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夸獎孩子,還是欣賞孩子,造就不同人生

這些天,我總在琢磨“夸獎”這個詞。說實話,我不太喜歡這個詞,以及它的同義詞“表揚”,和它的反義詞“批評”。

仔細體味一下:夸獎,本身就包含了一種自上而下的優越感,有著評判、比較的味道。就好像父母在孩子面前是全知全能的,比孩子站得高看得遠,掌控著全局,以一種俯視的視角看待孩子的一言一行。做得好,就表揚,做得不好,就批評,此外,還要適時加以“鼓勵”。

夸獎,實質上是一種控制,盡管是用一種看起來很積極的方式。

想一想,我們都會在什么情況下夸獎孩子呢?當孩子達到了你的某種預期,就用夸獎作為手段強化這種行為,讓他再接再厲,更加符合你的預期。夸獎的目的,是為了強化孩子的行為。

與此相對,我越來越喜歡“欣賞”這個詞。

欣賞,是一種平等的姿態,有一種尊重的意味。

孩子并不一定做得很好,也許沒有達到你的預期,但你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他付出的努力、展現的意志、他的專注、他的品格、他的興趣……你看到了他這個人,通過你的反饋,讓他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明確自己是誰,更好地愛自己。

欣賞,會讓孩子走得更遠、更穩。

在夸獎中長大的孩子,和在欣賞中長大的孩子,是不一樣的。

朋友的孩子上高一,前幾天,頗有興趣地和媽媽討論了他的新發現:原來學霸和學霸也是不一樣的。他發現,有的學霸不僅學習好,為人也隨和熱情,興趣廣泛,能和大家打成一片;而有的學霸,雖然學習成績好,但表現得很高冷,不愛和同學們交往,除了成績很好,沒有其他興趣和特長。他說:我喜歡和第一種學霸玩,第二種學霸太無趣了,讓人敬而遠之。

很明顯,造成這種差異,除了性格原因,還有自信心的問題。

第二種學霸雖然學習好,但他內心可能是不自信的。他不相信自己本身就很好,只能用優異的成績(外在的標準)拼命證明自己,取悅別人。好成績成了他的盔甲,讓他看起來很強大,實際上,他的生命力是往內收的,沒有綻放開。

第一種學霸從內心就認為自己很好。他愛自己,也相信自己的能力,成績好只是表現之一。他的生命力是舒展的,也會吸引別人靠近他。

對于學霸們來說,從小到大,家長和老師的表揚是少不了的。但,是表揚他的成績,還是肯定他為之付出的努力?是夸獎他聰明,還是看到他的鍥而不舍?這其中的微妙,日積月累,會讓他們的人生之路產生巨大的差異。高中階段,僅僅是一個開始。

夸獎,是來自外界的動力,過度的夸獎,只會讓孩子更加在意外界的評價,在意別人的眼光,他會認為:只有自己達到了某個標準,他才會被認可,別人才會喜歡他。而欣賞,是看到孩子的努力,看到他的獨特之處,表達出來是讓孩子自己也看到,從而激發他內在的力量,更有勇氣做自己。

夸獎,是對行為和結果的肯定,看到的是事;欣賞,是對努力和過程的看見,看見的是人。

在生命的層面,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平等,就意味著沒有誰高誰低,沒有評判,而是理解和尊重。尊重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尊重他的獨特之處,不是用夸獎和批評來修正他的言行,而是用欣賞和理解去接納他的一切。

夸獎,是用結果來衡量;欣賞,關注的是過程中表現出的品質。

夸獎,本質是一種控制;欣賞,本質是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夸獎,給到的動力是外來的;欣賞,是讓孩子從內在生長出力量。

夸獎,會讓孩子過于在意外界評價,注重行為結果,缺少動力去挑戰和創意;欣賞,讓孩子學會愛自己,相信自己,更好地做自己,內心有足夠的能量去迎接挑戰。

夸獎與欣賞,說到底,是一個教育理念和心態問題。很多家教類的文章告訴我們,夸獎孩子是有技巧的,比如,不要一味地只夸“你真棒”“你真聰明”,要夸孩子具體做的事,要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夸獎他付出的努力……這些都沒錯。可是,如果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只是生搬硬套這些技巧,結果往往收效甚微。

