她多少錢。她將時間花費在這些計算上,一下子已經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她只得下午再去采草莓了。

安妮吃過午飯后,急急忙忙地拿起籃子向牧場趕去。而許多男孩子在午飯前就到了那兒,他們快把好的草莓都摘光了。可憐的小安妮最終只采到了1夸脫草莓。

回家的途中,安妮想起了老師常說的話:“辦事得盡早著手,干完后再去想。因為1個實干者勝過100個空想家。”

只有行動才能讓計劃變成現實。成功在于計劃,更在于行動。目標再偉大,如果不去落實,永遠只能是空想。

在一次行動力研習會上,培訓師做了一個活動。他說:“現在我請各位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大家必須用心投入,并且采取行動。”

他從錢包里掏出一張面值100元的人民幣,說:“現在有誰愿意拿50元來換這張100元人民幣。”

他說了幾次,都沒有人行動,最后終于有一個人跑向講臺,但仍然用一種懷疑的眼光看著老師和那一張人民幣,不敢行動。

那位培訓師提醒說:“要配合,要參與,要行動。”

那個人才采取行動,終于換回了那100元。那位勇敢參與者立刻賺了50元。

最后,培訓師說:“凡事馬上行動,立刻行動,你的人生才會不一樣。”

有這么一個笑話,也說明了行動力對于成功的重要性。

有一個郁郁不得志的年輕人每隔三兩天就到教堂祈禱,而且他的禱告詞幾乎每次都相同。

“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來敬畏您的份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幾天后,他又垂頭喪氣地回到教堂,同樣跪著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謙卑地來服侍您,求您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到了最后一次,他跪著重復他的祈禱:“我的上帝,為何您不垂聽我的祈求?讓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讓我解決所有困難,我愿奉獻終身,專心侍奉您——”

就在這時,圣壇上空發出一陣宏偉莊嚴的聲音:“我一直垂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也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

再美好的夢想,離開了行動,就會變成空想;再完美的計劃,離開了行動,也會失去意義。青少年朋友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應當注重行動,在行動中實現自己的夢想。

現在就去做

成功的秘訣,是在養成迅速去做的習慣,要趁著潮水漲得最高的剎那,此時不但沒有阻力,而且能幫助你迅速成功。

——勞倫斯

不要不屑去做一件小事,要養成習慣,從小事上練習“現在就去做”,因為機緣一錯過,就不得不付出百倍的努力。

父子倆一同穿越沙漠。在經歷了漫長的跋涉之后,他們都疲憊不堪,干渴難忍,每邁出一步都異常艱難。這時父親看到黃沙中有一枚馬蹄鐵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那是沙漠先驅者的遺留品。

父親對兒子說,撿起它吧,會有用的。兒子用失神的眼睛,看了看一望無際的沙漠——有什么用呢?兒子搖搖頭。于是,父親什么也沒說,只是彎腰拾起了馬蹄鐵,繼續前行。

終于他們到達了一座城堡,父親用馬蹄鐵換了200顆酸葡萄。當他們再次跋涉在沙漠中遭遇干渴時,父親拿出了酸葡萄,邊走邊吃,同時自己吃一顆還丟一顆在地上——兒子每吃一顆便要彎一次腰去撿。

拾一枚馬蹄鐵只需彎一次腰,而現在兒子卻不得不彎100次腰。不要不屑去做一件小事,養成習慣,從小事上練習“現在就去做”,因為機緣一錯過,就不得不付出百倍的努力。“現在就去做”可以影響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可以幫助你去做該做而不喜歡做的事。在遭遇令人厭煩的職責時,它可以教你不推脫不延誤。但是這一剎那一旦錯過,你很可能永遠不會再碰到它。

不要只生活在夢想里

“夢想家”只讓自己置身于虛無縹緲之中,而不去抓住眼前稍縱即逝的光陰。

——羅曼·羅蘭

約翰是一名年輕的乞丐。有一次,他整整一天都沒有討到吃的東西,到了傍晚,饑困交加的他靠在街道旁的一階石梯上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睡夢中,約翰得到了一大筆金錢,他用這筆金錢開辦了幾家大公司,購置了一所帶花園的別墅,娶了一位身材修長、美麗善良的姑娘。這位姑娘為他生了3個健壯的兒子。3個兒子長大之后,一個成了杰出的科學家,一個當上了國會議員,最小的兒子則成了一位將軍。不久,兒子們都娶妻了,給他添了幾位活潑可愛的孫子。

