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馬蹄

  • 莊子(外篇一)
  • 劉強
  • 4080字
  • 2019-11-05 18:39:14

題解 掙脫羈絆,展現自我

人說,飛鳥若被繩網束縛,它便失去翱翔藍天的自由。虎豹若被枷鎖羈絆,它便不再有嘯傲山林的雄姿。

古來賢者,多有無法釋懷的窘境,為什么?心靈羈絆。內心的束縛,便是沉重的枷鎖。

心細若芒,無心之語便引牽無盡離愁;瀟瀟秋雨便驚醒秋夢望紗淚下;瑟瑟寒風便感傷歲月青春不在:此皆為心靈之羈絆。試想,天地萬物,進退無恒,非離群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強自取柱,柔自取束。世間有多少東西你能左右?唯獨自己的心靈!

人的心靈能否開悟,能否掙脫各種羈絆,主要取決于個人的意識、有步驟的修為。

放下心性,埋葬清高,平易近人,看重塵間,便可走出自己所設之牢,掙脫羈絆,尋得心靈的安逸和真正的幸福。那時才會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釋然,亦有“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的坦然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在。縱然是志在四方,也要留有最自由的心靈。

或許,你的心靈也曾被羈絆,成為物欲的奴隸,可你是否嘗試過,努力去掙脫那看似高大卻無力量的束縛?人的一生,難免被某些東西所束縛,心靈被奴役,關鍵在于你是否在不斷地掙脫它,從而獲得心靈的安逸。對酒當歌,策馬奔騰,演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人生。這,都需要釋放心靈,堅持正念。如何做到?通過一定形式的修為,讓心靈解脫。

愿人們不再受命運的驅使,不再屈服一切威壓,擺脫一切束縛和羈絆。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龁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縶,編之以皁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饑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鉤,直者應繩。”夫埴木之性,豈欲中規矩鉤繩哉?然且世世稱之曰:“伯樂善治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過也。

[伯樂]姓孫,名陽,字伯樂,秦穆公時人,相傳善于識馬、馴馬。

馬,蹄能夠踐踏霜雪,毛可以抵御風寒,餓了吃草渴了喝水,揚蹄就能狂奔,這就是馬之天性。即使用高臺大殿來阻擋,對馬來說都全無用處。到伯樂那里卻說:“我善于鑒別良馬。”灼炙馬毛,修剔馬鬃,鑿削蹄甲,烙制馬印,用絡頭和絆繩來拴鎖它們,用馬槽和馬床來編排它們,這樣一來馬就死掉十分之二三了。餓了不給吃,渴了不給喝,快速驅馳,讓它們急驟奔跑,讓它們步伐整齊,讓它們行動劃一,前有馬口橫木和馬絡裝飾的牽絆,后有皮鞭和竹條的威逼,這樣一來馬就已經死過半數了。制陶工匠說:“我善于整治粘土。我用粘土制成的器皿,圓的合乎圓規,方的應于角尺。”木匠說:“我善于整治木材。我用木材制成的器皿,能使彎曲的合于鉤弧的要求,筆直的都跟墨線相吻合。”難道說粘土和木材的本性就是要去迎合圓規、角尺、鉤弧、墨線嗎?可惜世世代代還是有人稱贊說:“伯樂善于管理馬,而陶匠、木匠善于整治粘土和木材。”這也是治理天下的人的過錯啊!

尊重兒童,改造我們的教育

盧梭曾在《愛彌兒》一書中寫道,“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這個秩序,我們就造成了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得既不豐富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還會造就一些年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不錯!教育是有規律的,一個人在什么階段可以學習什么樣的知識,也完全視其身體發展和智力發展情況而定,不能太過超越。

天性好比種子,在合理的環境中能長成鮮花,在不合理的環境中可以長成毒草。天性雖隱而不露,卻很難被壓抑,更很少能完全改變。即使勉強壓抑,也會使它在壓力消除后變得更加猛烈。兒童天性好動、好奇、好問、好玩,許多家長和教師卻對其進行無情的壓制,天真無邪被視為無知,興趣廣泛被視為問題,正常的好玩好動被視為多動癥或精力不集中等等,處心積慮地改造他們,殊不知,這恰恰扼殺了兒童的天性。這種違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一廂情愿的做法,最終只能適得其反。

愿我們以科學的心態對待兒童教育,愿我們的早期教育以“學生為本”,尊重兒童的現實生活及興趣,讓道德教育、素質教育充滿童趣,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習中發展潛力,健康快樂地成長。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黨,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系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窺。

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并。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及至圣人,蹩躠為仁,踶跂為義,而天下始疑矣。澶漫為樂,摘僻為禮,而天下始分矣。故純樸不殘,孰為犧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夫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圣人之過也。

[犧尊]雕刻精致的酒器。“尊”亦作“樽”。

我認為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就不會這樣。身為百姓自有其原本的天性,織布做衣,耕種而食,這是每個人都有的本能。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渾然一體毫無偏私,被稱為任其自然。自古以來天性保持最完美的時代,人們的行為持重自然,目光專一而又無所顧盼。正是在這個年代里,山野里沒有路徑和隧道,水面上沒有船只和橋梁,各種物類共同存在,人類居所通連而沒有差別,禽獸成群結隊,草木肆意滋長。禽獸可以用繩子牽引著到處游玩,鳥鵲的巢窠可以攀登上去探望。