問題出在“道”上面,沒有掌握“道”,再多的“術”也無濟于事,甚至適得其反。當父母和孩子之間是審視與被審視、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時,無論我們再怎么注意完善夸獎的技巧,都只是學會了“術”,而忽略了“道”。

我們始終把自己牢牢地定位在家長這個角色上,雖然嘴上說要和孩子做朋友,一切為了孩子,但很難做到不把孩子當小孩——我強你弱,我知道你不知道,我正確你錯誤,這是很多家長潛意識里固有的模式。因為內心是居高臨下的,所以無論掌握了多少科學方法,表達出來的還是一種評判和控制。

有沒有可能,換一種眼光,把孩子看作一個完整的、本性具足的生命,和你一樣的生命,用一個生命對待另一個生命的方式去平等地對待他?

在生命的層面,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平等,就意味著沒有誰高誰低,沒有評判,而是理解和尊重。尊重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尊重他的獨特之處,不是用夸獎和批評來修正他的言行,而是用欣賞和理解去接納他的一切。

怎樣才能做到欣賞孩子呢?《被討厭的勇氣》的作者認為:所有人,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是“雖然不同但是平等”的。父母既不是把孩子當作成人來對待,也不是當作孩子來對待,而是把孩子當作與自己一樣的一個人來真誠相對。試著帶著一顆好奇心去欣賞孩子,多問問孩子這個問題:我很好奇,這件事,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一直在有意識地做這樣的練習。

有一次,橙子需要背一個唱段的琴譜。琴譜很長,密密麻麻一整頁,確實有難度。橙子哀號了幾天,發愁什么時候才能背完。誰知沒過兩天,放學的時候,橙子興奮地告訴我:媽媽,我把琴譜整個背下來了!

我很吃驚:“哇,這么棒啊!這么快就背下來了,你太厲害了!”

橙子就嘿嘿笑。

我能感覺到,這樣的夸獎還不夠,還是流于膚淺。另外,我真的很好奇,他是怎么把這一大篇琴譜背下來的,設身處地地想想,換成我來背,也是夠讓我頭大的。于是我用大拇指作話筒,伸到橙子面前:“橙子同學,請問一下,你是怎么把這么長的琴譜背下來的?我很好奇,能告訴我你的經驗嗎?”

橙子想了想:“我就是背啊背,我發現有些地方是重復的,多背幾遍,背得熟了,眼前就出現了一個畫面,上面就是琴譜,我照著念下來就行了。”

多么有趣又獨特的回答,我好像“看到”了他是怎么背琴譜的。而我的“采訪”,不僅肯定了他的成績,讓他看到了自己的努力,還促使他反思了自己是怎么做到的,使這件事升華成一個經驗,以后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時,他可能就不那么發怵了,無形中也提升了他的自信心。

欣賞,就是“看見”孩子自身的力量和獨特之處。這個“看”,不光是用眼睛,更重要的是用心去“看”,設身處地地去體會孩子為之付出的努力,體會他在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的進步。

其實,何止是孩子,人人都需要被“看見”、被欣賞,從而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和被理解的,在這個過程中,人會對自己生出信心,也和他人之間培育了善意。

我們在一朵嬌弱的小花、一顆不起眼的石子上都可以看到自然的奇妙,為什么不試著從孩子身上發現更多生命的神奇、人之所以為人的妙不可言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元县| 滁州市| 上思县| 上犹县| 绥江县| 嘉祥县| 阳新县| 昌吉市| 铅山县| 崇仁县| 社旗县| 江永县| 高平市| 搜索| 壶关县| 徐水县| 沙雅县| 河津市| 大化| 海口市| 平顶山市| 凤台县| 南丹县| 大同县| 随州市| 安西县| 尚志市| 平潭县| 新田县| 浦北县| 长汀县| 虎林市| 顺义区| 昌图县| 温宿县| 宾阳县| 建瓯市| 高邑县| 日喀则市| 共和县| 新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