他后來成了世界級富豪,日子過得舒坦極了,他常常帶著妻子和孫子們登上市內最高的觀光塔,心滿意足地觀賞著城市的美景。一天,當他抱著最小的孫子正在塔頂觀看晚霞的時候,不知怎么的,一下子從塔頂上摔了下來……

他一下子醒了過來,睜開眼睛一看,自己仍然躺在冰冷的石板上,剛剛發生的一切都只是在夢中。只有懷中抱著的一件破棉襖仿佛在提醒他,現在最需要的是找點填肚子的東西。

這是一個關于夢想的故事。故事中的約翰做了一場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虛幻的、甜蜜的美夢,他夢里的東西太美妙了,可惜夢想不能當飯吃,他仍然面臨著生存的危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夢想固然可以帶給我們希望和動力,但只有矢志不移地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為自己的夢想灑下辛勤的汗水,我們的夢想才會成為現實。

西晉時期,統治者十分腐敗,皇族內部為了爭權奪利,互相鉤心斗角,甚至不惜兵戎相見。長期的爭戰,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邊境的國防力量也大大削弱了,不少地方都被外族侵占了,國家眼看就要滅亡了。

當時祖逖和劉琨都在司州(今河南洛陽一帶)做地方小官,兩個人都心懷大志,性格豪爽,因此成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他們不愿像別人一樣醉生夢死地虛度光陰,而是每天聚在一起互相學習。白天,他們在一起鉆研文韜武略;晚間,他們談論國家的發展形勢。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他們就起床了,兩人一起舞刀弄劍,苦習武功。在多年的學習及生活中,兩人建立了深情厚誼。

一天晚上,兩人又聚在一起談心,說到朝政的腐敗,還說到不少地方的饑荒,更談論到關西匈奴等族起兵犯境的事,兩人都對國家所面臨的危險局勢十分擔憂。這天夜里,他們一直談到很晚才入睡。

半夜時分,祖逖就被荒野中雄雞發出的啼鳴聲驚醒了。根據當地流傳的迷信說法,半夜雞啼是一種不祥之兆。此時此刻,祖逖并沒有想到自己,而是想到了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想著想著,不由地心潮涌動,一時間思緒萬千,再難入睡。

于是,他伸手把睡在身旁的劉琨叫醒:“聽到沒有!有雞在叫!這絕不是什么不祥的聲音,而是提醒我們振作起來的號角啊!”劉琨聽了,點了點頭,覺得很有道理,于是二人摸黑來到了后院,各自尋到自己的兵器,一個使刀,一個揮劍,虎虎生威地操練了起來。

也就是在那時,祖逖在心中立下了雄心大志,一定要把失去的國土重新奪回來。從此以后,二人每天晚上只要聽到雞叫,就立刻起來習功練武,從未間斷過,這就是成語“聞雞起舞”的由來。

中原最終被外族給侵占了,可是祖逖恢復中原的雄心壯志一刻也沒有改變,他一直在努力著。終于,在公元313年,他成功地集結了一大批主要由民間力量組成的隊伍,并上書朝廷,主動請命北伐。

由于他指揮有方,他率領的部隊一路北上打了很多勝仗,恢復了江北的大片國土,立下了曠世奇功,得到了百姓的愛戴和擁護。

祖逖之所以能立下蓋世奇功,是因為他心中有夢想、有壯志,并且有持之以恒地為夢想而奮斗的毅力。

夢想是一個人成功的動力。但是夢想必須加上切實的行動才會有意義。對于“夢想”,人們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健全的人應面對現實,不應耽于幻想。也有人覺得,愛做夢的人,根本不適合在現實社會中生存。