在那人類天性保持得還算完美的年代里,人類可以跟禽獸一起居住,跟各種物類聚合并存,哪里用得著區分君子與小人呢!人們都同樣地蠢笨無智,天性一直相隨;人人都愚昧無私,這就是天性中的素樸。能夠把持自然的本色,人類的本能和天性就會完整地留傳下來。到了圣人出現,勉為其難地去倡導所謂的仁,竭心盡力地去追求所謂的義,于是天下才出現了迷惑與猜疑。放縱無度地追求享樂,繁雜瑣碎地制定禮法,于是天下開始分離了。所以說,原本不被砍伐,誰還會刻意雕刻酒器呢!美玉沒被毀裂,誰會用它雕刻玉器!人類原始的自然本性不被廢棄,哪里還用得著施行仁義!人類固有的天性和真情不被背離,哪里用得著禮樂!五色沒有錯亂,誰需要調出文采!五聲不被錯配,誰還需要迎合六律!因此,損壞原木做成各種器皿,這是木工的罪過;廢棄人的自然本性而推行所謂的仁義,這是圣人的罪過!

天人合一,厚德載物

我國古代思想家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大多主張和諧共處、天人合一。人與植物、花鳥為友,平等相待,和平共處,這種“萬物和諧”可謂達到了純真摯愛的境界。

《周易》中說“厚德載物”,即是要人類以寬大的胸懷接納世間萬物;莊子主張“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也是說人與天地萬物一起生長,萬物同樣也是世界的主人。孟子和荀子主張“仁民愛物”,以仁慈的心對待世間萬物。這些都是提倡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人并不是生殺予奪的萬物主宰,而應當善待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保護自然的多樣性,營造一個生機蓬勃的、可持續發展的生存環境。人類不應該以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自居,而應當是自然的一部分,維護整個生態的平衡。這些理念,蘊含著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內含。

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相踶。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而馬知介倪闉扼鷙曼詭銜竊轡。故馬之知而態至盜者,伯樂之罪也。

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禮樂以匡天下之形,縣跂仁義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爭歸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過也。

[赫胥氏]傳說中的古代帝王。

再說馬,生存于陸地吃草飲水,高興時兩頸相交相互觸摩,生氣時兩背相對互相踢撞,馬的智識僅此而已。后來把車衡和頸軛累加于它,把月牙形佩飾的轡頭戴在它頭上,那么馬則會側目怒視,僵著脖子抗拒軛木暴戾不馴,或詭譎地吐出嘴里的勒口,或偷偷地試圖脫掉頭上的馬轡。所以,馬想回到本來的狀態而與人對抗,這完全是伯樂的罪過。

上古赫胥氏時代,黎民百姓安居而不知道去做些什么,走動而不追究去哪里,口里含著食物嬉戲,鼓著吃飽的肚子游玩。人們就是這樣啊!等到圣人出現,用矯造禮樂來匡正天下百姓的行為,標榜仁義來慰藉天下人的心,于是人們便開始千方百計地去尋求智巧,爭先恐后地去競逐名利無休無止了。這是圣人的罪過啊!

尊重自然,保護生態

誰不希望頭頂的天空湛藍如鏡?誰不希望腳下的大地綠草如茵?誰不希望身邊的湖水清澈明凈?誰不希望眼前的陽光燦爛如金?

人類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時,卻又追求片面的經濟發展、技術進步,無所顧忌地掠奪大自然,為滿足當下的欲望而消耗有限的自然資源,殘害著自然界。在生態環境日益被破壞的今天,我們原本美好的家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威脅,那種讓每個人都向往的美麗風景已經快要成為一種夢幻,而許多人仍然執迷不悟地破壞著環境,毫無收斂。

看看動物界,老鼠打洞儲糧,蜜蜂筑巢釀蜜,大象互助團結,螞蟻齊心協力,就連狼也懂得優勝劣汰、不斷進化。我們人類,最高級的動物在做些什么?為什么我們人類要用有限的時間與生命,作繭自縛,破壞生態呢?

人類從自然中產生,依靠自然生存,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永遠沒有資格為自己是“萬物之靈”而沾沾自喜。

天人和諧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讓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熱愛、尊重、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過道德與法律協調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實現社會生產力與自然生產力的和諧、經濟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的和諧、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和諧等等。我們要把現實利益與理性智慧、科學態度、道德精神有機結合起來,把對自然的利用改造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充分考慮自然的承載度,避免因濫施人力引發自然界更多負面的反彈。

當我們這個生息繁衍的美好家園一次次被污染,而且污染得越來越嚴重時,為了原本美麗的世界,為了原本蔚藍的天空,為了原本清澈的湖水,為了這個我們共同棲息的綠色家園,我們應當負起責任,保護生態,尊重自然,愛護自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安县| 陆丰市| 新源县| 望奎县| 锦州市| 钟祥市| 抚顺市| 台东市| 南平市| 久治县| 青阳县| 垦利县| 抚顺县| 西平县| 女性| 宜黄县| 洱源县| 谷城县| 延津县| 西充县| 偏关县| 大港区| 宣武区| 北辰区| 迭部县| 渭南市| 石阡县| 东海县| 中阳县| 和硕县| 嘉祥县| 陈巴尔虎旗| 西峡县| 乌拉特中旗| 万安县| 富源县| 磴口县| 自贡市| 喀喇| 耿马| 盐津县|