事實上,只要能夠堅持不懈地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擁有夢想并不是一件壞事。

在現實社會中,沒有夢想,美國人到現在恐怕還激蕩在大西洋海岸的一角!沒有夢想,人類恐怕到現在還只能蹺著腳仰望天上的飛鳥……

記住,一旦有了夢想,就必須擁有實現夢想的堅強意志和決心。如果像前文中的乞丐一樣有夢想而沒有努力,有愿望而不能拿出力量來實行,愿望永遠也不會實現。

夢里的東西最美,現實的東西最真,只有通過艱苦的工作、不斷的努力,才能將夢想變成現實。

做好行動前的準備

只有最充分的準備才能換來最好的結果。

——拿破侖·希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諾曼底登陸是非常成功的。為什么那么成功呢?原來美英聯軍在登陸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演練了很多次,他們不斷演練,演練登陸的方向、地點、時間以及一切登陸需要做的事情。最后真正登陸的時候,已經勝券在握,登陸的時間與計劃的時間只相差幾秒鐘。這就是準備的力量。

古人說得好,有備無患。只有充分準備才能換來最好的結果。一個人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我們常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也是一種準備哲學。

飛人邁克爾·喬丹是美國籃壇有史以來最頂尖的球員,被稱為籃球之神。他具備所有成為籃球王的特質和條件,他打任何一場籃球比賽,勝算都是很大的。但是,他在參加任何一場重要的賽事之前,都會練習,練習投籃,練習基本動作。他是球隊練習最刻苦的人,他是準備工作做得最充分的人。

在吸引了幾乎全世界人眼球的拳壇世紀之戰中,當時正如日中天的泰森根本沒有把已年近40歲的霍利菲爾德放在眼里,自負地認為可以毫不費力地擊敗對手。同時,幾乎所有的媒體也都認為泰森將是最后的勝利者。美國博彩公司開出的是22賠1泰森勝的懸殊賠率,人們也都將大把的賭注壓在了泰森身上。

在這種情況下,認為已經穩操勝券的泰森對賽前的準備工作——觀看對手的錄像,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應對措施,保證自己充足的睡眠和科學的飲食方面都敷衍了事。

但是,比賽開始后,泰森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手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突破自己的漏洞。于是,氣急敗壞的泰森做出了一個令全世界都感到震驚的舉動:一口咬掉了霍利菲爾德的半只耳朵!

世紀大戰的最后結局當然是:泰森成了一位可恥的輸家,還被內華達州體育委員會罰款600萬美元。

泰森輸在準備不足。當霍利菲爾德認真研究比賽錄像,分析他的技術特點和漏洞時,泰森卻將教練準備的資料扔在了一邊;當對手在比賽前拼命熱身,提前進入搏擊狀態時,他卻和朋友在一起狂歡。雖然泰森的實力確實比對手高出一籌,從年齡上也占盡了優勢,但他最后卻一敗涂地。

霍利菲爾德的成功和泰森的失敗重要的一點在于準備。是的,每一個差錯往往因準備不足,每一項成功又往往因準備充分。

只有真正地重視準備,扎實地把準備工作都做到位,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你不犯或少犯錯誤。前葡萄牙波爾圖足球隊的主教練、被稱為“上帝第二”的穆里尼奧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當準備的習慣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它就會永遠在那里,并幫助你取得令人驚訝的勝利。”

穆里尼奧率領球隊征戰歐洲冠軍聯賽時,幾乎沒有人相信他們能殺入決賽,更別提奪取冠軍了。但結果卻使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這個從隊員到主教練都無名的俱樂部,竟然得到了歐洲足球的最高榮譽。

確實,波爾圖的隊員們和皇馬、米蘭等大牌球隊的球星相比,無論名氣上還是實力上都相差懸殊;當時的穆里尼奧和卡佩羅、馬加特、扎切羅尼等知名教練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語。但穆里尼奧卻有一個勝利的武器:對準備工作超乎尋常地重視。他幾乎觀看了所有對手最近的每一場比賽,可以說,所有對手的技術特點、戰術風格、最近的狀態……他都了如指掌;甚至對比賽當天的天氣、場地草皮的狀況,他都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并制定了相應的對策。結果在決賽當天,他使用的隊員、陣形、戰術打法都直指對方的軟肋,就像他奪冠后所說的那樣:“如果大家知道我們為了取得勝利而研究了多少場比賽,準備了多少資料,籌劃了多少方案,就會認為這個冠軍我們當之無愧。”

功成名就的穆里尼奧在奪冠的第二年來到英超球隊切爾西,這里匯集了很多世界級的大牌球員。當穆里尼奧和這些隊員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打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開始如數家珍地介紹這些球員:從技術風格、進球數、身高體重,甚至詳細到哪些是左腳打進的、哪些是右腳打進的,都了如指掌。穆里尼奧的這一舉動一下子就震住了這些球星。不過,這只是開始,他們更沒有想到的是,主教練這種近乎完美的準備工作會使他們在后面的比賽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提起準備,也許有人會說:“準備沒有什么了不起。”但就是這不起眼的準備,卻能造就神奇的成功。

每天都是一個新起點

我們的一切追求和作為都是一個令人厭倦的過程,做一個不識厭倦為何物的人就好。

——歌德

有一天,池沼向從自己身邊奔流而過的河流問道:“你整天川流不息,一定累得要命吧!你一會兒背著沉重的大船,一會兒負著長長的水筏,從我眼前奔流而過。小船小劃子更不用說了,它們多得沒有個窮盡。你什么時候才能拋棄這種無聊的生活呢?像我這樣安安逸逸地生活,你找得到嗎?我是一個幸福的閑人,舒舒服服、悠悠閑閑地蕩漾在柔和的泥岸之間,好比高貴的太太們窩在沙發里一樣。大船小船也罷,漂來的木頭也罷,我這兒可沒有這些無謂的紛擾;甚至小劃子有多重我都不知道,至多偶爾有幾片落葉漂浮在我的胸膛上,那是微風把它們送來和我一起休息的。一切風暴有樹林擋住,一切煩惱我也沾染不上,我的命運是再好不過的了。周圍的塵世不斷地忙忙碌碌,我卻躺在哲學的夢里養神休息。”

“哲學家,你既然懂得道理,可別忘了這條法則,”河流回答,“水只有流動才能保持新鮮。我之所以成就了偉大壯闊,就是因為我不躺在那兒做夢,而是川流不息。我那源源不絕的水,又多又清的水,年復一年地給人們帶來了幸福,為我贏得了光榮的名譽,或許我還要世世代代地川流不息下去。那時候,你的名字就不會有人知道了。”

多年以后,河流的話果然應驗了,壯麗的河仍舊川流不息,池沼卻一年淺似一年。池沼的表面浮著一層黏液,蘆葦生出來了,而且生長得很快,池沼終于干涸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水只有在流動中才能夠保持新鮮,人只有在不斷進取的狀態下才能夠永葆生命的活力。既然生命不息,那就應該不斷進取,超越自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好像每天都在做同樣的事情。今天是昨天的重復,明天又是今天的翻版,既單調又平凡。

但如果每天只是這樣翻來覆去地延續,人生就毫無希望、毫無意義了。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先生認為,倘若希望實現繁榮、和平與幸福,生活不應是單調的反復。今天應該比昨天進一步,明天則比今天進一步,也就是每天要有生成發展。那么生成發展到底是什么?對人生的意義又在何處?

按松下幸之助的理解,所謂生成發展,就是日新月異,每一剎那都是新的人生,每一剎那都有新的生命在躍動。這就是舊的東西滅亡,新的東西誕生的歷程。世間的一切事物沒有一刻是靜止的,都不斷在運動、不斷在變化。這種運動和變化是隨著自然法則進行的,是不可動搖的宇宙哲理。

假定生成發展是自然法則,那么每天的生活,就必須經常保持新的創意和發明。有句話為“十年如一日”,這是說10年的努力就好像1天的努力那樣充滿活力,它強調的是勤勞、努力與毅力。這種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一定會產生非常新穎的創意和進步。假如大家的工作10年來沒有任何變化,而是千篇一律,那么就是違反了生成發展的原理。松下幸之助曾舉例說明這個道理:

在日本明治維新時,功臣之一坂本龍馬常和西鄉隆盛長談,坂本龍馬的談話內容和觀念每次都有一點改變,西鄉隆盛每次的感受也都不一樣。于是,西鄉隆盛就對他說:“前天,我遇到你的時候,你所講內容和今天又不一樣,所以你說的話,我有所存疑。你既然是天下馳名的志士,受到大家的尊敬,應該有不變的信念才行。”坂本龍馬就說:“不,絕對不是這樣的。孔子說過‘君子從時’,時間不停地流轉,社會情勢也天天在變化,昨天的‘是’,成為今天的‘非’,乃是理所當然。我們從‘時’,便是行君子之道。”接著又說:“西鄉隆盛先生,你對一個事物一旦認為是這樣,就從頭到尾遵守到底,將來你一定會變成時代的落伍者。”

生命不息,前進不止。對于一個積極進取的人來說,每一天都是嶄新的起點。如果你能時刻保持進取的心態,每天都要求自己比以前有所進步,時間長了,你就能夠成為一個十分優秀杰出的人。

超越自我,和自己比賽

人類的使命在于自強不息地追求完善。

——列夫·托爾斯泰

一個人只有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一個人超越不了自己,就談不上超越別人。這不但不利于自己人生的發展,也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立足,最終只能為時代大潮所拋棄。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崇尚競爭的社會,只有不斷進取,不斷挑戰和超越自己的人才能夠成為最后的成功者。

“奧德賽一天”是一項挑戰自我極限的賽事,項目要求選手在24小時內完成80英里(1英里=1.6千米)的多種地形。2006年7月23日,“奧德賽一天”迎來有史以來完成比賽最年輕的女選手——詹妮弗。在賽后的慶祝儀式上,詹妮弗給大家講述了她的參賽經歷。

詹妮弗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女生,18歲的她從小就參加了一個為“奧德賽冒險跑”服務的志愿者組織,積極訓練包括參加各種極端項目。但是盡管接觸很早,但她始終沒有勇氣挑戰這個項目。

暑假到來之后,詹妮弗來到姐姐勞拉家里度假。勞拉很清楚自己的妹妹生性不夠堅強,對很多事情缺乏嘗試的勇氣。她就鄭重地給詹妮弗提出一個問題,“我是誰,我究竟是誰?”詹妮弗陷入沉思當中。

為了幫助詹妮弗弄清楚這個問題,勞拉幫她分析了自身的愛好和潛力,并且鼓勵詹妮弗去參加“奧德賽一天”,勞拉信誓旦旦地表示,比賽中詹妮弗一定會知道“我是誰”。

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詹妮弗為了參加比賽,進行了各種艱苦的訓練。勞拉則一直鼓勵她:“如果你成功完成比賽,你就是有史以來完成比賽最年輕的女選手了!”

比賽的日子終于到來了,7月22日下午一點,比賽正式開始。第一階段的越野跑詹妮弗輕松完成了,接下來的混合地形跑步對詹妮弗來說是個嚴峻的挑戰,25英里的距離仿佛永遠沒有盡頭,詹妮弗一直問自己:“快結束了嗎?”

然后跑著跑著就結束了漫長的25英里路程。接下來的泅水項目還算順利,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詹妮弗克服了各種恐懼,又完成了識途和攀巖兩個項目。

當最后的項目山地騎行開始的時候,詹妮弗已經是筋疲力盡了,她騎行了一段距離后,四周望去茫茫一片,她自問道:“還有比這個更糟糕的時候嗎?”

終于,離終點站只有5英里距離了,詹妮弗全身乏力,雙腳發軟,只有意識一直在催促著自己前行,到達終點站。到達終點站的那一刻,詹妮弗終于意識到:我是誰?我就是我,我可以為了自己的目標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艱辛,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怯懦、悲傷、痛苦是人生經歷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既然生命需要前行,那么,生活中的打擊、挫折就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的財富。唯有將苦難踩在腳下,你才能戰勝自我,真切地認識你自己。

超越自我,積極進取,不斷地自我發展。在眼界上,努力地汲取新知識,思考新問題,在個人能力上,不斷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不斷地給自己制定新的目標,這樣你就能夠在未來的社會上成為一個勝利者和成功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隆县| 巩义市| 阿拉善盟| 赤水市| 鄢陵县| 延吉市| 张家港市| 宁河县| 婺源县| 西城区| 闽侯县| 南涧| 建宁县| 开江县| 锡林浩特市| 手机| 通榆县| 德安县| 来凤县| 洪雅县| 江孜县| 古浪县| 临猗县| 平罗县| 玉林市| 舞阳县| 北宁市| 右玉县| 班玛县| 锦屏县| 枞阳县| 天气| 砚山县| 东乡县| 沾化县| 九江县| 申扎县| 滨州市| 观塘区| 黑山县| 扶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